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亲性苯甲酰甲酸酯类光引发剂及其引发性能

    贾伟何相龙孙芳
    519-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苯甲酰甲酸和三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两亲性光引发剂苯甲酰甲酸三乙二醇单酯(TGBF),并利用UV-Vis、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及实时红外光谱(RTIR)探究了TGBF的光吸收性能、光降解机理、水中溶解性以及引发光聚合的能力.结果表明,TGBF在300 nm以上波长的摩尔消光系数较低,但在405 nm LED光源照射下,能够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夺氢反应,并产生烷基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TGBF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高效地引发油性单体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与水性单体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PEG(400)DA〕聚合,最终双键转化率可达80%以上.TGBF具有优异的引发油性单体TPGDA与水性单体PEG(400)DA深度聚合的能力,聚合深度分别达到5.6和6.5 cm.

    光引发剂LED光聚合两亲性深度光聚合功能材料

    N-TiO2/Ti3C2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张倩王英迪高峰董玉明...
    525-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钛碳化铝、氢氟酸、氟硼酸钠为原料,尿素为氮源,通过简单的溶剂热反应,在高导电性的Ti3C2 MXenes(二维过渡金属碳化钛)纳米片上原位生长氮元素掺杂的TiO2纳米片,合成了二维N-TiO2/Ti3C2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XPS、UV-Vis DRS、PL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N-TiO2/Ti3C2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速率是纯TiO2的6.94倍,在150 min内,RhB降解率达到96.3%.N-TiO2/Ti3C2复合材料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主要归因于氮元素的掺杂缩小了TiO2的带隙,将光响应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域.同时,TiO2纳米片的原位生长使其与具有优异电导率的Ti3C2 MXenes纳米片形成了紧密的接触界面,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O2–和•OH是N-TiO2/Ti3C2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RhB的主要活性物种.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TiO2纳米片元素掺杂二维过渡金属Ti3C2可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功能材料

    g-C3N4/Bi2MoO6/Ag3PO4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赵西连卜鑫焱范辉许胜华...
    53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聚氰胺、二水合钼酸钠和五水合硝酸铋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g-C3N4/Bi2MoO6前驱体,然后通过共沉淀法将Ag3PO4纳米粒子负载在前驱体上,得到g-C3N4/Bi2MoO6/Ag3PO4复合材料.以盐酸四环素(TC)为目标降解物,分析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通过XRD、FTIR、XPS、SEM、UV-Vis DRS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C3N4、Bi2MoO6和Ag3PO4之间形成了异质结结构,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在可见光照射下,30 mg g-C3N4/Bi2MoO6/Ag3PO4复合材料在50 min内对40 mL质量浓度10 mg/L的TC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3%.降解速率常数为0.046 min–1,分别为g-C3N4、Bi2MoO6和Ag3PO4的25.6、3.9和1.5倍.复合材料对TC进行降解循环利用4次后,对TC的降解率为71%,说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g-C3N4/Bi2MoO6/Ag3PO4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TC的主要活性物种为•OH和•O2–.

    光催化盐酸四环素降解复合材料g-C3N4/Bi2MoO6/Ag3PO4功能材料

    PDMS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防污性能

    吕斌张鹤年高党鸽
    541-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将PDMS引入到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CWPU-SOP)中,制备出PDMS改性的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乳液(PDMS/CWPU-SOP).采用FTIR、TEM、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PDMS/CWPU-SOP薄膜的水接触角、耐水性、防污性能和机械性能,探讨了其防污机理.结果表明,与CWPU-SOP薄膜相比,当PDMS含量(以除去PDMS、水、丙酮外所有物质的质量计)为8%时,制备的PDMS/CWPU-SOP8薄膜的水接触角由85°升至110°,吸水率由23.1%下降至15.3%,PDMS的引入提高了CWPU-SOP薄膜的疏水性和耐水性.此外,不同酸碱性液滴在PDMS/CWPU-SOP8薄膜表面可自由滚落且不留痕迹,表明PDMS/CWPU-SOP8薄膜具有一定的防污性能.

    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耐水性防污性能功能材料

    聚双环戊二烯的共聚改性及其性能调控

    郭松胡贵宝杨维成段高坤...
    548-553,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2-甲基-2-丙烯酸-2[(2,3,3A,4,7,7A-六氢-4,7-亚甲基-1氢-茚基)氧]乙酯(DCPEMA)与双环戊二烯(DCPD)经开环易位聚合反应制备了共聚物,对聚合工艺进行了考察,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n(DCPD):n(DCPEMA)对共聚物表面亲水性、力学性能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结果表明,DCPEMA通过打开烯烃双键的方式与DCPD生成共聚物.随着DCPEMA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的静态水接触角、拉伸强度和Tg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和溶胀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共聚物的静态水接触角、拉伸强度由聚双环戊二烯的110°和(64.5±2.3)MPa下降至43°和(9.1±1.5)MPa.当n(DCPD):n(DCPEMA)=2:1时,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为68%±2%,拉伸强度为(14.1±3.4)MPa.

