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天然指状蔷薇珊瑚礁结构的仿生珊瑚修复材料

    潘浪鞠光旭张馨月吴川良...
    1511-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天然指状蔷薇珊瑚礁(MdCR)进行了全面化学成分、物理形貌及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以白水泥(WCE)为基底,通过添加发泡剂(LG-2258)和壳聚糖(CS),模拟MdCR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结构,制备了3种MdCR仿生材料.通过SEM、FTIR、EDS、ICP-OES和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MdCR及MdCR仿生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学成分测定和性能测试,并将MdCR移植到仿生材料上,放置于模拟海水中进行了为期6 个月人工培育.结果表明,MdCR仿生材料具有与MdCR相似的孔隙结构、力学性能及化学组成;珊瑚虫可附着在仿生材料表面生长出新的珊瑚组织,MdCR在仿生材料表面培育平均增长10.36 mm.

    天然珊瑚礁珊瑚修复仿生材料指状蔷薇珊瑚礁功能材料

    类水黾脚部"凹凸沟壑"结构仿生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陈健君易帆邱培华陈加漓...
    1519-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坡缕石粉为功能颜料,环氧树脂 E-44 和杜仲胶混合物为成膜物质,在涂有环氧/杜仲胶清漆的表面制备了一层具有类水黾脚部"凹凸沟壑"结构的仿生超疏水涂层.对涂层进行了SEM、FTIR、XRD表征,对C3涂层(坡缕石粉质量分数为 25%)进行了水接触角、水滚动角、自清洁性能、抗润湿性能、耐磨性能、耐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3涂层表面具有明显的"凹凸沟壑"结构,其静态、动态水接触角分别为153.1°、152.6°,水滚动角为 8.8°,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能;C3 涂层对泥土浆液、甲基橙溶液和亚甲基蓝溶液具有优良的抗润湿性,接触角均>150°;C3涂层具有良好的基材适用性,涂覆于混凝土、织物棉布、纸张及塑料表面均具有超疏水性能;经过载重为100 g的A4纸循环打磨50次,C3涂层水接触角仍高达151.9°,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C3涂层在经过18和24 h浸泡后,其水接触角分别为152.2°和144.4°.

    仿生超疏水涂层"凹凸沟壑"结构坡缕石粉杜仲胶功能材料

    表面活性剂辅助制备(Co0.2Cr0.2Fe0.2Mn0.2Ni0.2)3O4高熵氧化物及储锂性能

    李肖张惠王之昕郭磊...
    1526-1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o0.2Cr0.2Fe0.2Mn0.2Ni0.2)3O4 高熵氧化物(HEO)的倍率性能,以金属硝酸盐为金属源、尿素为沉淀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表面活性剂,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单一尖晶石结构的(Co0.2Cr0.2Fe0.2Mn0.2Ni0.2)3O4 纳米材料(HEO-DTAB).采用XRD、SEM、EDS、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对HEO-DTAB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制作的电极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未添加DTAB制备的材料(HEO)相比,HEO-DTAB具有更小的颗粒尺寸(10.8 nm)、更均匀的分散性、更大的比表面积(27.88 m2/g)和均一的孔结构;HEO-DTAB制作的电极在0.2 A/g下展示了较高的初始放电比容量(1308 mA·h/g)和库仑效率(82.5%),循环25圈时放电比容量为1263 mA·h/g;在1 A/g下,循环150 圈后的放电比容量高达1053 mA·h/g,是 HEO 制作的电极的 8.4 倍.HEO-DTAB 的纳米结构使其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赝电容贡献率(91.1%,扫描速率为1.5 mV/s),大幅度提升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锂离子电池尖晶石型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热法赝电容有机电化学

    基于电泳沉积工艺的低黏附抗菌涂层的制备

    王瑶芝于丹凤文武钱钦...
    1535-1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乙烯基硅油(Vi-PDMS)为单体,合成了乙烯基硅油改性聚丙烯酸酯.将其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HDIT)固化剂共混,利用电泳沉积工艺,阳离子树脂带动功能性单体定向移动到阴极表面与羟基反应并沉积,经过交联固化后,进一步负载纳米银杀菌剂,获得了兼具抗细菌黏附与杀菌功能的涂层.采用FTIR、1HNMR、SEM对涂层进行了表征,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涂层的水接触角和滑动角,对其抗细菌黏附性能及杀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兼具低黏附与杀菌功能涂层.涂层表面具有优异的防油污、细菌及猪血黏附的能力,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细菌黏附效果达到 99.9%以上.即使经过强酸、强碱等极端环境以及摩擦3000次后,涂层表面仍具有优异的防液体黏附效果.

