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细切削中侧刃的切削影响研究

    李阳程祥周怀彪郑光明...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尺度效应是微切削工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通常用最小未变形切屑厚度来判定尺度效应发生的临界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微细铣削的切削机理,对铣刀钝圆半径与尺度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是有必要的.由于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大多数为径向进给,侧刃为主要切削刃,因此这里对仅有侧刃参与切削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通过对仿真中切屑形貌与试验中表面粗糙度的分析,分别确定了仿真与试验的最小未变形切屑厚度值.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微细铣削的两种工艺方式对最小未变形切屑厚度的影响有限,最小未变形切屑厚度为(0.28~0.40)倍的铣刀钝圆半径.同时,工件的材料属性对刀具侧刃的最小未变形切屑厚度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可以用于指导微细铣削加工中对于不同刀具钝圆半径及工件材料加工参数的选择和量化,提高工件加工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微细铣削尺度效应最小未变形切屑厚度钝圆半径侧刃

    放气支板加工技术研究

    高克王浩王郡良高永峰...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零件的设计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集成化、轻量化,随之而来是对零件的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里提到的放气支板就是这样一种结构新颖的新零件,由于结构特殊,在首次加工中暴露出一系列的加工问题,直接影响到零件的正常交付.为了解决加工问题,对放气支板的加工方法等加以深入研究和分析,依托UG编程软件,应用五轴联动加工解决了零件清根问题;通过采用分层铣削方式,解决了铣加工深腔过程中的让刀问题;通过采用钻削方法代替电加工方法加工斜面上小孔,解决了加工效率低,电加工后重熔层难去除问题.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和改进,最终实现了放气支板零件的合格交付.

    航空发动机放气支板五轴UG深腔小孔

    复合台阶绕流中旋涡与强化传热的关联性机理

    瞿磊谢纬安喜冠南张杰...
    10-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复合台阶绕流中典型旋涡和壁面传热之间的关联性机理.通过PIV实验对所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从瞬态和时均两方面分析了早期过渡流区域复合台阶绕流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从层流到早期过渡流壁面的时均传热随雷诺数呈现出非线性的增长趋势,同时台阶底面局部区域的流动传热出现了非相似性.为了理清上述传热特征的形成原因,对一个振动周期里典型旋涡的形态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旋涡再附着冲击角γ,近壁冲击流速Ω和旋涡流向长度Lv是影响传热的三个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壁面传热随着γ和Ω的增大而增大.

    强化传热典型旋涡旋涡演变关联性复合台阶

    不同前缘气膜冷气流下某涡轮叶栅流场分析

    王瀚艺罗立魏永超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引入前缘气膜冷却的某高压涡轮转子叶片,运用NUMECA进行建模,对引入气膜冷却后的涡轮叶栅流场进行分析,得到了加入前缘气冷后温度、速度、总压等参数的变化.再改变前缘气膜冷气流量,得到了不同流量工况下涡轮叶栅流场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得到结论,冷气流量增大,气膜与叶片壁面分离位置提前,整体流速更快到达最大值且沿着壁面下降更快.冷气流量减小,冷却效率降低;吹风比越大,不同冷气流下冷却效率的变化更为集中;但随着冷气流的改变,总压恢复系数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气膜冷却冷却效率数值模拟叶栅流场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智能诊断算法

    古天龙孙镇海宾辰忠常亮...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由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介入,机械故障诊断算法也日新月异.但是现有的方法过于依赖大量数据支撑并缺乏较好的泛化能力.针对目前存在的两个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全新算法(MSCNN).该方法以轴承原始振动时序信号作为输入,为了实现预期效果,这里采取了如下三种解决思路;(1)模型使用具有一定重复率的样本数据,大幅扩充了样本数量;(2)引入多尺度卷积核进行特征提取;(3)模型根据振动信号的固有特征选择卷积核尺寸.MSCNN不仅能在少量数据下得到近乎100%的故障识别精度,还能够在不同数据集交叉中,表现出优秀的泛化性能.