    聚双环戊二烯无规则共聚物表面改性亲水性功能材料

    多支化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性能

    谭小琴黄朝坤陈洁吴静怡...
    55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具有多条烷基长链的多支化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控制方法及其构效关系,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十六醇和溴代烷烃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多支化长链烷基季铵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SC2、SC3、SC4).产物结构经FTIR和1HNMR进行确证.对其临界表面张力(γCMC)、Krafft点、发泡性、乳化性及耐盐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具有3支长链烷基的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SC3为具有双十六烷基的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SC2与具有4支十六烷基的阳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SC4的混合物.SC2和SC4的γCMC分别为23.61和30.35 mN/m,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3.0×10–4和2.5×10–4 mol/L,Krafft点分别为23和41℃,产物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良好的乳化、发泡、耐盐性能.

    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多支化烷基链阳离子构效关系表面活性剂

    丹参挥发油与蒲公英提取物复配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吴颖刘晴唐文王佳其...
    562-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测试了丹参挥发油、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配物的抗氧化、美白、抑菌、细胞毒性和体外皮肤渗透性,考察丹参挥发油与蒲公英提取物复配后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复配物的抗氧化活性比二者单独作用效果更强,略高于阳性对照VC;丹参挥发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阳性对照熊果苷,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0.0049 mg/L,丹参挥发油与蒲公英提取物两者之间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无拮抗作用;复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好于单一成分,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效果相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无明显细胞毒性;丹参挥发油与蒲公英复配后,蒲公英提取物的皮肤累计渗透量比单独作用时增大,丹参挥发油可促进蒲公英提取物的透皮吸收,复配物具有协同抗氧化和抑菌功效,无明显细胞毒性,皮肤渗透性较好.

    丹参挥发油蒲公英协同增效抗氧化活性美白抑菌活性细胞毒性皮肤渗透

    绿色低共熔溶剂提取野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

    黄文睿唐超凡陶雨峰韩娟...
    569-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DES)提取野菊花中的总黄酮、总槲皮素和槲皮苷.首先,合成了4种性能优异的DES,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其次,以提取效果最好的氯化胆碱/尿素DES为溶剂,通过改变单一变量优化提取效果,在含水量30%、提取时间45 min、固液比1:50(g:mL,下同)、提取温度60℃的条件下,总黄酮、总槲皮素、槲皮苷的提取得率分别为72.32、12.97、10.06 mg/g,提取效果优于传统有机溶剂.SEM和XRD结果表明,在提取过程中野菊花的晶体结构无明显变化,DES使野菊花表面形貌发生较大改变,使其具有更强的细胞破壁效果,导致黄酮类化合物更易溶出.

    低共熔溶剂黄酮槲皮素槲皮苷野菊花分离提纯技术

    快速界面法制备FeOOH@CoNi-LDH@NF用于高效析氧

    卫学玲邹祥宇包维维艾桃桃...
    57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镍、尿素和氟化铵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镍网上原位构筑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oNi-LDH@NF),然后采用快速界面法在硝酸钠和六水合氯化铁的100℃溶液中对其进行刻蚀制备了FeOOH@CoNi-LDH@NF.利用XRD、SEM、XPS和TEM对FeOOH@CoNi-LDH@NF进行了形貌表征和物相分析,并在1 mol/L KOH电解液中进行了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异质界面明显的粗糙纳米棒结构极大地增多了FeOOH@CoNi-LDH@NF的有效活性位点数,提升了对中间物质的转换速率.驱动100 mA/cm2的电流密度仅需291 mV过电势,Tafel斜率为48 mV/dec;该电极具有至少100 h的耐久性,展示出优异的碱性析氧性能.

    快速界面法催化剂析氧反应FeOOH@CoNi-LDH@NF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催化技术

    大麻二酚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性和抑菌性

    吴淇邹亮华胡学一夏咏梅...
    584-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α-水芹烯为烷基化试剂,烷基酚为受体,在三氯化铁催化下,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合成了4种大麻二酚(CBD)的类似物(Ⅰ~Ⅳ);并以8,9-二氢大麻二酚(H2CBD)和2,2,8,9-四氢大麻酚(2,2,8,9-THC)为原料,通过与有机溴化物的O-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另外8种CBD类似物(Ⅴ~Ⅻ).对CBD及其类似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化合物中,仅2′-异丙基-5′-甲基-1′,2′-二氢-3′,4′-四氢-[1,1′-联苯]-2,4,6-三醇(类似物Ⅰ)有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类似物Ⅰ具有三羟基结构,表现出比CBD更好的抗氧化能力,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是CBD的23.8%和25.1%,略低于VC.类似物Ⅰ对4种细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均<100μg/mL,表明酚羟基的存在可能是CBD类似物具有抗氧化性和抑菌性的必要条件.

    大麻二酚α-水芹烯傅克烷基化抑菌性抗氧化性医药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