    抗菌性低黏附涂层电泳沉积聚丙烯酸酯乙烯基硅油纳米银功能材料

    牛蒡低聚果糖的羧甲基化修饰及对RAW264.7细胞免疫活性提升

    赵志刚金丹黄慧丹李贵文...
    1542-1549,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媒法对牛蒡低聚果糖(BFO)进行了羧甲基化修饰,制备了不同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修饰产物(CM-BFO),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 DS 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采用 GC、FTIR、1HNMR、13CNMR对BFO及CM-BF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RAW264.7 细胞为模型测试了不同DS的CM-BFO体外细胞实验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0.5 g BFO用30 mL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水溶液碱化处理1 h,以30 mL质量分数为2.5%的氯乙酸水溶液为羧甲基化试剂,在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3 h的最佳条件下,BFO的DS最高,为 1.06.BFO和CM-BFO均能提升RAW264.7 细胞的免疫活性,3 种DS为 0.82、0.93和0.96的CM-BFO免疫活性较BFO明显提升,而低DS(0.73)和高DS(1.06)的CM-BFO则影响较小.CM-BFO的免疫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其DS的升高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牛蒡低聚果糖羧甲基化修饰取代度免疫活性中药现代化技术

    Ce掺杂对钒钨钛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陈宏仲兆平周峻伍
    1550-1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钒钨钛(V-W-Ti)催化剂进行Ce掺杂制备了CexV1W7/Ti(x%为CeO2负载量,以催化剂总质量计,下同),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XPS、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NH3/NO-TPD表征了NH3和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弱分布,并测试了不同CeO2 负载量下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探究了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结果表明,CeO2 的负载增加了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的比例和Brønsted酸性位点,减少了催化剂表面V4+的比例和Lewis酸性位点;适当的CeO2负载量能显著提高V-W-Ti催化剂的中低温活性,但负载量过多会降低催化剂的高温活性,CeO2 负载量为 1%的钒钨钛催化剂(Ce1V1W7/Ti)表现最佳,其在全温度(200~400℃)段的脱硝活性均优于V-W-Ti,在260℃,空速为6×104 h-1的反应条件下,NOx脱除率从79.01%增至99.19%,在含有H2O、SO2的气氛中,其NOx脱除率从58.33%升至74.55%.Ce的掺杂降低了催化剂表面氧空位的形成能,改变了催化剂表面的酸位强弱,强化了 SO2 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SO2 中毒后的催化剂表面会沉积硫酸铵盐,在H2O的协同作用下,Ce掺杂后催化剂表面更易沉积硫酸铵盐,这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选择催化还原Ce掺杂SO2中毒计算化学催化技术

    超分子前驱体制备磷掺杂三维g-C3N4及其光催化性能

    刘京津赵华李会鹏蔡天凤...
    1561-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为原料,磷酸铵为P掺杂剂,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和化学沉淀法制备了P掺杂三维石墨相氮化碳(g-C3N4)MNP-x[x为三聚氰胺用量0.01 mol时磷酸铵的添加质量(g),下同].通过XRD、FTIR、XPS、SEM、UV-Vis和光致发光(PL)对MNP-x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使用自由基捕获剂验证了光催化反应中起作用的活性基团,并推测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MNP-0.08 形貌由g-C3N4(MN)的一维管状变为三维花束状;P原子取代部分C原子掺杂到g-C3N4结构单元;MNP-0.08提高了电子-空穴对(e--h+)的分离能力,改变了能带结构,价带(VB)从1.96 eV(三聚氰胺制备的纯g-C3N4记作CN,下同)升至2.00 eV,导带(CB)从-0.70 eV(CN)降至-0.75 eV,能带间隙(Eg)从2.66 eV(CN)升至2.75 eV.·O2-作为主要的活性基团使MNP-0.08光催化降解RhB能力得到提高,反应速率常数(k)为0.02816 min-1,是MN(k=0.00955 min-1)的2.95倍.能带结构改变、P作为富电子中心促进载流子分离和P掺杂诱导高电荷转移并使受激电子局部化的协同效应使MNP比MN具备更高的光催化性能.

