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STM-RNN在连铸下渣预测系统中的应用

    李福进刘尚瑜史涛
    181-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钢包连铸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下渣时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加权回归和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连铸下渣预测系统.该系统对下渣过程中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识别,可准确预测下渣时刻.结合某钢厂的实际生产情况,在采集到的大量钢包下渣相关参数中,提取主要特征;使用局部加权回归对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再结合LSTM建立下渣预测模型;给出LSTM模型与ARIMA模型、RNN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误差小,预测准确度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钢包下渣递归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局部加权回归时间序列预测

    舱段件壁厚电磁超声自动测量系统研究

    李波刘小延向华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种装备舱段件壁厚尺寸要求严格,导致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人工测量.上述过程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节拍提升和成本控制.为此,开展了舱段件壁厚电磁超声自动测量方法研究,提出了壁厚测量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测量机械本体设计、测头运动路径规划、壁厚数据采集整理等,构建了在线测量系统,并开展了测量验证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构建的壁厚自动测量系统,可直接求解出舱段件各点壁厚;与相比传统方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效率高、误差小等特点.

    电磁超声舱段件壁厚自动测量

    PMSM的改进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控制

    王保国李建贵
    189-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使用传统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中存在的系统抖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趋近律与变速趋近律的组合趋近律算法,用于替代传统观测器,并使用连续的饱和函数取代了开关符号函数,该算法减小了传统的基于指数趋近律控制算法在稳态时抖振过大以及稳定时间过长的问题,并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基于改进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的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永磁同步电机组合趋近律无传感器滑模观测器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逆向建模及应用

    董艇舰桑超张吉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得到高质量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型面,采用三维扫描仪准确测量获取叶片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去噪和精简处理后等距提取叶型截面点云并存储为二维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对叶型截面二维点云数据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整体逼近拟合的方法形成叶身截面曲线,并在SolidWorks软件中放样生成叶身型面.逆向建模后的叶片可借助UG二次开发生成磨削抛光路径轨迹线,成功实现了叶片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逆向建模成型后的叶片精确性高,光顺性好并且对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提供帮助.

    压气机叶片逆向建模三次B样条曲线逼近拟合UG二次开发

    甘蔗种防破芽切断装置的设计研究

    黄才贵蒋正忠李岩舟马晓丽...
    198-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 一种甘蔗种防破芽切断装置,以解决目前甘蔗斩种中破芽率较高的问题,为后期甘蔗种植成活率提供保障.该装置利用直线位移传感器对甘蔗的轴向外形轮廓进行检测,并通过单片机分析计算识别出甘蔗种芽的轴向位置.根据农艺要求对甘蔗种切断控制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切断刀与传感器的安装相互位置以及切断刀驱动控制时机,并进行了切断控制的软硬件设计.设计了基于Lab VIEW的上位机监测系统,友好的监测界面可以对甘蔗种输送切断过程中对种芽位置的实时监测,便于进行分析.最后经过试验表明:种芽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8.12%,种芽切割完好率达到99.10%,整个系统的种芽切割准确率达到97.24%,有效控制切断过程破芽率高的问题,总体满足设计要求.

    甘蔗种植蔗种防破芽识别切断控制设计

    导弹舱段六自由度并联调姿托架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袁桢棣周愿愿张解语钟珂珂...
    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导弹舱段对接主要依靠手工作业的现状,设计一种六自由度并联调姿托架,可完成舱段偏航、俯仰、自转全姿态位置调整,实现舱段自动化、高效率对接.首先建立调姿托架的三维模型并对其结构进行介绍;其次对模型进行运动学理论分析,得到了自由度、运动学方程及其正反解,并利用ADAMS软件对调姿托架进行运动学仿真,获得自由度计算结果以及相关位姿曲线,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最后对研制的调姿托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调姿平台设计的合理性.

    导弹舱段对接调姿托架运动学分析ADAMS仿真实验验证

    轨道列车转向架构架参数化模态分析

    柯蒙福徐宏海
    206-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列车转向架构架的动态特性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运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列车转向架构架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转向架构架进行参数化模态分析,得到转向架构架的前10阶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分析转向架构架模态振型特点,得到对列车平稳、安全行驶影响较大的振型为转向架构架(7~10)阶模态;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筛选出侧梁左右立板厚、侧梁盖板厚、一系弹簧横向刚度、横梁直径、一系弹簧纵向刚度、横梁管壁厚等对(7~10)阶模态影响较大的关键结构参数并进行优化,转向架构架(7~10)阶固有频率平均提高了 7.8%且静强度、疲劳强度均满足要求,为其构架动态特性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转向架参数化模态分析灵敏度分析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柔性密封片流固耦合分析

    吴磊王少华姚亮杜佳桥...
    210-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柔性密封片与扇形板间的气体泄漏问题,建立了密封片装置有限元模型.通过流固耦合的方式对柔性密封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密封片结构参数对其预压量及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归纳总结出一组柔性密封片设计参数.同时,对3mm内的密封间隙、预压量、漏风率及最大密封补偿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密封片不能真正实现"零间隙"密封功能,而是将漏风间隙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分析结果为柔性密封片的设计及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柔性密封片流固耦合预压量漏风率

    基于声音的刹车片内部缺陷检测装置的设计

    王峰隋文涛张洪波金亚军...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刹车片内部缺陷检测困难的问题,根据不同内部构造的刹车片敲击声音不同的原理,设计了 一套刹车片内部缺陷检测装置.通过三维软件对装置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传动、敲击、声音信号处理、分拣四部分.刹车片托盘为承载构件所以对托盘的螺栓强度和托盘本身的刚度分别进行了强度计算和强度仿真实验,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然后对装置中振动较大的构件进行了模态分析,为动力学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还对分拣转盘的转动时间做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证明该装置具有93%左右的检测准确率,为刹车片检测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刹车片敲击声音内部缺陷结构设计强度仿真模态分析

    压接缺陷低辐射射线检测装置设计及功能验证

    潘勇叶中飞伍川柴延伟...
    219-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缺乏有效便捷检测手段的问题,开发了 一套轻量化、低辐射数字射线检测仪HNDR.为了实现HNDR的轻量化,设计了专用微型射线机;进行了射线机管套辐射屏蔽层、辐射防护腔以及操作侧外壳防护层三道递进式辐射防护设计,实现了 40cm范围内辐射剂量140nGy/h,远低于国标规定的公众豁免剂量,满足无防护操作要求.特制缺陷检测证明本研究开发的HNDR能够满足耐张线夹压接缺陷的检测需求,能准确判断铝绞线压接区、钢芯压接区和防滑槽压接区的压制质量.

    X射线检测仪低辐射辐射防护设计耐张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