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黄亲国

双月刊

1001-3679

sciencejx@126.com

0791-88177801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江西科学/Journal Jiangxi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为江西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江西省特别是江西省科学院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总结,发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工、农、医及某些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有关江西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报道国内外新理论、新学科的研究动态,本省和本院的重大学术活动;刊登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和译文。本刊辟有学术栏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人城市公园休闲满意度与游憩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熊峰范冰君张绿水徐会博...
    279-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学术界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以南昌市人民公园、礼步湖公园、孺子亭公园3个城市公园为调查区域,结合问卷调查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和SPSS分析(相关性分析),就城市公园休闲满意度和游憩幸福感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并进行分析,分析老年人城市公园休闲满意度和游憩幸福感及两者的相关程度,进而探讨两者之间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基于老年人幸福感提升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我国老年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老年人城市公园休闲满意度游憩幸福感

    基于DEA模型的江西家具产业运营效率评价与比较研究

    欧阳乐乐杨志平谭巧巧简正军...
    286-29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具产业运营效率是衡量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基于2016-2020年江西省家具产业的相关数据,综合运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与动态对8个主要家具省份的产业运营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运营要素比较方面,近5年来江西省在15个省级行政区近5年利润总额、营业成本及从业人数比较中分别位列第3、第4、第5,运营要素投入与产出值位居前列;2)静态分析方面,除北京市外其余7省均未达到DEA有效,江西省效率水平处于中下;3)动态分析方面,技术效率对M指数贡献较大,技术进步缓慢导致8省生产效率偏低,江西技术进步指数暂优于其余省份,提升空间较大.综合实证结果,提出加强技术创新等措施,对提升江西省家具产业运营效率具有一定意义.

    家具产业运营效率DEA-BCCDEA-Malmquist指数江西省

    不动产权籍测量实习GNSS测量仪器单人考核方法研究

    陈竹安罗亦泳张立亭危小建...
    292-295,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动产权籍测量实习一般采取多人一组展开实习,无法保证每个学生掌握测量仪器使用的问题.以GNSS测量仪器单人考核为例,介绍在不动产权籍测量实习过程中如何借助仪器考核环节更好地完成不动产权籍测量实习工作.具体考核时,在实习开始前先进行GNSS界址点测量单人考核,保证每个学生能独立操作GNSS测量仪器,从而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测量实习任务.实习结束时进行GNSS界址点测设单人考核,巩固学生GNSS测量仪器使用能力.

    不动产权籍测量实习单人考核GNSS测量仪器考核方法

    海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分区管控方案初探

    刘振环赵军利苑飞燕
    296-300,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复杂机理的存在,导致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管理和治理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目前不考虑区域环境差异性的全国统一评价标准和"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是我国水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考虑,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基于自然属性的地表水环境分区管控方案.选择DEM、降雨量、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依托GIS与SPSS软件数据处理功能,将海河流域划分为3个不同自然属性集的区域.基于276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点的总氮和总磷数据,采用多元非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 3个区域单个水质指标与其自然属性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系数R2和区域内的氮磷污染,定性地将其分为:防控区、非控区和管控区.研究结果对海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分区管理和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它也为其他地区的环境分区管理提供了思路.

    地表水分区人类活动总氮总磷海河流域

    鄱阳湖北部沙山一处具有条带状砂层的粒度特征及光释光年代分析

    王威彭花明王瀚
    30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鄱阳湖中部及北部分布着若干沙山.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这些沙山为风成堆积的产物.通过野外调研发现鄱阳湖湖滨沙山的中上部存在具有水成沉积构造的砂层或粉砂层.选取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沙洲村一处条带状层理的砂层作为研究对象.整个条带状砂层厚度超过20 cm,其平均吴淞高程约为40 m.剖面中黄色与红色砂层交替发育,每个砂层单元厚约数厘米,总体上黄色砂层比红色砂层略厚.从黄色砂层(HGDS-Y)和红色砂层(HGDS-R)各采集了 一个粒度分析样品,并在该条带状砂层中采集一个光释光样品(HGDS-OSL-1)进行测年分析.粒度分析结果显示:1)HGDS-Y的频率分布曲线表现为一个明显的主峰和一个不明显的次峰,而HGDS-R红砂的频率分布曲线表现明显的双峰曲线特征,该特征不符合典型风成沉积物的粒度分布;2)HGDS-Y和HGDS-R的概率累积曲线均呈现为八段式,而典型的风成沉积物一般为二段式或三段式;3)利用萨胡判别公式计算Y值,YHGDS-Y=0.22,YHGDS-R=15.44;2个样品的Y值显示此次研究的砂层为水成堆积的产物.在对光释光样品(HGDS-OSL-1)分析时,一方面对石英颗粒和钾长石颗粒光释光信号的回零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分析该样品的光释光年代.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1)石英样品的光释光信号以快组分为主,但是石英等效剂量(De)分布较为离散,离散度值为~27.3%;采用多步升温红外激发法测试钾长石时,激发温度50℃~250℃区间未发现等效剂量坪区.以上结果显示石英和钾长石在搬运过程中,有部分颗粒晒退不完全,这与典型风成颗粒曝光时间长、晒退完全的特性不一致;2)石英最小年龄模型年代为36.2±4.8 ka,表明该条带状砂层为MIS3个阶段的产物.该条带状砂层吴淞高程虽然高于建国以来鄱阳湖最高水位(22.63 m),但基于本研究的粒度和光释光分析结果,认为其可能并非风成堆积,而是水成沉积物.

