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响应面法的多节伸缩臂设计优化

    唐林许志沛贺田龙敖维川...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伸缩臂作为在施工作业的机械手臂具有广泛的应用,且其自重对支承它的下部构造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故合理的设计伸缩臂结构在相应施工机械研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通常设计的伸缩臂在强度和刚度上有较大的富裕量,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通过简化伸缩臂结构,建立有限元参数化模型,以伸缩臂的外形尺寸为设计变量,强度、刚度、承压稳定性为约束条件,整体重量为目标函数,利用ANSYS和ISIGHT软件,建立目标函数的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寻优求解.研究结果表明,伸缩臂整体自重下降19.06%.相对于传统优化设计,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对同类伸缩臂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对比及优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伸缩臂响应面法优化设计遗传算法

    非圆齿轮-曲柄滑块式驱动机构设计与分析

    臧新良刘亚汪飞雪
    87-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非圆齿轮副串联曲柄滑块来实现往复直线运动的新型机构,建立了该新型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并以预定速度曲线为目标反求满足工作要求的非圆齿轮节曲线.分别以输出部件遵循变形梯形加速度和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输出为例,计算了该机构的非圆齿轮副传动比函数,并研究了曲柄连杆比和等加速等减速区间占比对传动比函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滑块满足变形梯形加速度运动规律时,随着曲柄连杆比的增大,传动比变化的幅度逐渐增大;等加速等减速区间占比对传动比影响不大.当滑块满足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时,随着曲柄连杆比的增大,传动比函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增大.

    非圆齿轮节曲线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学特性反求串联机构

    极端运行条件下风电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代东昌周建星孙文磊张建杰...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风力发电机实际运行环境,根据bladed强大的风况模拟效果,对风力机运行状态进行模拟,获取了稳态风、启动工况、停机(刹车)条件下风载荷.以外部风载荷为激励,建立了风电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分析得到了系统动载荷,以及稳态风、启动工况、停机(刹车)工况条件下的系统响应特性.结果显示:稳态风条件下,内部激励仍对系统起主要作用.但在风机启动时,系统转速与动载荷振动幅值均逐渐增大,变桨操作介入后,产生瞬时过载,系统振动响应幅值急剧增大至26.7%;停机工况下,刹车及变桨的双重作用,使动载荷与转速迅速减小直至停止工作.

    转速变化变桨控制内部激励瞬时过载外部激励

    红树林种子泥模播种机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黎毓鹏成铭王瑞李丰延...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树林受到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的影响而使面积骤减.为此,设计了一种红树林种子泥模播种机.首先通过优化动力学模型得到理论运动参数与受力情况.建立三维模型后,再用有限元仿真验证本机的强度.之后对机构进一步优化,改善播种机的强度,降低了52.7%的等效最大应力值.最后,制造出实物样机,并通过实地试验进行性能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机的实际运动参数误差小于10%,种子发芽率达到97%,机器的工作具有可靠性并保证了工作的效率.

    红树林泥模块播种机动力学模型有限元仿真优化

    汽车起步抖动控制方法研究

    芦浩刘夫云余汉红胡汝凯...
    100-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离合器从空滑进入滑摩临界点对应的轴向压缩量与汽车起步抖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调大离合器由空滑进入滑摩临界点的轴向压缩量来解决起步抖动的方法;对离合器结构参数与离合器由空滑进入滑摩临界点的轴向压缩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改变离合器波形片结构和改变离合器摩擦片尺寸来增大离合器空滑进入滑摩临界点的轴向压缩量的措施,解决了汽车起步抖动问题.以某型号汽车为例,对提出的措施进行了应用验证.

    起步抖动离合器滑摩临界点波形片轴向压缩量摩擦片

    基于模糊理论不同自卸车架强度-质量对比分析

    乔书杰杨晨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和模糊推理理论,建立自卸车车架强度系数、质量系数和强-质比系数的模糊数学模型;按照Sugeno的模糊推理方法,在强度系数、质量系数和强-质比系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车架强度-质量关系合理性的模糊推理模型.结合载重170吨、85吨和42吨三种自卸车的车架设计和分析,分析自卸车车架强度-质量关系合理性在超大、大、中、小型自卸车车架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果可知:不同车架强度-质量关系的三种合理性区间,反趋势变化的合理性优化目标、同降趋势但不同变化率的合理性优化目标、同升趋势但不同变化率的合理性优化目标;不同吨位车架质量系数差异巨大.

    自卸车车架强度质量模糊理论合理性

    基于LabVIEW的模糊PID细杆摇摆系统

    梁成刘放许鸿谦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杆摇摆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模拟海洋环境的仿真试验平台,模拟海洋环境对某实验反应的影响.该系统具有非线性、自然不稳定性和时变性的特点.该系统采用LabVIEW开发的上位机系统,和以CCS6.0为开发平台的TMS320F28335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下位机系统.摇摆系统需要输出摆动周期和摆动角度严格对应的正弦曲线运动.针对细杆摇摆系统非线性、自然不稳定和时变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闭环控制算法.用matlab进行控制算法的仿真.同时对项目要求的十二种工况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系统跟随性好、超调量小等优点.同时暴露出系统具有齿轮齿条传动反向传动时的间隙问题.

    LabVlEW细杆摇摆系统模糊PlDMatlab

    侧进风袋式除尘器分风屏组合优化设计

    焦伟俊谭志洪熊桂龙刘丽冰...
    113-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的提高侧进风袋式除尘器的分风均匀性并降低袋室运行阻力,以分风屏的布局,开孔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拉丁超立方实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RBF)与退火模拟算法(ASA)和序列二次规划法(NLPQL)的组合优化算法,在Isight集成优化平台上,对其完成了协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模型与原模型相比分风均匀性改善了10.17%,阻力降低了3%;分风屏能有效减少迎风面滤袋的气流速度,提高滤袋寿命;采用组合优化的方法能为侧进风袋式除尘器研究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袋式除尘器侧进风分风均匀性分风屏组合优化

    YJSW315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优化改型研究

    石祥钟荣琼艳董雪孟燕...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YJSW315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流体数值计算分析方法,结合束流理论深入研究了叶片安放角与液流角之间的关系,探讨一级和二级涡轮叶片安放角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将一级涡轮叶片进口安放角变为64.5°,出口安放角变为25.9°,二级涡轮叶片外环进口包角变为78°,内环进口包角变为78°,进口安放角变为136.4°,出口安放角变为39°时,变矩器在低转速比(i=0.225~0.45)下运行的效率提高了3%~5%,启动工况变矩比由3.91提高至4.23.研究结果对YJSW315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进一步优化改进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液力变矩器流场数值计算优化改型性能分析

    提高纯钨微小孔电火花加工深径比的方法

    钱志强尹青峰
    121-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航空、航天等一些尖端行业的核心零件中,微小孔的应用日趋广泛.电火花加工技术是微小孔加工的主要工艺之一,但对于大深径比微孔加工,现有的电火花加工工艺能力仍无法满足加工需求.针对纯钨材料微小孔电火花加工中的深径比难以提升的问题,分析了电蚀产物在孔底累积对放电过程造成的不利影响,找到了制约微孔电火花加工深径比提升的关键因素,即需有效排出孔底电蚀产物,确保放电过程处于"干净"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电火花加工中引入电化学作用,利用电化学作用产生的气泡驱动电蚀产物排出,确保大深径比孔底放电过程不受电蚀产物积聚的影响进而提高加工深径比的方法.通过实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加工特征进行了验证,获得了直径约为0.2mm,深度48mm的加工结果.

    电火花纯钨深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