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井下鱼顶辨识系统设计及局部清洁仿真研究

    曹国强李昊尚晓峰王志坚...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井下电视成像技术精度低,在井下浑浊介质内成像不清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应油污环境的井下鱼顶辨识系统.为了取代传统的洗井过程,采用局部清洁化原理将浑水排挤开,使鱼顶呈现清晰照片.利用仿真软件,对局部清洁模块进行流体仿真及优化设计.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弯管排污的方式更为合适,故对此方式改变参数对比模拟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流速的增加,污水被排开的时间越短,排污效果越好;流速一定时,随着动力粘度的增加,污水被排开的时间越短,排污效果越好;在相同时间内,动力粘度越高,排污效果越好.通过该系统可以清晰地观测到落物的实际形状,完成对落物的检测,为目前油田修井领域存在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新方法.

    油污环境鱼顶辨识局部清洁模块三维建模流体仿真落物检测

    离心式喷嘴结构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盛鑫侯力游云霞彭真臻...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某型号航空燃油离心式喷嘴的综合雾化性能,对喷嘴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流体体积(VOF)模型,模拟了喷嘴的内外流场,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为节省多次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成本,基于响应面法(RSM)建立了以喷嘴扩张段长度、等直段直径、等直段长度、收缩半角、扩张半角为设计变量,雾化锥角和质量流率为响应变量的代理计算模型.基于得到的表达式,分析了设计变量对响应变量的贡献度和交互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扩张半角对雾化锥角的贡献最大,呈正相关;质量流率受等直段直径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等直段直径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收缩半角的增大而减小.以雾化锥角和质量流率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参数使得离心式喷嘴的雾化锥角和质量流率分别提高了8.3%和32.4%.

    离心式喷嘴雾化锥角质量流率响应面模型多目标优化

    碳系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研究

    坎标顾迪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加入喷墨打印专用墨水,制备成新型碳系导电油墨,并加入助剂等添加剂调节油墨的综合性能.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碳系导电油墨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形成碳系导电油墨涂层的喷涂层数,油墨涂层喷涂成型后的静置时间、电极铜片与油墨涂层的接触面积、油墨涂层的基底材料等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系导电油墨的电阻随着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和喷涂层数的增加而下降;一定质量分数的碳系导电油墨,喷涂3层以上时,涂层电阻对喷涂完成后的静置时间效应不敏感;对于一定特性的碳系导电油墨涂层,总电阻值与接触面积的倒数值具有线性关系;不同的涂层基底材料对导电涂层的导电性能有影响.

    碳纳米管导电油墨电阻导电性能

    岸电箱插头辅助插拔装置设计研究

    刘源泂杨运政曹小华黄益斌...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船舶岸电接插件插拔困难、机械锁紧无过载保护功能等问题,专用辅助插拔设备市场空白等现状,提出一种兼具省力插拔及强制脱离保护等功能的岸电插头辅助插拔装置方案.分析岸电箱及接插件结构,设计三点插头固定夹具和电缆导向环结构满足插头定位插合导向及约束电缆要求;设计弹簧滑块强制分离保护机构,建立机构力学模型,以强制分离块的强制分离角、复位角和弹簧系数为设计变量进行分析,得到满足最大强制分离力、回复力要求的优化结构;设计双滑块机构的助力杠杆机构,分析滑槽与手柄驱动力变化规律,实现紧凑结构下有效助力.样机实验表明,该装置最大强制分离力420N,最大强制分离回复力150N,达到最佳使用要求.

    船舶岸电岸电插头辅助插拔装置强制分离保护结构优化

    异厚异质铝合金超薄板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

    文梦蝶陈苗苗陈素张大斌...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焊接是实现手机用异厚异质铝合金超薄板连接的有效方法,但未焊透或易焊穿等频发问题严重降低焊接质量.以0.18mm厚的3系和0.4mm厚的5系铝板为焊接对象,采用单因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对焊件剪切力和焊缝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件剪切力、焊缝质量均与激光功率呈正相关关系,与焊接速度呈负相关关系;相较于正离焦,采用负离焦能够获得更高的焊件剪切力,且焊件剪切力随负离焦量(0~0.25)mm增大而增加.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发现离焦量是影响异厚异质铝合金超薄板激光焊接的关键因素;当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离焦量分别为245W、275mm/s、-0.25mm时,可以获得力学性能优越、成形良好的接头.