    鄱阳湖沙山沉积环境粒度光释光

    南昌市耕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思维
    31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南昌市耕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和碳排放系数方法,测算近20年耕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强度,并采用空间分析工具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南昌市耕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20年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耕地面积共减少了 564.93 km2,30年间耕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均以碳源形式呈现.1990-2020年耕地利用变化碳排放空间集聚性较强,热点区主要由南昌市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蔓延,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和东北方向.人口密度是耕地利用变化碳排放的主控因子,各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以非线性增强为主,说明耕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耕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地理探测器影响因素南昌市

    陆相气候敏感沉积物在深时古气候演变研究中的应用——以我国中东部白垩纪古气候研究为例

    叶婷婷颜照坤张代柱邵崇建...
    317-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相气候敏感沉积物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是开展深时古气候研究的重要依据.我国学者利用陆相气候敏感沉积物对深时古气候演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介绍了常被应用于深时古气候研究的陆相气候敏感沉积物类型,并重点介绍了我国中东部白垩纪陆相气候敏感沉积物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我国中东部白垩纪陆相敏感沉积物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在空间上,早白垩世的古气候环境可划分为半干旱气候区、干旱气候区与湿润气候区;晚白垩世的古气候环境可划分为干旱气候区、半干旱气候区与半湿润气候区.在时间上,与早白垩世相比,晚白垩世的干旱气候区范围有明显的扩张趋势,湿润气候区的范围逐渐向东北方向缩小.可见,白垩纪我国中东部气候环境整体上具有干旱化逐渐增强的趋势.最后针对陆相气候敏感沉积物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陆相气候敏感沉积物研究及其在深时古气候演变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陆相气候敏感沉积物白垩纪深时古气候研究进展展望

    江西山地丘陵崩滑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

    冷从德肖文俊吴雨夫
    326-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西省地质灾害调查项目(1∶50 000)数据为研究基础,分别采用信息量法、综合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通过对比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信息量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分布的实际情况,其评价结果可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气象风险预警工作;而综合指数法能较好反映孕灾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适用于指导国土空间规划、工程建设选址等工作.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信息量法综合指数法GIS

    基于U-Net深度学习方法对沙丘特征线提取研究

    陈明均陈竹安
    33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地球表面风况及其环境变化与沙丘特征形态演变过程息息相关,在研究过程中,较大范围的沙丘特征线提取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基于U-Net深度学习,对库布齐沙漠内存在的大范围沙丘特征线进行高精度提取,所识别的沙丘特征线为沙脊线和沙丘背风坡坡脚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U-Net深度学习方法提取卫星影像中的沙丘特征线精度评价指标分别为:MIoU值77.43%、MPA值80.25%、Precision值87.67%,评价指标数据均优于SegNet方法;提取出的沙脊线走向呈NW-SE分布,与气象站测得的风向基本保持一致;利用U-Net深度学习方法自动提取的沙丘特征线的准确性高,与实际观测结果较为符合,可有效地用于区域性的沙脊线走向分析,为沙丘特征演变研究提供了有利方法.

    U-Net深度学习沙丘特征线提取沙脊线走向

    基于MobileNet-YOLO V4模型的无人机影像目标快速检测

    张崧芸
    339-342,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机影像背景复杂、目标小且密集排列,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可以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率,但普遍存在模型参数量较多、检测速度较慢等问题.从3个方面对YOLO V4模型进行改进形成MobileNet-YOLO V4模型,提高目标检测速度.首先,使用多种数据增强方法,提高模型的学习能力;其次,改进了网络结构,使用MobileNet V3网络替换YOLO V4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减少了模型的复杂度与计算量,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使用CIoU作为损失函数,增强目标检测效果.实验验证,相比原始的YOLO V4模型,MobileNet-YOLO V4模型的目标检测mAP和F1值分别下降了 2.2%和0.4%,但速度却提高了近1倍,该模型可为无人机影像目标快速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YOLOV4MobileNetV3无人机影像目标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