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79X

wkxb@jxnu.edu.cn

0791-88506185

330027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省内最早发行的学术期刊,迄今已有45年历史。承蒙诸多作者朋友长期大力支持,本刊得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湛湛江水上有枫: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枫意象

    张英
    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枫意象的文学书写历程漫长而丰富,其各种基本的情感意蕴和表达方式,从战国后期开始逐渐发展,至唐代得到了定型,宋以后又有进一步扩充.枫意象具有强烈的情感寄寓与鲜明的审美特性,其所表达的往往是与还乡母题密切关联的悲感情绪,揭示了人生永在漂泊与求索的生存本质;枫叶具有霜后转丹的特点,在文学中往往被置于秋季萧索的背景下,或与其他素淡之物并置,呈现出素以为绚的审美特色.枫意象的书写主要采用了感物兴情而非托物寓情的方式,较鲜明地呈现出非道德化、非人格化的特点,体现了天人合一思维中的审美品质;枫意象具有泛化性的指向功能,既包括了各种槭树,也常作为枫香树的简称,还可指代所有秋季红叶树木甚至落叶树木.

    枫树红叶屈原还乡贬谪

    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概述

    汪群红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晚明文学工夫论或承于传统的文学艺术工夫论,或根于朱熹格物致知之工夫论,或鉴于王学致良知的工夫论,或源于禅宗明心见性的工夫论,或合孟子的"知言""养气"工夫为一体.如李东阳、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等人的文体工夫论重视学养、强调对文体规范、篇章字句之法的掌握;唐顺之、李贽、袁宏道等人的文学创作主体工夫论指向心性的修炼、知识的效用,主体精神的大解脱;王阳明倡导在心性本体上下工夫,至刘宗周、黄宗羲等则主张以工夫作为"存养"身心锻炼的本体.这亦势必影响其文学创作观念.充分认识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的价值,对重新建构与阐释明代文学批评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中晚明文学创作工夫论

    近代四川的税收结构及其转型:以江津为中心

    曹树基
    12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清代至民国,江津县的国税主要由丁粮与丁粮附加、津贴与捐输、盐税、部分契税、部分肉税、其他杂税等诸项组成;江津县的地方税则主要由部分契税、部分肉税,以及随粮附加的团练税组成.清末开始的随粮附加的铁路租股,本意是集资修建铁路,进入民国转为完全的地方税,成为以乡镇政府建设、警察与司法建设和学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地方现代化的主要支撑.在这个意义上,江津乃至四川的现代化确实是历史的偶然.1920年代,商税成为江津以及四川税收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军队对于商税的无序征收却在摧毁四川现代财政的基础.

    江津地方税转型税收结构

    近代中国侨汇市场的发展与功能

    燕红忠张磊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侨汇市场是以侨汇为经营对象,基于不同时间、地区的汇率、利率和汇票价格信息,围绕侨汇资金和汇票交易而进行的多层次、多区域的投机活动和交易场所.近代中国侨汇市场的参与主体经历了一个从个体到组织、从民间机构经营为主到国家机构积极参与的发展过程,从以个体经营的水客逐步发展为批信局、邮局和银行的综合参与.侨汇市场的交易网络也逐渐从简单的侨乡—侨居地的双边贸易和汇兑,演化为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具有各类跨境贸易资金融通、以及风险投资的交易体系.侨汇市场的交易活动不仅促进了短期资金流动和平衡国际收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华南—上海的资金流动网络的形成,同时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

    侨汇市场经营主体资金流动网络工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