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圆柱度误差下长径比对滑动轴承运行特性的影响

    魏晋鹏徐武彬李冰张子文...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柱度误差作为制造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影响很大,但目前对圆柱度误差的研究较少且没有研究圆柱度误差对不同长径比下滑动轴承运行特性的影响.本文建立圆柱度误差下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方程,利用MATLAB仿真分析得出不同长径比下Sommerfeld数、无量纲运行参数Op、功率损耗曲线的变化情况,对比不同长径比对普通滑动轴承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度误差存在与否不改变长径比对轴承承载能力的影响,即无论是否存在圆柱度误差长径比的增加都有利于承载力的提高;圆柱度误差会改变长径比对滑动轴承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圆柱度误差会改变长径比对滑动轴承摩擦功率损耗的影响.

    转子长径比系统稳定性偏心率

    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功率测试系统的研究

    刘玉芬杨敬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载机传动轴的功率是评价其能耗特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测量某型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功率,本次研究采用应变式扭矩传感器和霍尔转速传感器分别测量输出轴的扭矩和转速.通过Catia建立并简化了输出轴各组成部分的三维模型,装配完成后将模型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三组不同约束条件下得到的输出轴的应力云图,初步确定应变片在输出轴上的粘贴位置.通过拉压机对扭矩传感器进行了标定,标定结果表明该扭矩测试系统工作稳定,线性度良好.将整套轴功率测试系统安装在轴上测点处,选取装载机的典型工况进行实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轴功率测试系统工作稳定,测量结果准确有效.

    应变片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轴功率扭矩转速标定

    阀用动磁式电机械转换器的仿真与静态试验

    陈志鹏许小庆王旭平郭泽峰...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阀用电机械转换器的输出效率和响应速度提出一种轴向充磁的动磁式电机械转换器的结构方案.该方案有效地克服了动圈式电机械转换器中动子线圈因频繁运动而易扯断的缺点,同时利用直线轴承对输出轴进行径向定位,避免了动子由于吸力向壳体偏移导致卡死的问题.通过Maxwell软件对该电机械转换器的动、静态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造出动磁式电机械转换器的样机,理论与试验研究说明该动磁式电机械转换器的非线性误差小,响应速度快.

    轴向充磁动磁式电机械转换器仿真非线性误差响应速度

    沙疗下人体下肢温度场对应力场的影响研究

    章立红富荣昌乔钰淇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沙疗实验结合有限元法,分析沙疗过程人体下肢温度场对应力场的影响规律,为沙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支持.根据埋沙厚度(压力)、沙疗时人体下肢表面温度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10cm45℃、10cm50℃、20cm45℃、20cm50℃四组,分别采集人体下肢埋沙300s、600s、900s、1200s时所受压力和沙体表面温度.应用Mimics、Geo-magic、UG、ANSYS Workbench等软件分别模拟人体下肢在四种工况下总变形和等效应力,并比较埋沙厚度相同条件下,温度增大5℃时,其总变形和等效应力的相对改变量.结果显示,在沙疗300s、600s、900s、1200s时,10cm50℃组与10cm45℃组比较,人体下肢总变形和等效应力分别增大8.36%、5.43%、4.85%、3.27%和34.84%、33.78%、29.93%、24.25%;20cm50℃组与20cm45℃组比较,人体下肢总变形和等效应力分别增大6.97%、3.40%、2.22%、1.37%和21.28%、20.65%、17.27%、14.10%.结果表明,沙疗下人体下肢温度场对应力场有影响.埋沙厚度相同条件下,温度增大时,人体下肢的总变形和等效应力均增大,导致人体下肢应力状态不断发生改变,起到天然按摩作用,进而加快了血液的循环及缓解疲劳.

    沙疗下肢重建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

    螺栓轴向力衰减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周洋张攀攀王超杨光伟...
    124-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超声表面波波能耗散法的原理,研究超声表面波在螺栓联接板间的传播机理,并搭建了基于超声表面波的螺栓轴向力衰减的检测平台,建立了基于超声表面波技术的螺栓轴向力检测方法,推导了螺栓轴向力与表面波透射信号能量的关联模型,以此来检测螺栓的松动.通过实验验证,此模型可预测表面波透射信号随轴向力的变化趋势,螺栓轴向力衰减时表面波透射信号能量会发生明显变化,同时此模型还可在线监测螺栓轴向力的衰减,进而获得螺栓联接的松动情况.

