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溶胶固定剂PAM-b-PVTES的合成及表征

    卢彦志刘峰詹杰苏兴东...
    806-811,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S,S-二苄基三硫代碳酸酯(DBTTC)为链转移剂,丙烯酰胺(AM)为第一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第二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一系列两亲嵌段共聚物(PAM-b-PVTES).通过FTIR、1HNMR、DSC、GPC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共聚物水溶液作为气溶胶固定剂对PTI-A2实验粉尘作为模拟气溶胶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VTES的引入有效地降低了共聚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降低至40.44 mN/m,共聚物水溶液与PTI-A2实验粉尘的接触角降低至11.9°.随着链转移剂用量的减少,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加,共聚物水溶液的黏度也逐渐增加,黏度从3.7 mPa·s逐渐升高到8.1 mPa·s.气溶胶沉降固定实验表明,PAM-b-PVTES对PTI-A2实验粉尘的沉降固定效率为91.04%.

    气溶胶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两亲嵌段共聚物表面张力黏度气溶胶固定剂环境保护

    水热法制备Fe/C复合材料及其对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降解性能

    韩依飏张秀娟魏通占敬敬...
    812-818,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蔗糖和无水三氯化铁为原料,以盐酸或氨水调节溶液pH(pH为2、4、6、8、10),采用水热-炭化法合成了一系列Fe/C复合材料(Fe/C-pH2、Fe/C-pH4、Fe/C-pH6、Fe/C-pH8、Fe/C-pH10),将Fe/C-pH10球磨成粒径在100~1000 nm的产物,记为Fe/C-pH10-Q.采用SEM、XRD、TG、N2吸附-脱附对Fe/C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三氯乙烯(TCE)的吸附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Fe/C复合材料中纳米零价铁(nZVI)和生物炭共同存在,nZVI随机分散在碳球或碳颗粒上,不发生团聚现象.随着反应液pH的增加,Fe/C复合材料中nZVI的含量和粒径从Fe/C-pH2的6.52%、25 nm增加到Fe/C-pH10的36.35%、50 nm,比表面积由Fe/C-pH2的369 m2/g减小到Fe/C-pH10的302 m2/g.Fe/C复合材料对TCE降解速率由大到小顺序为:Fe/C-pH10>Fe/C-pH8>Fe/C-pH6>Fe/C-pH4>Fe/C-pH2.Fe/C-pH10对TCE的去除率约为100%(48 h).球磨不会改变Fe/C复合材料中nZVI粒径、含量和材料的反应活性.此外,Fe/C-pH10-Q具有良好的地下传输性能,其流动性比市售nZVI和Fe/C-pH10显著提高.

    Fe/C复合材料纳米零价铁地下水修复三氯乙烯降解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盐毒死蜱废水

    胡诗越原金海唐倩覃余...
    819-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Ce/γ-Al2O3,以其为催化剂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盐毒死蜱废水.通过FTIR、XRD、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pH、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湿式催化氧化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3550 mg/L时,最优处理条件为反应温度230℃,反应时间2 h,进水pH=7,质量分数30%过氧化氢5.5 mL,Mn-Ce/γ-Al2O3用量0.4 g.在该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90.63%;各因素影响结果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pH>反应时间.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了毒死蜱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初步探讨了湿式催化氧化降解毒死蜱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γ-Al2O3上负载了MnO2、CeO2活性组分,Mn-Ce/γ-Al2O3能较好地促进H2O2产生?OH.湿式催化氧化对废水COD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湿式催化氧化毒死蜱废水工艺优化催化剂降解机理水处理技术

    双亲纳米SiO2颗粒的制备及提高渗吸采收率性能

    白云蒲春生刘帅樊乔...
    828-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改性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在水基环境下对亲水纳米SiO2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得到具有磺酸基和辛基的双亲纳米SiO2颗粒.通过FTIR和TG对其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将双亲纳米SiO2颗粒分散在地层水中制备了纳米流体,对其稳定性、界面性质和渗吸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纳米流体渗吸过程中岩心孔隙内原油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纳米流体储存30 d未出现分层现象,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纳米流体处理的岩心亲水性增强.此外,双亲纳米SiO2颗粒(含量为0.05%,以地层水质量为基准)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7 mN/m;纳米流体渗吸采收率高达22.6%,渗吸初始阶段小孔隙中的原油被动用,而在渗吸后期阶段大孔隙中的原油才被动用.

