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学会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学会

罗奇祥

月刊

1001-8581

jxny@163.com

0791-87090763 87090630

330200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江西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CSTPCD
查看更多>>《江西农业学报》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既刊登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园林、蚕桑茶叶、畜牧水产、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江西农业学报》系国家科技部评定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 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本刊2005年度影响因子为0.406,最近5年来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391,他引率0.92,基金论文率0.38,居同类期刊前列。本刊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江西农业学报》为月刊,国内公开发行,大16开本,每期160页, 彩色封面,逢月末出版,每期订价10.0元,全年订价120元。需订阅者可直接将杂志订阅款寄至本刊编辑部。地址:330200 南昌莲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学报》编辑部。本刊投稿专用电子信箱:jxny@163.com或jxny@chinajournal.net.cn,电话:0791-7090630欢迎订阅,欢迎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绿肥品种、种植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产质量及植烟土壤化学成分的影响

    查宏波赵芳桂龙凤陈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不同绿肥品种与种植时间对植烟土壤化学成分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分别在昭阳区布嘎回族乡、苏家院镇开展了小面积同田对比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种植光叶紫花苕同田冬闲对照(GCK)、8月5日播种光叶紫花苕(G0)、8月20日播种光叶紫花苕(G15)、种植黑麦草同田冬闲对照(HCK)、8月5日播种黑麦草(H0)、8月20日播种黑麦草(H15)、种植肥田萝卜同田冬闲对照(FCK)、8月5日播种肥田萝卜(F0)、8月20日播种肥田萝卜(F15).结果表明:种植光叶紫花苕、黑麦草和肥田萝卜3种绿肥品种并翻压还田均对烤烟田间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植烟土壤的化学成分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光叶紫花苕和黑麦草在当地8月中旬末播种,下茬烤烟移栽前90 d内全部翻压还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提升效果较好,肥田萝卜在当地8月初播种,下茬烤烟移栽前90 d内全部翻压还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提升效果较好.

    烤烟绿肥农艺性状产质量植烟土壤

    辽西地区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赵凌尘李忠娴王鹏孙艳云...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年的大豆物候期监测和分期播种试验数据,研究了辽宁西部地区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大豆播种的下限温度为8.0℃,适宜温度为15.0~20.0℃,适宜土壤湿度为18%~22%,适宜播种期在5月上中旬.大豆的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全生育期分别需要≥10℃的积温1200、1250、2600℃·d以上;有效积温与产量呈抛物线函数关系,≥10℃积温2800~3060℃·d有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大豆存在3个温度关键期,分别在大豆分枝期(6月上中旬)、开花结荚期(7月中下旬)和鼓粒期(8月中下旬);营养生长期干旱会使大豆的百粒重降低6.0%~18.0%;开花结荚、鼓粒成熟期干旱会使大豆的百粒重降低8.0%~25.0%;大豆产量受降水的影响呈抛物线变化,需水关键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中旬;光照对辽西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辽宁西部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气候变化响应

    旱作豆—禾混播的草产量及其种间关系研究

    樊子菡邢亚亮高俊臣闫科技...
    13-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豆—禾混播组合产量与其种间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旱作条件下对沙打旺(Astragalus laxmannii)、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小冠花(Coronilla vari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进行了3种草种的9个混播组合和5个单播处理,并对混播组合和单播处理的株高、产量和草种之间竞争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打旺+百脉根+无芒雀麦(ALB)混播处理的3种草种的株高均高于其单播时的株高,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混播对豆科株高的影响较大,对禾本科株高的影响较小,混播并不能提高其所有组合的产量.当豆∶禾=2∶1时,豆科表现出受种内的竞争压力大于种间,即豆科牧草受到禾本科牧草的抑制;当豆∶禾=1∶2时,禾本科表现出受种内的竞争压力大于种间,禾本科牧草受到豆科牧草的抑制.

    旱作混播产量种间关系豆禾比

    基于化学成分可用性的韶关烟区特色烤烟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方法探索

    王寒许紫阳罗思维刘桔...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韶关烟区不同特色烤烟品种的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以及探索评价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的最佳方法,以韶关地区的主栽烤烟品种粤烟97为CK,采用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和局部惩罚型变权模型对红花大金元、翠碧一号、中烟特香301等3个特色烤烟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可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个特色烤烟品种在韶关烟区不同试验点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中烟特香301的CCUI值与CK最接近,翠碧一号的居中,红花大金元的最低;局部惩罚型变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烟特香301的F值(变权)略低于粤烟97的,但高于红花大金元、翠碧一号的.综上,中烟特香301在韶关烟区的化学成分可用性相对较高,可进一步试种研究.

