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黄亲国

双月刊

1001-3679

sciencejx@126.com

0791-88177801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江西科学/Journal Jiangxi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为江西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江西省特别是江西省科学院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总结,发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工、农、医及某些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有关江西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报道国内外新理论、新学科的研究动态,本省和本院的重大学术活动;刊登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和译文。本刊辟有学术栏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黎川县为例

    张方泽龚循强周秀芳吕开云...
    111-114,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发现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遥感生态指数因具有客观、快速、准确地提取多种地表信息的能力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被广泛采用.因此通过获取2004年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采用遥感生态指数对黎川县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4年黎川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好,但不同等级的分化程度有所增加,其RSEI均值从0.69增加至0.73,标准差从0.10提升至0.14.

    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生态指数黎川县主成分分析

    基于GIS的地名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阳江市为例

    侯楚李志文孙丽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名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反映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还可以为研究其历史、方言、民俗等提供可靠依据.以阳江市为例,从地理角度出发,在收集和整理聚落地名的基础上,根据字义并结合地名起源将其分为自然地名、方位地名、壮语地名、姓氏地名、经济活动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生物地名和其它地名共8类.通过对地名进行数字高程模型与核密度的叠加分析,认为阳江市地名分布在水平向度上呈现出沿河、沿海的趋势,垂直向度上呈现出向低平地区集聚的趋势,符合人类择居的普遍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名各自呈现出了与其自身特色有关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反映出了阳江市自然环境、人文经济以及历史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阳江市GIS地名文化景观数字高程模型核密度估计法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南昌市青山湖小区为例

    郭洋耿欣彤余本锋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大量社区逐渐老化.部分社区的公共空间已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甚至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现今老旧社区落后的公共空间环境亟待更新,为解决老旧社区内部公共空间相关问题,探索符合居民需求的社区更新策略.以南昌市青山湖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小区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出发,深入研究目前青山湖小区公共空间现状面临的问题.结合现状分析得出社区居民公共空间环境的各层次需求,对不满足居民需求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道路停车空间、绿地空间等进行优化.同时注重社区交往空间的塑造,尊重社区个体间的差异,令居民于社区中获得归属感及幸福感.最终得到最符合居民心理预期的社区更新改造策略,解决老旧社区现状的不足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区公共空间改造微更新

    氟化工园区二噁英污染影响分析与预测

    王志伟李珅亮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针对氟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国内普遍采用焚烧法处置,处置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排放,造成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以某氟化工园区为例,对园区二噁英的污染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现状模拟的二噁英最大日均浓度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区内规划新增的2家企业焚烧炉排口,对园区及周边地区的二噁英浓度影响较小,整体可控.此外,还提出了二噁英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的对策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环境科学ODS焚烧二噁英分析和预测

    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损伤检测研究

    罗辉何海清徐献聪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传统道路损伤检测方法主要通过人工选取特征识别道路损伤,致使检测过程中抗干扰性较差,进而制约道路损伤识别精度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损伤检测方法.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利用迁移学习策略,构建稳健的非线性道路损伤识别模型;结合真彩色的道路图像,利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抽取局部损伤区域的高级语义特征,实现复杂背景变化下的道路损伤智能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准确识别道路损伤图像,相比常用方法能显著提高识别准确率.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迁移学习图像识别损伤检测

    在线地震应急专题制图系统设计和实现

    丘洁萍夏元平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当前的在线地震应急专题图制图方式存在诸如交互性差、灵活性不足和表达效果不统一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当前各类在线制图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制图平台使用的开发技术,结合开源QGIS软件和Web-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在线地震应急专题制图系统.该系统提供规范的制图模板和模板管理功能,以及动态化的符号配置效果,通过清晰化的制图流程和高效的制图产出,对企业和政府在地震应急专题地图的定制和制图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在线快速制图制图模板动态化符号地震应急

    基于评论数据的满意度模型设计研究

    颜远海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客户对服务的评论数据,建立一个逻辑回归模型来定义客户的满意度值.将该模型预测客户入住,进一步根据满意度值建立二值分类器,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满意度0~1之间参数界定问题.拟采用北京短租评论数据集,经过分词统计不同特征词得分来建立满意度模型,加入了房屋类型、区域等影响因素来验证模型精度性,涉及到因素权重参数更新、平均损失问题.实验表明,通过评论数据满意度模型预测客户消费准确率可以达到74.24%.

    评论数据情感趋势分类器满意度

    三维WebGIS中三维模型格式的研究与应用

    胡昊夏元平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阶段三维WebGIS系统在浏览器端无法加载传统的桌面端大数据量三维模型文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新型的glTF文件格式,借助生成转换工具,将原始的模型文件转换为新的模型格式,实现在浏览器端有效快速加载的方法.这一方式实现了快速生成glTF模型的需求,并且传统的三维建模人员即可独立完成,较好地平衡了转换效率与人员成本之间的矛盾,同时能够保证与原始模型文件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这种转换方法是基于开源的转换插件,与传统的创作工具相结合,提高三维复杂模型的加载效率,使三维复杂模型在三维WebGIS系统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维WebGISglTF模型三维建模GIS系统应用

    基于多维立方体网络的内存存储系统设计与研究

    甘宏
    156-15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OLDI应用的联动特性和低延迟、高带宽、高吞吐量等需求,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内存存储系统Mem-ory X,其核心机制是掌握存储在内存存储节点中的数据.将数据备份到网络磁盘中的大量存储节点,然后以相对较低的存储成本实现高I/O性能和故障恢复,支持大数据处理的能效优化.

    多维立方体网络内存存储系统快速恢复失效

    一种基于平面交叉口的浮动车数据轨迹重构方法

    吴艳平李小龙
    160-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一种根据车辆运动列簇特征,提取同一运动列簇的多辆浮动车的运动轨迹的方法对平面交叉口的浮动车数据进行轨迹重构处理,为后续对交通信号灯配时估计提供数据准备.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利用复杂的算法或模型去实现.首先,通过分析车辆的运动过程来提取车辆的运动特性,再根据车辆的运动特性,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车辆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对平面交叉路口的车辆轨迹进行分流处理,从而得到重构的车辆轨迹序列.选取了2个不同类型的平面交叉口数据为实验示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平面交叉口浮动车轨迹进行重构.

    浮动车数据轨迹重构轨迹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