    石墨相氮化碳超分子自组装光催化催化剂催化技术

    MnFe2O4-CR的制备及其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性能

    陈丛瑾黄丽斌范辉张强煦...
    1570-1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水热法将MnFe2O4负载在生物质汽化炭渣(CR)上,得到了负载型复合催化剂MnFe2O4-CR,通过SEM、XRD、XPS、BET和VSM对MnFe2O4-CR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盐酸四环素(TC).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MnFe2O4 与CR质量比、PMS用量、催化剂用量、温度、pH、阴离子(HCO3-、H2PO4-、Cl-、NO3-)和腐植酸(HA)对MnFe2O4-CR/PMS体系降解TC的影响,探究了MnFe2O4-CR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并探讨了MnFe2O4-CR/PMS体系中TC可能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MnFe2O4与CR质量比为1∶2时制备的MnFe2O4-CR催化效果良好,在30℃、30 mg MnFe2O4-CR、40 mg PMS、90 min的条件下,100 mL质量浓度为50 mg/L自然pH的TC溶液中TC的降解率达到91.32%.MnFe2O4-CR可利用其磁性回收,经过5次循环利用,催化PMS降解TC的降解率仍能达到82.90%,表明MnFe2O4-CR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MnFe2O4-CR/PMS 体系中,硫酸根自由基(SO4-·)、·OH、单线态氧(1O2)和过氧自由基(O2-·)是降解 TC 的主要活性氧物种,并提出了相应的催化降解机理.

    MnFe2O4-CR盐酸四环素高级氧化技术复合催化剂过一硫酸盐降解催化技术

    氧-氮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石墨烯用于肉桂醛水相加氢反应

    王一龙王平张盟易霞...
    1581-1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对石墨烯(GR)进行处理,通过优化气源、放电功率、放电时间和工作气压,制备了具有两亲表面的氮掺杂GR(NDGR),以其为载体制备了Pt纳米催化剂(Pt/NDGR).采用FTIR、Raman、元素分析仪、TEM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对肉桂醛(CAL)水相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体两步接枝工艺,即先以O2为等离子体气源活化GR表面,再以NH3为等离子体气源在GR表面接枝含氮基团得到的氮掺杂GR[NDGR(O2-NH3)]具有最佳的表面性质.与GR负载Pt催化剂(Pt/GR)相比,在放电功率140 W、工作气压200 Pa、放电时间6 min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NDGR(O2-NH3)负载 Pt 催化剂[Pt/NDGR(O2-NH3)]在 CAL 水相加氢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在 80℃、3 MPa、Pt/NDGR(O2-NH3)为催化剂、4 h的反应条件下,CAL的转化率达98%,肉桂醇的选择性约为84%,反应速率常数为(1.072±0.051)h-1,远高于Pt/GR为催化剂的(0.624±0.023)h-1;其反应活化能约为14 kJ/mol,仅为Pt/GR为催化剂的(约 29 kJ/mol)的 48.3%.Pt/NPGR(O2-NH3)的高催化性能得益于GR表面接枝少量含氮基团后Pt纳米粒子锚定位点的增加、对底物的高吸附性能以及金属-载体间协同作用.

    氮掺杂石墨烯等离子体表面改性α,β-不饱和醛选择性加氢催化技术

    核桃蛋白-低聚半乳糖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Pickering乳液性质

    刘炯娜张丹蒋雨心范方宇...
    1590-1598,1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核桃蛋白(WalPI)和低聚半乳糖(GOS)为原料,采用pH循环-超声联合制备了WalPI-GOS,将其与茶油混合,制备了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DSC对WalPI-GO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WalPI)∶m(GOS)对WalPI-GOS颗粒特性及Pickering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WalPI)∶m(GOS)=10∶4时,WalPI-GOS和Pickering乳液具有最佳的性能.WalPI-GOS的平均粒径为82.08 nm,Zeta电位为-52.37 mV,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为31.12 m2/g和4346.35 min;WalPI部分疏水基团被包埋于WalPI-GOS分子内部,降低了表面疏水性(840.81 a.u.),提高了游离巯基含量(8.78 μmol/g)和熔融温度(93.74℃);WalPI与GOS的复合改变了WalPI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形成以β-折叠为主的二级结构,WalPI 与 GOS 通过氢键、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形成紧密的网络结构;Pickering 乳液平均粒径仅为5.24 μm,液滴均匀分布,形成了弹性凝胶网络结构;当剪切速率为0.1 s-1时,具有最高的表观黏度(1.06 Pa·s).WalPI与GOS间的高交联密度增强了Pickering乳液的凝胶网络结构.

    核桃蛋白低聚半乳糖复合纳米颗粒Pickering乳液稳定性食品用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