    双亲纳米SiO2颗粒纳米流体稳定性界面性质渗吸油田化学品

    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磺化聚苯胺的制备及在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应用

    陈虹雨于倩倩杨建军吴庆云...
    837-843,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磺酸、苯胺和过硫酸铵为主要原料合成磺化聚苯胺(SPANI),用聚乙烯亚胺(PEI)还原氧化石墨烯(GO),合成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PG).利用GO上活性位点,将SPANI与PG结合,制备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磺化聚苯胺复合材料(SPG).将SPG与水性环氧树脂共混制备了水性环氧防腐涂料.通过FTIR、XRD对SPG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盐雾、电化学等实验对水性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测定,并分析了涂层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PEI上的氨基成功与GO结合,SPANI成功增加了PG的层间距.添加2%SPG(以环氧树脂和水性环氧固化剂总质量为基准,下同)的水性环氧防腐涂层具有最优的耐腐蚀性,缓蚀效率可达99.19%,与纯水性环氧树脂(EP)相比,腐蚀电流密度从1080 nA/cm2减小至307 nA/cm2,腐蚀电压从–0.840 mV升高至–0.347 mV.

    磺化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环氧树脂防腐建筑用化学品

    乙氧基化咪唑啉阻锈剂的制备及性能

    杨振声杨健张晓娟王冰...
    84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酸和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经酰胺化、环化反应生成咪唑啉中间体,咪唑啉中间体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乙氧基化咪唑啉阻锈剂.通过失重法、盐水浸渍法、盐水浸烘实验、电化学综合实验和SEM评价了该阻锈剂对Q235碳钢在质量分数3.5%NaCl的饱和Ca(OH)2溶液的阻锈性能,通过水泥净浆流动性实验测试该阻锈剂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阻锈剂在质量分数3.5%NaCl的饱和Ca(OH)2腐蚀介质中能有效地保护Q235碳钢免遭腐蚀.该阻锈剂是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阻锈剂,当阻锈剂掺量为4%(以腐蚀介质质量为基准)时,碳钢的阻锈效率达到99.13%,SEM显示碳钢表面光滑平整.该阻锈剂对混凝土流动性无明显不利影响.

    混凝土阻锈剂电化学钢筋腐蚀咪唑啉建筑用化学品

    电化学合成2-甲硫基苯并噻唑

    张政委温昊翔王强李晓东...
    853-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巯基苯并噻唑(MBT)为底物,四甲基氯化铵(TMAC)为甲基源,常温常压电解一锅合成2-甲硫基苯并噻唑(MTBT).取100 mL溶液电解时,电流密度为1.00×10–3 A/cm3、n(TMAC):n(MBT)=3:1、c(MBT)=0.1 mol/L、总电量为理论值(964.85 C)的1.5倍,产物MTBT的收率达88.6%.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认为,TMAC电还原产物三甲胺协助了MBT电氧化,而且促进了MTBT的形成,与实验结果相符.

    2-甲硫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噻唑四甲基氯化铵甲基化电解精细化工中间体

    异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卤化烷氧基化反应

    孙慧敏何玉凯曹阳
    859-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分别为溴代、氯代试剂,醇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原料及溶剂,实现了异香豆素类衍生物3,4-位的卤化烷氧基化反应.室温(25℃)下即可在3,4-位之间发生加成反应,合成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异色满-1-酮类衍生物.对4-溴-3-甲氧基-3-苯基异色满-1-酮(Ⅳa)的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n(NBS):n[3-苯基-4H-异色满-1-酮(Ⅲa)]=2.0:1、Ⅲa 0.09 mmol、甲醇为2 mL时,在25℃下反应7 h,产物Ⅳa的收率为90%.在上述最佳反应条件下,也可高收率(80%~90%)得到异色满-1-酮类衍生物.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确定.

    异香豆素类衍生物卤化烷氧基化异色满-1-酮类衍生物加成反应精细化工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