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供油量对全陶瓷轴承振动和温升的影响

    吴玉厚位华包志刚郭建成...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供油量对轴承振动及温升的影响,本实验对Si3N4全陶瓷深沟球轴承和钢制深沟球轴承开展控制变量实验,探究了深沟球轴承在干摩擦、湿润滑、持续供油条件下的振动及温升特性.结果表明,供油量对全陶瓷深沟球轴承振动及温升的影响程度随轴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轴向载荷增加,润滑后的陶瓷轴承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适用的润滑油供油量范围也较钢制轴承更广,在相同的供油量条件下,陶瓷材质的轴承内圈比钢制轴承内圈的温升低约(5-8)℃,陶瓷轴承的外圈温升比钢制轴承外圈的温升低约(5~11)℃,但钢制轴承在较大供油量时温升下降幅度较大,与陶瓷材质轴承的温升差值减小.同时氮化硅全陶瓷深沟球轴承较钢制轴承在不同供油量条件下振动和温升均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全陶瓷球轴承供油量温升振动

    应用模糊分析法汽车覆盖件加工过程参数优化

    焦欣李鑫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车身覆盖件用冷轧钢板的成形性能与材料内部结构、力学性能等指标密切相关,当工艺技术参数相关稳定时,成形结果很大程度决定于自身的性能.根据汽车覆盖件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对钢板成形性能指标进行分析,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求取各评价指标值的权重,并且使用模糊综合评价获得材料的成形性能决策参数,作为汽车用钢新产品开发和性能评价的基本依据.利用DYNAFORM建立冲压仿真模型,对覆盖件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获取合理的试验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网格应变分析技术,进行胀形试验,对选取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时工艺参数进行验证.结果可知: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当板料与凸模、压边圈、凹模的摩擦系数设置为0.025、0.125、0.125,压边力为120kN时,材料的成形结果较为理想;试验测试与仿真分析结果误差控制在3%以内,且临界区域保持一致,表明分析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此类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车身覆盖件加工工艺冲压模型成形评价

    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冷连轧负荷分配优化中的应用

    张瑞成孙玉辉梁卫征周亚罗...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冷连轧机负荷分配寻优速度缓慢的问题,采用了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优化方法.由于基本人工鱼群算法后期收敛速度慢、精度不高,所以对其中觅食行为的视野和步长进行了优化.首先给定一个较大的视野和步长,随着算法的迭代,视野不断减小,到某一值后不再改变,同时步长随着视野的减小而同比例减小.结合某钢厂五机架冷连轧机,以轧制力成比例分配为目标函数,以压下率为约束条件,通过MATLAB对轧制负荷分配的寻优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在轧制负荷分配方面,具有算法实现简便、收敛速度快等优点,而且与典型轧制规程相比,各机架出口厚度误差最大为4.26%,为实际生产中轧制规程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冷连轧负荷分配人工鱼群算法觅食行为轧制力成比例

    电阻焊质量评估技术现状与展望

    季洪成顾廷权王鲁李鹤...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阻焊作为当前工业焊接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项焊接技术,具备耗能少,易于自动化等优点.然而焊接质量影响工业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电阻焊接质量评估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这里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焊接质量评估系统和焊缝缺陷检测系统开发上所做的研究,在论述了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一并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的不足.这里重点针对焊机在线监测技术和焊缝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分类和介绍.最后提出当前焊接质量评估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电阻焊质量评估神经网络无损检测

    电动客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研究

    王维强余天赐严运兵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功率密度低、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差、能量利用率低,是造成其续驶里程短的主要因素,在现阶段电池技术得不到大的突破的前提下,如何使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达到最大化和提高其利用率是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关键.在保证制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考虑国家安全法规,结合实际的纯电动公交客车运行工况的前提下,提出了 一种基于复合电源系统的再生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搭建了模糊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对制动力分配策略建模,基于ADVISOR中中国城市道路典型循环工况下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在满足国家标准法规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纯电动汽车复合电源再生制动控制策略Advisor仿真