    铝合金超薄板激光搭接焊接异厚异质焊接质量工艺试验

    涡旋压缩机主轴传动系统动平衡仿真分析

    杨潍泽冯治国苏亚峰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涡旋压缩机主轴传动系统动平衡问题,建立了涡旋压缩机主轴传动系统的机构模型和动平衡方程.基于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分析了转速、偏心块质量以及平衡块质量对主轴传动系统不平衡力和力矩的影响,并以偏心块和平衡块质量为变量、以主轴承支反力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偏心块是影响主轴系统动平衡的主要因素;电机转子主副平衡块只能对力或力矩单一因素有利;调整偏心块和平衡块质量能够有效优化主轴传动系统的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矩.通过优化计算有效降低了主轴承受力,改进了主轴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涡旋压缩机动平衡优化设计ADAMS

    钴铬钼合金二维超声振动辅助抛光去除特性研究

    孙宝玉辛成磊谷岩袁旭...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钴铬钼合金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性能、较高的耐蚀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医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制成各种人工关节.通过分析二维超声振动抛光的去除机理建立了钴铬钼合金的材料去除模型,利用二维超声振动辅助抛光装置开展钴铬钼合金表面完整性和工艺参数的实验,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去除模型.通过抛光钴铬钼合金加工参数和表面完整性实验可知,二维超声振动抛光钴铬钼合金能获得较好的表面形貌,表现为规则的振动织状结构,表面粗糙度仅为11nm.材料去除量随主轴转速和抛光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减少.

    二维超声抛光髋关节材料材料去除表面质量

    30408奥氏体不锈钢弹塑性力学演变研究

    王加宁李光明孙建桂胡效东...
    89-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小冲杆测试技术测试30408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分别为195.43MPa、804.34MPa,运用扩展有限元的方法模拟了小冲杆试验的破裂过程,并基于弹塑性力学分析了某煤矿应力计压力枕的弹塑性变形.结果表明:采用扩展有限元法模拟小试样破裂位置与试验破裂位置基本吻合,断裂位置先经历减薄,减薄区发生最大的塑性变形为123.1%,之后随着应力的增大,试件产生破裂.压力枕的弹塑性分析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0.21-6.65)%之内,表明该方法用于应力计压力枕的设计是可行的.这里指在探索大塑性变形零部件的精细化设计问题,减少试验次数,提高设计精度.

    小冲杆测试30408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计压力枕弹塑性力学

    平行砂轮磨削球头立铣刀后刀面的轨迹算法研究

    唐军马忠宝马术文江磊...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磨削球头立铣刀周刃偏心型后刀面的工艺参数化定义不完善,由砂轮姿态突变导致的后刀面磨削宽度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球头立铣刀后刀面采用平行砂轮加工的磨削轨迹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具有齿偏中心量的球头立铣刀刀刃曲线模型,根据模型结构对相关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进行了定义.随后,在描述砂轮姿态的坐标系下构建了砂轮初始磨削姿态模型以及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定义,并根据转换关系对砂轮磨削姿态进行了统一表达.最终,算法的验证通过仿真及实际加工环境进行,并通过测量仪器对后刀面相关参数进行了测量,算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球头立铣刀偏心型后刀面磨削姿态轨迹算法

    斜齿轮副齿面修形承载接触动力学分析

    刘星王会良苏建新
    100-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斜齿轮副的啮合性能,以斜齿圆柱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建立斜齿轮副的三维实体建模与装配,使用ANSYS-Workbench对不同修形参数的齿轮副承载能力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详细论述对齿轮副从建模到Workbench仿真分析结果的设置步骤,求解不同修形系数下齿面的承载接触应力、剪切应力与等效应力云图,得出接触应力和传动误差变化曲线,观察不同的修形系数对齿面承载接触能力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齿廓修形对传动误差幅值影响较大,齿向修形对齿面接触区域影响较大.

    斜齿轮副拓扑修形承载接触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