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电源电动汽车功率分配与再生制动研究

    汪伟姜苏杰王汝佳罗金...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合电源电动汽车的功率及再生制动力的分配问题,(1)在UDDS道路工况下,分别采用双模糊控制和模糊-逻辑控制分配复合电源的功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模糊控制的整体效果优于模糊-逻辑控制.(2)基于制动强度、车速、超级电容的SOC值和ECE法规等影响因素建立一种新的再生制动力的分配模型并制定相应的模糊控制器分配车轮的制动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制动力分配方式使得电池的SOC值在单个UDDS工况下比改进前增加0.01;超级电容的SOC值增加0.2;电池受到的电流冲击最大减小了 15 A.

    复合电源双模糊控制模糊-逻辑控制再生制动力分配

    滚珠丝杠硬旋铣加工未变形切屑建模及切削力研究

    纪晓研余亚鑫管翔宇宋树权...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珠丝杠硬旋铣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具有复杂时变特性,目前尚未获得切削力的精确模型,给硬旋铣工艺参数优化及刀具结构精准设计带来了困难.基于旋风铣加工的运动规律,利用数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未变形切屑的精确三维模型.通过切片处理获取未变形切屑各瞬时截面,研究了未变形切屑瞬时厚度、未变形切屑横截面积及刀-屑接触长度的变化规律.选取8个未变形切屑截面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利用Advantedge软件分析得到对应的切削力,并拟合出硬旋铣加工单刃全周期的切削力的时变曲线.最后通过硬旋铣加工试验,验证数值仿真.研究表明,硬旋铣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曲线呈先增大后减小,在刀-屑接触长度最长时切削力数值达到最大.

    硬旋铣加工切削力模型未变形切屑数值仿真

    切削温度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张淇李国和孙飞齐小乐...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切削温度是切削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影响切屑形态和工件变形.目前切削测温的方法有很多,但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很难直接准确地测量切削区温度.为了能够准确测温,并对深入开展切削温度研究产生一定指导意义,首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切削温度测量方法,其次综述了各种测温方法在切削实验中的应用现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切削加工温度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基于FSC的悬架优化设计

    耿龙伟谢晟刘玮林鑫焱...
    153-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是教育性质的汽车赛事,悬架的性能决定了赛车的动态性能.针对某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历年来的设计经验,从轮胎轮辋选型、几何参数设计计算,刚度阻尼计算及减振器的确定等着手进行悬架系统设计,并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几何与结构优化.结果表明:在抗点头率、车轮定位参数、悬架几何和偏频刚度、阻尼均在合理的设计范围情况下,强度、性能均大幅提升,立柱和轮毂分别减重22.06%和25.12%,整车质量大幅下降,取得较好的轻量化效果.

    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悬架强度轻量化

    航空发动机支架增材制造轻质设计研究

    王凤张博王超杨光...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零部件的轻量化对提升航空航天装备效能意义极大,传统的制造技术难于满足小批量多品种零件的轻量化制造需求,而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为航空航天零部件的个性化制造打开新局面.本文以某型航空发动机附件支架为例,研究其受载荷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分析其传力路径,采用构型拓扑化的思路结合增材制造工艺特点,按传力路径优化材料分布和结构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减重22.6%,一阶固有频率提高到279.9Hz,满足指标要求.面向增材制造优化的支架满足轻量化、集成化、功能结构一体化要求,本文所述的设计思路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拓扑结构优化设计

    偏心量对偏心型渐开线柔性板弹簧性能影响分析

    许信刘波董皓张君安...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板弹簧对于自由活塞斯特林热泵的间隙密封及其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在三槽偏心型渐开线柔性板弹簧设计过程中,偏心量为一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了偏心型柔性板弹簧设计过程中偏心量的取值范围;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了不同偏心量下偏心型柔性板弹簧径向和轴向刚度的变化规律;针对不同偏心量下柔性板弹簧的轴向刚度进行了实验测试,将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实验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该研究为之后偏心型柔性板弹簧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偏心量柔性板弹簧有限元刚度实验

