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岩层TBM刀盘外部载荷的确定

    李坚何雪浤谢里阳
    52-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TBM在工作过程中地层结构的多变性导致刀盘受力的复杂性,针对刀盘受力问题以TBM刀盘掘进沈阳地铁二号线复合地层为研究条件,基于SolidWorks建立了简化的刀盘三维模型和岩石截面分层模型,构成破岩系统模型.利用CSM滚刀预测模型计算了滚刀在不同岩层下所需的破岩力,合算出掘进实际地层时刀盘所需推力.在ADAMS环境中对刀盘破岩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通过提取盘面上所有滚刀载荷和刀盘惯性载荷来确定整个TBM刀盘掘进过程中的载荷时间历程.

    TBM刀盘TBM滚刀CSM模型ADAMS

    内燃动车动力包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贾尚帅王兴民赵新利黄燕...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带空冷、静压泵装置双子系统的典型内燃电传动车组动力包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构架刚性和柔性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中间构架柔性对带双子系统的双层隔振系统模态特性和谐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构架柔性对机组整机振动能量的影响很小,最大仅有0.58%;考虑构架柔性后,构架上的振动响应在整个频段上仍是以刚体振动模态响应为基础,对于构架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表现为在(20~40)Hz两条振动响应曲线相互交错;在40Hz以上,构架结构振动响应表现为在刚体振动模态响应曲线基础上的叠加.

    双层隔振系统刚柔耦合系统多刚体系统自由振动强迫振动

    吹胀型铝质均热板脉冲激光焊接工艺研究

    杨世凡李勇
    62-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吹胀型铝质均热板是当前5G基站散热方案的重要元件,其封口焊接工艺是其制造工艺中的重要一环.针对以厚度均为0.6mm的1060和3003铝合金薄板为基体的吹胀型铝质均热板,利用脉冲激光焊机进行封口焊接,研究了脉冲频率、焊接速度、脉冲宽度、峰值功率等因素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提升脉冲频率、降低焊接速度、提高峰值功率和脉冲宽度均有利于增加熔深,但会使产生焊缝缺陷的概率增大.峰值功率在1kW至2kW范围内能得到稳定的焊接过程,通过增加脉冲宽度而不是峰值功率有利于以较低的脉冲能量获得较大的熔深.

    吹胀型铝质均热板脉冲激光焊接铝合金焊接焊接质量封口

    变间距凸轮机构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徐子晗杨金堂宋烨空金磊...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种类型动力铅酸蓄电池等间距拆解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完成从动件变间距调节功能的凸轮机构,为了提高机构运动性能,防止机构发生自锁失效,对机构参数进行设计.在全面分析凸轮机构受力的基础上,确定了机构的自锁条件与影响自锁的关键参数.以自锁条件为评价指标,结合控制变量法对关键参数进行分组研究,求得机构设计的最佳关键参数组合为:铜套厚度为70mm、圆柱导杆直径为40mm、圆柱导杆中心距为350mm.根据最佳参数组合建立凸轮机构三维模型,对其进行运动仿真并试制样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仿真中模型可实现预先设计运动规律,且动力学性能稳定,试验中样机的变距误差在1mm之内,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可行性,为此类机构的设计制造提供可靠参考.

    动力铅酸蓄电池变间距凸轮机构自锁条件控制变量法

    响应面法的泡沫沥青发泡控制参数优化

    贾磊程海鹰魏玮张静...
    71-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路面的翻修会产生大量的沥青废料,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利用这些废料的主要途径,而泡沫沥青再生工艺在沥青路面再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泡沫沥青的品质由泡沫沥青制备器的发泡过程控制参数决定,为优化发泡过程控制参数,引入响应面法.以沥青温度、油水比及水温为研究因素,以发泡腔出口平均速度、发泡腔平均密度为响应变量.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设计试验后,将各组试验在Fluent软件中仿真,将得到仿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出口平均速度、密度的响应面模型,最终求得优化结果.

    泡沫沥青制备器发泡过程控制参数响应面优化设计

    似然函数和随机滤波的点云去噪方法研究

    唐瑞尹范乃德史涛王长伟...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获取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时,通常采用线结构光扫描的方法,但是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不合理的噪声点.从而在进行曲面重构时,会导致重构的曲面不够光滑,进而会影响三维扫描物体重构的精确性,因此有必要对扫描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噪声点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噪声点具有幅值大,影响因素多的特点,所以利用似然估计函数得到采样局部最大值点,确立点云数据的聚类中心,使原始点云数据收敛为一个稳定的三维数字模型,然后采用随机滤波的方法,通过比较连续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给定一个数值,把位置变化较大的点判定为噪声点予以去除,从而达到点云去噪的目的 .通过对普通计算机硬盘的扫描和点云去噪处理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线结构光点云去噪似然函数算法随机滤波法

    车铣复合机床立柱结构的多目标优化

    韩江彭诚夏链
    78-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车铣复合机床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基于吉村允孝法计算出主要结合面参数,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整机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立柱为影响整机动态性能的关键部件.以立柱的一阶固有频率、质量和静变形量为目标函数,以立柱两侧各筋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对立柱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出最优解集.最后对优化后的立柱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立柱的质量减少了12.37%,整机验证显示各阶频率均有所提高,由优化前后谐响应分析得出最大响应峰值明显减小.该设计方法有效改善了整机的动态性能.

    多目标优化薄弱环节识别动态性能立柱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振动检测

    李亚飞张义民张凯王一冰...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在线生产时有时会产生缺陷,导致生产线故障甚至全面停车,因此需要对在线生产的复合材料进行实时无损检测.为此,采用敲击测试的方法,获取振动信号,利用小波包分析对敲击振动信号进行多层分解,分解后的频带能量作为特征向量.把经过归一化处理的特征向量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识别.经过实验验证,识别率达到100%.这表明使用小波包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复合材料拉挤多腔板进行故障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前景.

    复合材料小波包分析SVM振动信号无损检测

    空气雾化喷嘴对胶雾化效果的模拟研究

    关玉明韩永静黄思硕韩晓耀...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仿真软件Fluent研究空气雾化喷嘴对聚氨酯胶的雾化效果,选择喷嘴的混合区和喷嘴出口下游的雾化区为计算区域,对计算区域的气相流场、两相流流场分别进行模拟,得到不同气相进口速度下计算区域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变化规律,胶滴达到较好雾化状态时的时间,以及胶滴在啧嘴出口下游不同距离截面上粒径百分数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不同气相进口速度、相对速度、质量流率以及粒子流数量对胶滴平均雾化粒径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有助于胶雾化的参数,为后续试验工作提供依据.

    空气雾化喷嘴雾化区雾化效果平均雾化粒径

    微细电极凹底损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元刚王慧李晓鹏
    91-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细电火花铣削是实现金属微结构加工最具潜力的加工方法之一,而电极形状损耗一直制约着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找出电极形状变化规律,实现电极形状损耗的控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微细电极凹底损耗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设计正交实验提炼凹底损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设计建立凹底损耗的响应模型,估计凹底损耗出现的临界范围;根据相关理论,分析凹底损耗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峰值电流与脉冲宽度是影响凹底损耗的主要因素;凹底损耗现象出现在二者形成的一个近似线性的范围内;趋肤效应对其形成的影响较大.研究成果为实现微细电极的形状控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及理论依据,对高效微细电火花铣削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微细电火花铣削电极凹底损耗正交实验响应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