    智能汽车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循迹控制

    吕佳邱建岗张续光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智能汽车循迹控制中建模复杂及不精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体逼近的自适应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智能汽车动力学方程的基本形式,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而后,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对分析结果中的不确定项进行整体逼近.进而,基于自适应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设计自适应控制律.最后,进行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通用双移线道路环境下,所提控制方法能够通过控制方向盘转角使得车辆沿期望轨迹行驶,轨迹跟踪误差较小且控制输出幅值可控,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智能汽车循迹控制自适应RBF神经网络整体逼近

    某型飞机RAT舱门空间四连杆机构设计与优化

    王宝峰高飞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四连杆机构是一种常用的空间紧凑、可靠性高的运动机构.针对某型飞机RAT舱门收放机构的设计要求,通过在空间坐标系中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以空间四连杆机构各个杆长以及两个运动平面之间夹角为设计变量,建立了机构从动杆位置角的解析表达式.然后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空间四连杆机构死点位置、极限位置等特性参数的求解方法.最后针对RAT舱门的设计需求,建立了数学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编写了优化设计程序.通过该方法实现了空间四连杆机构的快速分析及优化,具有较高的工程参考价值.

    RAT舱门空间四连杆设计优化

    离焦量对激光熔覆Ni/WC的影响模拟与实验研究

    孙文强张德强陈翔王宇...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NSYS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在冷作模具钢Cr12MoV表面上熔覆Ni/WC粉末时改变离焦量对温度场与熔覆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的影响.通过表面探伤剂、倒置金相显微镜等方式检测对应实验制备出的熔覆层,进一步阐述离焦量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离焦量会影响熔覆时温度场的分布以及熔覆后残余应力,而这些因素决定着制备出熔覆层质量的高低;最大残余应力主要出现在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区域的两侧,其值会随着离焦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离焦量低于13mm时,熔覆层与基体之间会形成一条较为明显的过渡带,过渡带的产生不仅能够抑制裂纹扩展,还能够保证熔覆层与基材的牢固性.

    激光熔覆离焦量有限元模拟残余应力

    并列式管道在智能保洁车上的应用研究

    黄兴华熊杰董欣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提升智能保洁车的工作效率,这里设计了一种基于并列式管道吸口的智能保洁车模型,其利用图像识别对路面垃圾分区,控制10个子吸口的有序开闭,实现定点吸取,基于道路右侧垃圾量多的调查结果设计了并列式管道结构.该模型气路系统工作所需风量为1741m3/h,利用Fluent仿真证实了单口吸取的优先性大于双口吸取.搭建试验台测试结构表明,在18m/s的风速下管道吸取率超过90%,管道滞留率低于5%且能够完成全工况下的工程需要,试验仿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79%.研究为智能保洁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智能保洁车图像识别并列式管道Fluent仿真风速试验

    应用LabVIEW高速搅拌轴状态信号特性分析

    陈永方孔令云肖娜
    148-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搅拌轴高速旋转,为整机的动力输入源,容易发生故障,通过状态信号监测迅速排除故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速旋转搅拌轴和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设计状态信号监测系统,对关键位置点进行检测.应用小波分析技术对搅拌轴状态信号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搭建状态信号试验测试平台;采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轴承座的竖直、水平方向及搅拌轴输入端的振动信号;利用平台对状态信号进行分析,进行自功率谱、共振解调和小波分解等分析处理;通过信号分析,检测搅拌轴轴承状态及不平衡或不对中现象,并对转轴的转速选择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可知:设备总体运行正常,个别搅拌轴有轻微不平衡或不对中现象;减速电机采用悬置增加了转轴的振动,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塔身的振动;在转速选择上搅拌轴目前选择的转速偏低,转动过程中不能完全甩起搅拌链,为通过增加转速来提高脱硫塔的运行效率提供了有效依据.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搅拌轴小波分析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振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