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科学与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科学与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姜澄宇

月刊

1003-8728

mst@nwpu.edu.cn

029-88493054

710072

西安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647号信箱)

机械科学与技术/Journal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erospace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成果,刊登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机构分析、成果报道及评述,介绍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载六自由度混联调姿平台设计与仿真

    李鸽李宇瓮松峰万浩...
    1647-1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重型装备模块间的接口组对,针对低速重载且对接安装位置低的特殊工况,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且能实现六自由度运动的混联机构调姿平台.对调姿平台的运动机构和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种由空间机构与平面机构相结合的六自由度混联调姿平台;基于坐标变换理论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出空间姿态变化与液压缸活塞杆运动关系的反解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反解理论模型,同时基于SimMechanics搭建参数化虚拟样机模型并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与运动机构的可行性.

    重型装备调姿平台混联机构运动学分析SimMechanics

    运动副间隙对MCCB操作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肖安建李红军戴水东赵海峰...
    1654-1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MCCB操作机构的7 个铰链点间隙对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建立了18 组仿真实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出了各间隙点对操作机构各指标的影响大小,采用带权重的分目标乘除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对动触杆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下连杆的应力分析方面做了无间隙和有间隙的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时忽略其运动副间隙的影响,所得各指标仿真值最大偏差达49.45%,平均偏差至少5%以上;对MCCB操作机构综合影响最大的间隙点为推拉杆与上连杆的连接轴间隙,理想铰链下的动力学仿真,位移变化、应力的分布及基本变化可供参考,而速度特性、加速度特性、最大应力值以及最大应力出现时刻则会偏离实际.

    MCCB操作机构铰链点间隙正交试验设计极差分析综合评价函数

    TriMule机器人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江小辉孙翼飞郭维诚侯春杰...
    1664-1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并联机构运动学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以TriMule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正向运动学与逆向运动学进行了分析与仿真,并通过样机平台的加工工艺参数评价了运动学算法的正确性与稳定性.根据TriMule机器人机构特点,基于矢量法与连杆长度差迭代法建立机器人并联机构的运动学逆解及正解模型,推导机器人驱动支链长度与动定平台位姿关系;在机器人运动空间中选取样本位姿,应用MATLAB对所建立TriMule机器人并联机构运动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运动学模型求解算法正确稳定.最后搭建TriMule机器人搅拌摩擦焊实验平台验证运动学算法控制稳定性.

    TriMule机器人运动学正解运动学逆解仿真验证

    弹流润滑影响下的轴承耦合缺陷动力学建模研究

    张博刘韬王振亚阮强...
    1672-1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动力学模型未考虑弹流润滑的影响以及深沟球轴承多点缺陷理论参考较少的问题.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与时变位移激励函数,建立了弹流润滑影响下的具有耦合缺陷的深沟球轴承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缺陷轴承实验信号与数值仿真信号的幅频信息,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并依据此模型分析了缺陷宽度、径向载荷、转速对油膜参数、典型时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缺陷宽度、径向载荷的增大,有量纲指标峰值、均方根值与无量纲指标峭度因子、脉冲因子均呈现增大趋势;随着转速的增大,峰值、均方根值与峭度因子、脉冲因子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径向载荷、转速的增大,油膜参数也呈现相反的趋势.

    深沟球轴承动力学建模耦合缺陷弹流润滑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机械臂轨迹规划中的应用

    谢嘉吴家桢李永国梁锦涛...
    1681-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械臂运动效率与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时间优化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以3-5-3 组合分段多项式插值算法为基础,以分段区间的时间为优化目标,通过带有动态学习因子与收缩因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本文以实验室的空中作业机器人作业机械臂为模型,将本文方法与标准粒子群优化规划方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和精度都有明显改善,且算法未陷入局部收敛,最终优化结果有12.8%的提升.在该轨迹下机械臂的关节角度、速度、加速度曲线平滑无突变,机械臂运动平稳,方法具有可行性.

    机械臂轨迹规划粒子群优化算法

    考虑齿面磨损的人字齿轮系统振动特性研究

    王云杨为唐小林
    1687-1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齿面磨损对人字齿轮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建立了人字齿轮系统 12 自由度弯扭轴耦合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齿面磨损,啮合误差、啮合刚度等因素.研究了人字齿轮系统不同运行次数下,人字齿轮振动位移和振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搭建人字齿轮振动测试试验平台,用于测量在不同扭矩和不同速度下的人字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探讨了人字齿轮系统各构件在不同运行次数下的振动加速度幅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输入转矩相同时,振动加速度幅值随着输入转速的增大而快速增大;当输入转速相同时,振动加速度幅值随着输入转矩的增大没有变化;随着运行次数的增加,齿轮系统各构件的振动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幅值先降低后增大.

    人字齿轮动态特性实验振动磨损

    EB胶印机中心压印滚筒动力学特性研究

    郝蕊侯和平芮童童刘善慧...
    1696-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EB胶印技术是从根源上解决包装印刷业中污染问题的绿色印刷方式,中心滚筒是卫星式EB胶印机核心部件之一,为整机振动的主要来源,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印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因此本文以卫星式EB胶印机中心滚筒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力学特性研究:首先建立中心压印滚筒的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其次,研究不同参数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中心滚筒内外壁之间的循环冷却水对滚筒结构造成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为EB胶印机中心滚筒的故障诊断、结构优化及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心压印滚筒动力学建模数值解析方法流固耦合仿真模态参数

    活塞式调节阀的噪声计算方法研究及验证

    郭建政童成彪韩安伟
    1707-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DN300 活塞式调节阀噪声进行仿真计算,并与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数值分析和实验数据三者的结果最大误差仅为9.29%.本文建立了一套活塞阀噪声计算方法并验证了其准确性,对其优化设计和噪声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调节阀噪声数值分析振动

    多策略改进麻雀算法在机械臂时间最优轨迹规划中的应用

    邱冰李小兵石志新罗玉峰...
    1714-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六自由度柑橘采摘机械臂时间最优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麻雀算法(Multi-strategy 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MISSA)的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利用改进D-H参数法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并对其正、逆运动学进行求解,然后利用 3-5-3 多项式插值建立机械臂关节空间的运动轨迹.最后针对普通麻雀算法,利用Logistic混沌映射均匀化种群,并融合改进正余弦策略平衡算法的局部与全局搜索能力后,得到了改进麻雀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对机械臂进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再与GA、PSO、SSA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多策略改进麻雀算法相比于其他3 种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精度上均有明显提高,关节运行时间缩短46.7%,且优化后得到关节运动学曲线均光滑无突变,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采摘机械臂多项式插值轨迹规划时间最优多策略改进麻雀算法

    球轴承外圈沟道圆弧轨迹进给ELID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刘潇赵坤任成祖陈光...
    1723-1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球轴承外圈沟道圆弧轨迹进给ELID(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磨削工艺参数,对6206 深沟球轴承外圈开展了磨削正交试验.分析了摆动参数和磨削参数对套圈沟道轮廓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基于田口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将轮廓度和表面粗糙度转化为灰色关联度指标,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摆动幅度为 11°、摆动速度为 4°/s、砂轮转速为19 500 r/min、工件转速为50 r/min时,套圈沟道的轮廓度Pt 为 0.965 1 μm,表面粗糙度Ra为0.258 2 μm,磨削综合效果最优.

    ELID磨削外圈沟道工艺参数灰色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