    特色烤烟品种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方法

    采前喷施不同种类钙肥对枸杞鲜果留树期及采后品质的影响

    黄婷万如白雅楠李巨秀...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年生宁杞7号枸杞植株为试材,在枸杞变色期分别喷施钙离子浓度为0.1%的醋酸钙、氯化钙、硝酸钙、葡萄糖螯合钙4种钙肥,通过对枸杞果实留树期和采后贮藏期间果实数量、硬度、果柄拉力、可溶性固形物、腐烂率和腐烂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了钙肥在枸杞留树保鲜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采前喷施钙肥对枸杞采后耐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枸杞变色期喷施氯化钙、硝酸钙和醋酸钙可以降低枸杞果实落果率、延长留树期;4种钙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留树期果实硬度,其中氯化钙和葡萄糖螯合钙处理的效果最显著.采前喷施葡萄糖螯合钙和醋酸钙处理能有效降低枸杞鲜果采后贮藏期腐烂率和腐烂指数.该研究为今后枸杞采用留树保鲜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采前喷施枸杞鲜果钙肥留树期果实品质

    不同莲雾品种盛花期的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张雪芹欧阳海波林丽霞赖瑞云...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设施大棚内限根+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下的印尼大叶、泰国紫红、本地种、黑金刚等4个莲雾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其盛花期叶片的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印尼大叶的生物学性状最好,本地种的最差;印尼大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a+b和叶绿素a/b最高,黑金刚的叶绿素b含量最高;4个品种之间的实时Fv'/Fm'、qP、qN、NPQ差异较小,ETR差异较大;印尼大叶、泰国紫红的Fv'/Fm'、ETR均显著高于本地种和黑金刚,qN、NPQ则与之相反;4个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变化规律一致,印尼大叶的Fv'/Fm'、ETR最高,本地种的则最低.叶片的生物学性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叶绿素b呈负相关,与叶绿素a+b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b与叶绿素a+b呈负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a+b与Fv'/Fm'呈正相关,与ET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qP、qN、NPQ呈负相关;叶绿素b与Fv'/Fm'呈极显著负相关,与ETR呈负相关,与qP、qN、NPQ呈正相关;Fv'/Fm'与qP呈负相关,与qN、NPQ呈极显著负相关,与ETR呈显著正相关;ETR与qP呈负相关,与NPQ呈显著负相关,与qN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印尼大叶和泰国紫红等2个品种的叶片的生物学性状最佳,光合能力较强,是较适合于设施大棚内限根+矮化密植栽培的品种.

    莲雾盛花期生物学性状光合特性

    ToMMV病残体中病毒存活力及其传病作用

    朴君郭雨晴丁爱芳朴敬爱...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MV)寄主范围广,传染性和致病力强,以ToMMV为对象,对其产生的植株病残体进行了病毒分布和存活时间检测、侵染活性分析以及传毒作用测试.结果表明:烟草植株病残体的叶、茎、根中均含有病毒,ToMMV可在病残体存活较长时间,病死枯叶室温存放90 d后病毒依然存在,且仍保持侵染活性,刀片刮划枯叶模拟农事操作接毒后发现病残体具有传毒作用;ToMMV可在病残体中长时间保持侵染活力,田间病残体很可能会成为下茬作物的初侵染源;土壤无直接传毒作用,但混有病残体的土壤也可成为初侵染源,且沾染在农具表面的离体病毒依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侵染活力,成为潜在的初侵染源.综上,清除植株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是预防和控制ToMMV传播和扩散的重要环节,生产上应给予充分重视.

    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病残体存活力传病作用

    马铃薯土传病原菌胁迫对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许改换刘霞刀剑邓琳梅...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人工接种、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了马铃薯土传病原菌胁迫对其植株生长发育及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出苗率、株高、叶片SPAD值和薯块产量均不受土传病原菌胁迫的影响;土传病原菌胁迫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土传病害的发生率;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间的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总体上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总量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疮痂病原菌胁迫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粉痂病原菌胁迫可以显著增加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青枯病原菌胁迫促进了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的增长,而抑制了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长;马铃薯疮痂病和粉痂病的发病率均与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

    马铃薯土传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

    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双接种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顾大路杨文飞...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接种复合灭活菌剂为对照,分析了2种丛枝菌根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Glomus intraradices,GI)和4种解磷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Bacillus megate-rium,BM;Arthrobacter pascens,AP;Bacillus subtilis,BS)双接种对小麦生长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接菌组小麦的菌根侵染率、产量、速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而土壤pH值显著下降,小麦产量和速效磷含量在接菌处理下分别提高了7.31%~27.00%和19.03%~60.35%.(2)GI+AP处理的产量最高,添加RI接菌组的速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添加GI的接菌组,其中以RI+BS处理的最高;RI+BS和RI+BA处理的磷肥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30.86%和27.94%.(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磷肥吸收利用率与菌根侵染率、籽粒重、籽粒磷含量、速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有利于增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pH值,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磷素积累量,其中RI+BS处理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

    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小麦磷肥吸收利用率

    有机肥+生物炭+微生物菌剂配施对烤烟多酚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严锦申李琳霖袁文彬杨天旭...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3个生物炭(900、1800、2700 kg/hm2)、3个微生物菌剂(30、60、90 kg/hm2)和3种有机肥(羊粪肥、芝麻饼肥、菜籽饼肥)组合成9个处理,并以无机肥为对照处理,研究了上述因素对烤后烟叶多酚类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量是影响烤烟的多酚和化学成分含量的主效因素,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及各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施用2700 kg/hm2生物炭的整体表现较优.微生物菌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微生物菌剂施用量的增加,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多酚类、绿原酸含量均有所增加,施用60 kg/hm2微生物菌剂的整体表现较优.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则较小,其中,羊粪肥的表现相对较好.综上,最佳组合方式为2700 kg/hm2生物炭+60 kg/hm2微生物菌剂+羊粪肥,并且将其可应用于凉山产区烤烟的施肥管理中.

    烤烟生物炭微生物菌剂多酚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