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ZIF-8及其衍生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刘振波封红瑞张磊刘爽...
    1297-1306,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是以Zn(Ⅱ)为配位中心,通过与2-甲基咪唑配位自组装形成的多孔结晶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孔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等优点,近年来在治理水体污染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综述了近几年ZIF-8及其衍生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ZIF-8及其衍生材料在重金属吸附、治理核污染和捕捉放射性碘、抗生素吸附、油水分离及染料降解和水体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接着,介绍了ZIF-8及其衍生材料用于水处理的主要机理;然后,分析了水稳定性和环境因子对ZIF-8及其衍生材料吸附水中污染物的影响;最后,对ZIF-8及其衍生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ZIF-8吸附油水分离水处理污染物

    酞菁类化合物在有机光电探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李小龙王晨宇颜嘉豪库梦婷...
    1307-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电探测器因其探测波长的可调谐性、低成本制造、易与柔性/轻质器件兼容等优点,在图像显示、光学通信、生物传感等前沿科技领域备受关注.酞菁类化合物具有窄而可调的光学带隙、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较高的光生载流子效率等优点,已在光电探测器核心功能层——光活性层中极具应用潜力,成为近年来被重点研究的一类光敏材料.首先,介绍了酞菁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分类;然后,简述了光电探测器的探测原理、器件基本结构和光电特性参数;重点回顾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酞菁化合物在光电探测器光活性层的制备、探测波长的调节、器件功能的整体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并展望了酞菁类化合物在有机光电探测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光电探测器酞菁类化合物稳定性光活性层性能优化

    N—Cl型卤胺抗菌材料紫外稳定性研究进展

    万建升李红张世豪闫俊...
    1320-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N—Cl型卤胺抗菌剂具有高效、快速、稳定、安全、可再生的抗菌性能,由其开发的抗菌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纺织、水过滤等领域.然而,N—Cl型卤胺抗菌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受紫外光作用会使材料上的N—Cl键或抗菌剂与材料基质的连接共价键断裂,导致活性氯的含量降低,进而引起其抗菌性能的下降.如何提高N—Cl型卤胺抗菌材料的紫外稳定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点关注.该文首先阐述了N—Cl型卤胺抗菌剂的种类和造成N—Cl型卤胺抗菌材料中活性氯含量降低的因素;然后,综述了通过改变卤胺前驱体结构,引入纳米TiO2、ZnO、AgCl无机粒子和有机紫外吸收剂来提高N—Cl型卤胺抗菌材料紫外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该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N—Cl型卤胺抗菌剂功能材料紫外稳定性氯含量应用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功能型黏结剂研究进展

    周建华陈潇雨罗宗武
    1330-1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硅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高容量负极材料之一.黏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电极的容量和循环性能.然而,常用的黏结剂功能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要求.因此,黏结剂的功能化改性是提高电极容量、长循环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该文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功能型黏结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自愈合型黏结剂、导电型黏结剂以及阻燃型黏结剂,最后展望了硅基负极黏结剂的发展方向.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黏结剂自愈合导电性

    2H-MoS2定向调控生成1T-MoS2及应用

    方健许志志李雨贝冯斯佑...
    1339-1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MoS2因其独特的二维"三明治"层状结构在电学、能源和催化等领域备受关注.由于S、Mo原子配位模式的不同,MoS2主要以1T-MoS2和2H-MoS2两种形式存在.通常,1T-MoS2拥有更大的层间距和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在许多领域都表现出了比2H-MoS2更优异的性能.通过控制2H-MoS2中S平面的横向位移和Mo 3d轨道电子填充状态,可以定向调控2H-MoS2生成1T-MoS2.综述了2H-MoS2定向调控制备1T-MoS2的研究进展;对影响调控过程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调控方法和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总结了1T-MoS2在析氢、电池、光和热催化领域的应用;此外,还对1T-MoS2在未来的实际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H-MoS2相变定向合成1T-MoS2

    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在限域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于立冬程喜全杨璐周振...
    1352-1359,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MOC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自组装而成的具有特定空腔的化合物.MOCs的可变价金属离子、功能性配体和形状各异的空腔结构为催化不同反应提供了条件,MOCs的限域催化作用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反应效率的提升.从金属离子、功能性配体以及其限域空腔三方面来详细阐述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在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的金属离子催化性能主要表现在光致产H2、光致产O2和CO2还原,其功能性配体能够调节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对映选择能力,其限域空腔对光二聚体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催化效果,也能够对一般的有机反应起到明显的促进效果.最后提出了MOCs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催化功能化限域空腔超分子化学