    故障诊断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小样本泛化性能

    齿轮五杆机构齿轮链的研究

    王君陶芬姜荣俊汪泉...
    24-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齿轮五杆机构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Matlab/fsolve函数,分析了传动比及初相角对齿轮五杆机构轨迹曲线的影响,并得出了轨迹曲线的变化周期及周期表达式.利用判别法,结合实例,分析了齿轮五杆机构分支点、分支、子分支及完全旋转性识别过程.研究了传动比及初相角对机构可动性的影响,提出了在机构设计和综合过程中将无分支点作为完全旋转性约束条件,来避免运动缺陷和运动不连续.针对不具有完全旋转性的齿轮五杆机构,提出通过改变传动比及初相角的值来纠正分支,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该研究结果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设计或轨迹综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传动比初相角周期运动缺陷完全旋转性MATLAB

    ADAS实验平台转向路感模拟的实现

    石晶许广吉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搭建ADAS实验平台中,由于驾驶模拟器与传统汽车的转向系统结构不同,驾驶模拟器的转向系统只有方向盘、转向管柱、转角传感器.因此,在仿真过程中,驾驶人员在驾驶模拟器操作方向盘时,需要将路面的力反馈到方向盘上,以此让驾驶员感受当前路径情况,最终来实现模拟车辆给定期望路径或驾驶意图.故需要采用路感电机搭建路感系统.这里通过确定方向盘力矩反馈模型的成分,以及仿真车辆与产生方向盘力矩有关的参数;根据影响方向盘力矩因素和车辆相关的车辆参数搭建模型产生力矩.同时,这里也提出在不同的车速的情况下来产生力矩反馈.最终,通过CAN通信把产生方向盘力矩传递给路感电机,以此来实现转向路感的模拟.

    ADAS实验平台反馈力矩建模路感电机CAN通信

    改进粒子群算法和ELM的刀具磨损量预测

    聂鹏贾彤张锴锋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车刀磨损量预测模型的训练速度和在线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刀具磨损量预测方法.采集车削加工中的声发射信号,利用小波包变换理论对信号进行降噪和特征提取,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提取的特征进行降维,选取其中对刀具磨损量敏感的特征值组成特征向量.建立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刀具磨损量预测模型,并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中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刀具磨损量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BP神经网络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同时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有更好的寻优能力,提高了模型对于刀具磨损量的预测精度.

    改进粒子群算法极限学习机刀具磨损在线监测

    多子群社会群体优化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

    项峻松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规划出一条航程短且安全性高的航迹,提出了多子群社会群体优化算法的航迹规划方法.建立了威胁模型和航迹规划模型,将航迹规划问题转化为带约束优化问题;在社会群体算法基础上,将个体分为多个子群,通过制定多渠道信息获取方法和多样式学习方式,改进了算法的提高阶段和获得阶段;通过子群重组实现了子群间信息交流,达到提高算法种群多样性的目的.使用基本测试函数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可以看出,多子群算法提高了算法的种群多样性和寻优能力.同时使用多子群算法和传统社会群体算法对无人机航迹进行规划,多子群算法规划航迹的目标函数比传统算法减少了 6.65%,说明多子群算法规划的航迹在航程和安全性综合评价上优于传统算法.

    无人机航迹社会群体算法多子群多样式学习

    卫星平面可展天线背架结构设计与分析

    李刚宋振东何元一王童语...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空间四棱锥单元,这里提出了一种卫星平面可展天线背架的结构方案.从机构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可展天线背架机构的简化模型,对机构进行了模块化拓展,推导了机构的自由度与模块数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机构的动态折展过程,这里建立了可展天线背架机构的数学模型,对机构折展过程进行了运动轨迹仿真.为了研究机构的结构动力学特性,这里建立了平面可展天线背架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完成了机构的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及热变形分析.

    平面可展天线轨迹仿真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热变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