    波能耗散超声表面波轴向力衰减结合面

    装载机铲斗载荷历程获取方法的提出与对比研究

    张继尧李冰徐武彬张逸彬...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载机铲斗在工作过程中所承受的载荷历程是分析铲斗疲劳寿命的基础数据,也一直是装载机研究领域的重点.为研究更符合实际工况的载荷历程,以1.2T铲斗为模型,对目前已有的三种方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三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散体力学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的新方法.对工作装置的油缸施加模拟实际工况的运动,将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铲斗在工作过程中状态信息作为散体力学分析的基础数据,并结合散体力学分析所得作业阻力再次对铲斗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装载机铲斗的载荷历程.最后设计装载机铲装实验,将实验数据与四种方法作对比,证明采用散体力学与多体动力学耦合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加符合铲斗实际工况的载荷历程,为装载机铲斗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

    装载机铲斗载荷历程方法对比实验验证

    复杂曲线轮廓的高精度加工方法研究

    蔡安江庞飞彪吴隽楠
    133-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曲线的高精度加工,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差带约束的刀位点调整与C3连续5次B样条曲线刀具路径拐角的过渡算法.在符合公差带约束的情况下,根据转接误差将刀位点在误差敏感方向上进行调整,这样可有效降低微小直线逼近误差;采用5次B样条曲线进行拐角过渡,实现了刀具路径的平滑转接,通过对刀具路径拐角过渡转接分为第一类过渡转接与第二类过渡转接并分类求解,简化了求解过程.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正确有效,对实现复杂曲线轮廓的高精度加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公差带拐角过渡转接误差B样条刀具路径C3连续

    变速工况下双跨转子系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冯晋豪任芳张海涵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变转速工况下齿轮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的非平稳性和复杂性在故障诊断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重采样和优化VMD的分析方法.对于双跨转子系统齿轮箱的试验振动信号,采用等角度重采样方法将非平稳的等时间间隔信号转化为平稳的等角度信号,然后对角度域信号进行基于中心频率观察法和BSA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合理选择模态分量进行重构,然后希尔伯特变换得到能有效反应故障信息的包络谱,有效识别出系统变速过程中的齿轮箱断齿故障.该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变工况下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变速工况双跨转子系统齿轮箱等角度采样变分模态分解包络谱

    永磁齿轮静态转矩影响因素分析

    罗帅邹易达郝秀红袁晓明...
    142-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较大功率永磁齿轮在静态转矩特性分析中不能忽略轴向长度问题,建立其三维模型,分析其调磁环尺寸、内外转子铁芯尺寸等变化对转矩特性及转矩密度的影响规律,并与同条件下二维模型作对比.同时针对较大功率永磁齿轮漏磁问题,对其端部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轴向长度对转矩特性影响很大的原因是端部漏磁效应导致,其余结构参数的变化同样对转矩特性影响很大,以上研究为较大功率永磁齿轮变速样机设计及优化和转矩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永磁齿轮转矩特性端部效应漏磁永磁变速

    走轮龙门式激光雕刻机研究与设计

    苏秋仁曾光煜李深旺张效...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激光雕刻机体积大、成本高、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走轮龙门式激光雕刻机设计方案.通过走轮龙门结构设计用走轮取代常规的Y轴地轨,走轮结构可以让其在不同平整台面工作,且不受加工件的尺寸限制,实现激光雕刻机的小型化、轻量化、便携化设计.提出了走轮进动误差优化方案,研制了一台小型走轮龙门式激光雕刻机实验样机,并开展了圆度试验、单点蚀刻实验和图案雕刻实验等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所设计的走轮龙门式激光雕刻机的雕刻误差小于±0.2mm、雕刻速度大于0.04mm/s,具有较好的雕刻精度和蚀刻速度、具备了雕刻椴木板功能.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走轮龙门式激光雕刻机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激光雕刻机走轮龙门进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