    水溶性Janus型POSS的制备及对PAA/PAM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张晓静冯文博刘博卫王冲...
    1360-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丙烯酰氧丙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Acrylo-POSS)和3-巯基-1-丙烷磺酸盐(MPS)之间的巯基点击反应,一步合成水溶性Janus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AS-POSS).通过改变投料比可以调控AS-POSS的水溶性和双键与磺酸钠基团的物质的量比.将AS-POSS与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共聚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S-POSS含量的AS-POSS/PAA/PAM水凝胶,其中AS-POSS质量占单体总质量1%的AS-POSS/PAA/PAM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为512.0,断裂伸长率为1074%,压缩强度为583 kPa,屈服应变为330%,均大于对照组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的PAA/PAM水凝胶.结果表明,AS-POSS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水凝胶的溶胀度,明显增强了水凝胶的韧性、抗压缩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AS-POSS/PAA/PAM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离子电导率最高可达0.401 S/m.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巯基点击化学水溶性单体Janus型丙烯酸丙烯酰胺功能材料

    改性玄武岩纤维/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景芳达韩松葛晶秦野...
    1369-1375,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处理制备了改性玄武岩纤维(MBF),以环氧化端羟基聚丁二烯(EHTPB)、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主链含有环氧基团的EHTPB基聚氨酯(EPU),通过环氧开环反应连接MBF与EPU制备了阻尼材料MBF@EPU.采用SEM、FTIR和XPS对BF和MBF表面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对MBF@EPU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KH550的改性使MBF表面含有大量的C元素,粗糙程度显著增加,MBF与EPU主链通过化学键进行了连接.MBF的引入能提高EPU的阻尼与力学性能.由MBF用量为EHTPB质量20%制得的聚氨酯阻尼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其有效阻尼温域达到140.0℃,拉伸强度为8.68 MPa,断裂伸长率为329.04%,比EPU分别提高了7.7%和24.9%.

    玄武岩纤维聚氨酯改性阻尼性能功能材料

    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钠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

    卢健康汪争先吴称意韩昆仑...
    1376-1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HNO3处理后的BT(NBT)、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化学交联制备了BT-g-CMC水凝胶,采用FTIR、XRD、TG、N2吸附-脱附及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随后,将其用于废水中磷的回收,考察其对H2PO4–的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吸附机理.最后,将富含磷的BT-g-CMC1.0水凝胶(NBT/CMC质量比为1.00:1)用作缓释肥料(SRFs),对其保水、缓释行为及盆栽实验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BT-g-CMC1.0水凝胶在298 K下对H2PO4–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吸附量为18.78 mg/g,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H2PO4–的吸附过程,化学吸附在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SRFs具有优良的保水和缓释能力,对蔬菜生长具有促进作用.SRFs(用量为0.30 g)浸出3次时,对土壤中Cr(Ⅲ)的固定化率为82.9%.

    羧甲基纤维素钠膨润土水凝胶吸附缓释肥料功能材料

    PVC/OHA/D2EHPA基膜增强型聚合物包容膜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李晨贾悦吕晓龙陈华艳...
    1386-1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聚合物包容膜(PIM)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制备了一种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N-羟基正辛酰胺(OHA)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D2EHPA)为固、液载体的基膜增强型PIM.OHA作为固体载体固定于基膜孔道内,利用其与D2EHPA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传质.对制备的基膜增强型PIM进行了SEM、EDS、FTIR、XPS表征,对其传质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铸膜液组分为22%OHA+17%D2EHPA+61%PVC(百分数均为质量分数)的基膜增强型PIM(M-3膜)对质量浓度为50 mg/L的ZnSO4(pH=5.6乙酸缓冲溶液配制)的10 h回收效果最佳,萃取率和反萃率分别为59.86%和51.10%.5个周期的运行实验中,M-3膜的初始传质通量为587.36 mg/(m2·h),约是仅包含液相萃取剂PIM(M-1膜)初始传质通量〔312.64 mg/(m2·h)〕的2倍.5个循环周期结束后,M-3膜的传质通量仍高于仅包含液相萃取剂PIM初始传质通量.

    萃取聚合物包容膜N-羟基正辛酰胺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锌离子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