    镁合金体育器材表面磨损量精准预测方法

    王浩石晓峰
    165-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当前方法没有使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磨损量进行预测,导致预测结果准确性和预测速率偏低,预测费用过高.本文提出一种镁合金体育器材表面磨损量精准预测方法,分析镁合金体育器材表面的使用次数和磨损量之间的关系,设定振动信号为监测信号,通过小波包提取不同磨损状态下振动信号的频段能量,同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提取的频段特征值和观测值两者相结合,组建镁合金体育器材表面磨损量精准预测模型.使用LS-SVM对模型进行自动参数寻优,获取最终的预测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预测费用,同时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预测速率.

    镁合金体育器材表面磨损量精准预测

    面向可持续的干湿切过程比较研究

    雷治炼陈超宇肖圳迟开元...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持续制造理念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减少能源、水、物料资源的消耗.研究结合能量流和物料流分析,从综合资源损耗的角度评估切削过程可持续性.引入热力学㶲分析方法,在统一的指标下量化能量流和物料流,建立了切削过程㶲损失模型,以总㶲损失作为衡量资源损耗指标.为了揭示切削液和切削参数对切削过程综合资源损耗的影响,进行了干车和湿车加工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车削过程的物料流㶲损失是主要的资源损耗,降低物料资源消耗是减少切削过程㶲损失的优先选择;(2)总体上湿车过程总㶲损失更大,切削液的使用从能量和物料两方面增大了湿车过程总㶲损失;(3)干车和湿车过程的总㶲损失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切削速度增大而减小,变化逐渐趋于平缓;(4)随着切削速度增加干车和湿车过程总㶲损失的差值逐渐减小,在较低切削速度时干车相比湿车有更显著的资源节约优势.因此,干切方式是更可持续的加工选择,实际切削过程中应在合适范围内选择较大的切削速度以提高加工可持续性.

    资源损耗可持续㶲损失切削加工车削加工

    间距比对近壁串列双圆柱绕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邓勇尹广洲周磊喜冠南...
    174-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里基于圆柱绕流循环水槽实验台,结合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对壁面边界层层流区域插入串列双圆柱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横向间距比,结合速度流线、速度截面以及周期性对圆柱尾流和壁面附近流动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e=200时,横向间距比对圆柱尾流与壁面附近流动不稳定性影响显著.圆柱绕流结构方面:随着横向间距比的增加,两圆柱间由封闭流动转变为非封闭流动,圆柱间旋涡对尺度先增大后减小至稳定,下游圆柱由旋涡对演变为上游剪切层单向绕流.壁面扰动方面:随着横向间距比的增加,上游圆柱下剪切层加速效应增加,圆柱间近壁区域流动不稳定性增强;下游圆柱下剪切层加速效应减弱,近壁区域流速减小,导致下游壁面涡导逐渐消失,壁面流动不稳定性减弱.在过渡流状态下,近壁串列双圆柱尾流形成周期性的交替旋涡脱落,增强了壁面附近的流动不稳定性.

    流动不稳定性粒子图像测速近壁串列双圆柱横向间距比

    高速撞击下液压挖掘机的动力响应分析

    邱炎儿郭大波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目前方法分析液压挖掘机动力响应可靠性时无法准确跟踪液压挖掘机在荷载撞击下的位移,存在分析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为此提出高速荷载撞击下液压挖掘机的动力响应分析,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构建液压挖掘机有限元模型,准确获取液压挖掘机各部位的动能及位能,在拉格朗日函数的基础上构建液压挖掘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动力学方程分析液压挖掘机在高速撞击下机的位移及受力的变化情况,实现动力响应可靠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跟踪液压挖掘机在高速撞击下的位移,液压挖掘机受力的仿真曲线与理论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动力响应分析可靠性较好.

    撞击载荷液压挖掘机动力响应有限元模型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