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EMFC的温度模型建立及控制研究

    王剑牛志刚张东光王正坤...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PEMFC的温度控制在一定工作范围内,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MPC参数整定来控制PEMFC温度的方法.首先建立了PEMFC的温度模型(包含非线性和线性模型),然后给予阶跃变化的负载电流,通过MPC控制器调节PEMFC的冷却水流量,之后将采集好的数据样本经过神经网络的训练,最后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生成Simulink模块接入到MPC控制器来调整该控制器的两个权重参数,使得MPC控制器的温度控制效果更加理想.结果表明,该种温度控制策略可以提高MPC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能够使PEMFC的温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权重参数BP-神经网络参数整定MPC温度控制

    止口结构影响下的螺栓组装配工艺研究

    郭钢毅袁志伟孙清超穆晓凯...
    6-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螺栓-止口连接结构在航空航天、机床、高铁、掘进装备等工业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止口结构的存在,影响了最终螺栓预紧力分布的一致性,而且针对止口影响下的螺栓预紧力变化规律缺乏相关的理论与工艺试验研究这一现状,本文开展了止口结构影响下的螺栓预紧力变化规律理论分析与工艺试验研究.定性分析了止口结构影响下的预紧力变化规律,建立了止口结构影响下的螺栓预紧力变化的理论模型,并开展含有24颗螺栓的螺栓连接试件与螺栓-止口连接试件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装工艺完成后,止口结构会对上连接件产生一个"撬力"作用,造成连接界面出现不均匀的缝隙,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的扭矩需要先克服止口对上连接件作用的"撬力",输入能量会有所损失,造成了平均预紧力的下降;同时,止口结构的存在同时会减小螺栓预紧力的分散性,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一种压板并提出了均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均压工艺以后再对螺栓组进行拧紧不仅可以抵消止口结构"撬力"的影响,使螺栓组的平均预紧力有所提高,还能使螺栓预紧力分散性降低,提高装配质量.相关研究结果对螺栓-止口连接结构的工艺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螺栓-止口连接结构过盈配合拧紧工艺均压工艺

    基于随机森林法的铣刀磨损状态监测

    张丹隋文涛李志永陈锦...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床加工过程中铣削刀具状态监测困难,以及单传感器监测法存在信息不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随机森林完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研究方法.在不同的切削参数下,以声发射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为信号采集元件,多方位采集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小波包分析,提取其对刀具状态敏感的共计23个特征量,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对铣刀状态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识别刀具准确率达90.0%,具有可行性.

    声发射振动信号刀具磨损状态特征提取随机森林

    时间最优链斗式连续卸船机寻舱轨迹规划研究

    刘雪莲王欣姜鑫吴庆贺...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链斗式连续卸船机卸船效率,实现智能化取料作业,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取料装置寻舱轨迹时间最优的方法.采用3-3-5-3-3分段多项式插值,以连续卸船机各关节速度及加速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各段轨迹进行优化.将麻雀搜索算法的优化结果与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麻雀算法优化结果比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时间更少,大大提高连续卸船机的整体卸船效率;同时,麻雀算法具有较好的搜索能力,收敛能力强,在进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上效果较好.

    连续卸船机麻雀搜索算法粒子群算法轨迹规划仿真

    改进增广最小二乘的轧机垂振系统参数辨识

    张瑞成张泽斌梁卫征
    22-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是物理实体的数字化表现,它通过数学模型实时监测和控制物理实体,因此对数学模型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针对轧机垂振系统模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增广最小二乘法对轧机垂振系统进行辨识.建立了垂振系统数学模型,并通过系统离散化推导出动力学方程,确定了辨识模型的结构.以现场采集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实测振幅与机理模型输出振幅的均方根误差为0.82,而与辨识模型输出振幅的均方根误差只有0.62,有效提高了模型的精度.

    轧机垂振系统参数辨识改进增广最小二乘数字孪生现场数据辨识模型

    新型车轮平衡机振动系统分析设计

    边帅黄海龙高培根宫耀旺...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现有转子支撑系统的分析,确定了车轮动平衡机的支撑类型;建立了传统硬支撑立式平衡机振动模型,并对其质心运动方程进行解算,根据解算结果分析其静偶分离效果不佳的原因以及误差的来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型车轮平衡机振动系统模型,给出了此振动系统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算分析研究,从误差来源上解决了静偶分离不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振动系统解算分析方法,改善了车轮动平衡机的静偶分离性能,提高了不平衡量测量的稳定性与精度.

    车轮动平衡转子支撑类型静偶分离振动中心

    国Ⅵ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性能仿真研究

    马好娜王铁石晋宏宇文浩男...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提升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的性能为目的,该文运用AVL-Boost软件建立柴油机后处理仿真模型,并对其可信性进行验证分析,通过分析孔目数、壁厚、直径与长度对DPF压降特性的影响,并基于DPF捕集机理,分析了排气参数和孔隙率等对DPF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载量一定时,增加孔目数、减少壁厚与长径比,有利于降低DPF压降;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微孔直径与排气流量可以提高DPF捕集效率;在结构参数中,孔隙率对捕集效率影响最大.应用响应面分析对DPF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孔密度为0.62,壁厚为0.19mm,长度为288.39mm,直径为163.64mm,孔隙率为0.28时,DPF综合捕集效率能够保持在98%以上.

    颗粒捕集器压降特性捕集效率响应面分析

    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对策探究

    王伏林廖显羲张程栋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现今我国再制造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突破瓶颈.以全国第一个再制造产业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化调研,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结合专家评估法,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群众等角度构建了影响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因素模型,从中剖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标准和细则"、"技术、设备和人员"是影响当前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建议政府和企业优先制定详细合理、可执行的标准体系和制定合理的税收、补贴政策,以有效解决再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再制造产业FAHP工程机械评价

    基于变量敏感度筛选的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的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

    李铁军崔尚仪张义民
    41-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机床定位精度,建立了基于变量敏感度筛选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VR)混合模型,并将其用于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变量敏感度分析,筛选掉敏感度低的干扰自变量.本方法与基本SVR模型对数控机床热误差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本SVR受到敏感度低的干扰自变量影响,预测结果与实测热误差结果偏差较大;经过变量敏感度筛选之后的SVR混合模型预测值具有更高的准确度,验证了此模型的可行性.

    数控机床回归型支持向量机变量敏感度筛选热误差

    用于航空相机像移补偿的三轴稳定平台设计与研究

    林洁琼郭鑫谷岩高明辉...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相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载机的抖动干扰,拍摄过程中会产生像移,而像移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为航空相机配备一套稳定平台系统是解决像移问题有效的解决办法,稳定平台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将航空相机成像传感器与干扰隔离来稳定视轴.为了稳定视轴,实现推扫拍摄,这里设计了一种三轴稳定平台,对三轴稳定平台的姿态补偿方式和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像移对像质的影响,确定了轴系的旋转精度,推导了基于角速度的横滚轴、俯仰轴与航向轴框架交叉耦合的平台补偿方程.然后,根据轴系精度和运动补偿方程,设计并分析了三轴稳定平台结构,通过实验来验证视轴稳定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平台在载波干扰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航空相机像质分析像移补偿视轴稳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