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单目视觉感知的分闸开关定位方法研究

    方励云周唯逸朱星翰王龙...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变电站机器人在进行分闸作业时定位精度过低的问题,对基于单目视觉感知的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单目视觉定位方案.首先针对变电站复杂的室内成像环境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亮度均衡强化的阈值分割算法,可以从图像中准确提取开关的轮廓边缘信息;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RANSAC的椭圆拟合算法,对轮廓边缘信息进行拟合得到开关的位置信息;最后设计了基于灰度特征的快速匹配算法,并且融合了金字塔匹配策略,提高了匹配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开关位置定位精度为±0.8mm,角度定位精度为±0.9°,且定位效率高,鲁棒性好,满足变电站机器人分闸作业的要求.

    单目视觉定位识别阈值分割椭圆拟合快速匹配金字塔匹配

    面向混合动力焊接机器人的性能优化策略研究

    夏德印张赛轩建举
    271-27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混合动力焊接机器人系统,采用综合性能评价和随机森林预测方法对机器人系统能量优化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熵权法和云模型综合性能评价法的最优控制策略.将随机森林预测方法引入能量管理系统,通过粒子群优化确定均方误差最小的模型参数,以预测机器人的负载功率,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预测功率中,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混合动力焊接机器人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优化策略既能提高焊接机器人系统的跟踪精度,又能提高混合焊接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和能量经济性.

    混合动力焊接机器人能量优化控制策略

    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

    马晓春沈梅胡婷婷杨洪涛...
    279-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多电机同步转动问题,设计了一套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选用以TMS320F28335为核心的DSP处理器,依次设计了双CAN通信电路、功率逆变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等驱动板接口电路;利用Simulink建立了六电机同步转动控制仿真模型,将电机控制模型转化为工程代码,对六电机设定不同的位置角度进行点到点位置同步实验,以及多电机轨迹跟踪实验.实验结果分析得到同步控制时间精度在10ms以内,验证了六电机的同步控制有效性,为提高测量机的运动平稳性和测量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自驱动关节臂多电机同步控制DSP

    3-PSR/PSS装校平台所受六维力的解算研究

    李亮亮洪小英
    284-287,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大型激光装置LRU模块的自动化柔性装校与拆卸,在运动实现机构上需满足大刚度、高精度、小安装空间及大提升高度的要求,并解决直接使用六维力传感器造成的机构刚度低和占用安装高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运动和测力合二为一的方法.在3-PRS/PSS和4-PPR混联机构的基础上,用低维力传感器代替六维力传感器,对3-PRS/PSS的动平台进行静力学分析,推导出了六维力的解算算法,并用Adams和Matlab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经装校与拆卸过程的任务分析和误差分析,该算法满足任务需求,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具有可利用价值.

    六维力静力学分析算法混联机构

    海参捕捞机器人动态定位技术研究

    郝博王明阳刘怀周
    28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海参的水下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系统的水下海参动态定位方法.首先,建立双目立体视觉模型并利用Bouguet算法对图像进行立体校正,从而使左相机与右相机的成像平面共面、铅垂方向高度一致;然后,构建优化函数并利用改进布谷鸟算法优化双目相机的内参,削弱了多介质折射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对距相机防水玻璃(300~1000)mm任意位置的水下海参进行定位测试,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的模型在对海参进行定位时,在x、y、z方向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09mm、2.96mm、8.21mm,可为水下机器人捕捞海参提供准确的信号输入.

    水下机器视觉海参改进布谷鸟算法参数优化动态定位

    电液比例方向阀阀芯及流道结构优化

    郭子瑞赵斌郝云晓王波...
    295-299,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液比例方向阀作为液压系统的关键元件,对系统控制性能起关键作用.以某型号电液比例方向阀为研究对象,针对主阀芯凹角处漩涡和进出油口处阀芯所受径向力不均匀问题,提出在阀芯凸肩处增加上下双斜边加圆弧的阀芯结构、进出油口流道设计为圆弧型的结构优化方法.研究中,首先建立了电液比例方向阀的三维模型,并对内部流场进行抽取,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结构的电液比例方向阀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和分析.研究表明,在主阀芯阀口开度一定,入口压力相同的条件下,随着上斜边夹角增大,阀芯凹角处最低压力明显增大,最大湍动能明显减小,有效地抑制了漩涡产生和发展.通过圆弧形流道设计,在不同进口压力和不同阀口开度下,阀芯所受径向力均有所减小,为电液比例方向阀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电液比例方向阀可视化分析漩涡湍动能径向力结构优化

    基于混合建模的新型微槽刀具外冷通道结构优化设计

    李波何林周滔田鹏飞...
    300-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里提出了一种有限元法(FEM)和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混合建模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生成响应曲面,分析了喷嘴的直径、角度、压力对刀具最高温度的单因素和交互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刀具最高温度为评价指标,以微流道的截面形状、宽度,深度和微流道分布的角度为影响因素,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以上四个因素对刀具降温的影响.研究表明,截面宽度较大的矩形微流道对刀具降温效果较好,微流道的角度、深度影响次之,微流道的形状影响最小.通过对模型的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流体力学有限元法混合建模刀具最高温度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研究

    汪勋婷丁津津张峰孙辉...
    306-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输电线路距离长、覆盖面广,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网的运行状态,覆冰已成为威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这里从覆冰厚度预测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输电线路的短期覆冰厚度进行预测.基于六个微气象因子的输入向量,建立了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短期预测模型.通过仿真对该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该研究为我国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短期预测输电线路微气象覆冰厚度思维进化BP神经网络

    振动信号模型和散度在诊断滚动轴承故障中的应用

    郭艳平龙涛元
    311-315,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旋转机械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特点的基础上,首先建立轴承振动信号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然后计算待诊断样本和各种典型状态下振动信号模型之间的散度值,通过散度值的大小对比可知轴承故障部位和故障程度变化,最后通过对试验台数据和风电场实验样机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该诊断方法采用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轴承各部位故障特征频率为特征参数,且不需要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处理,也不需要大量具有典型故障的信号样本作为基础支撑,这三个特点决定了此诊断方法在实时性和鲁棒性方面的优越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旋转机械滚动轴承的在线监测和自动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模型散度故障特征频率

    人字齿轮拓扑修形研究

    赵勇向雷郭勇曹伟...
    316-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标准齿面人字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提高传动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对标准齿面人字齿轮采用修形来改善齿轮的啮合状态.首先采用蒙特卡洛法和遗传算法两种算法,对标准齿面小齿轮进行拓扑修形,修形曲线选择二次抛物线,然后分别对修形后的齿轮进行五种工况下加载分析,最后得到传动误差峰峰值图和接触应力分布图.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算法修形均降低了齿轮传动误差峰峰值和接触应力最大值并改善了齿面的接触应力分布,其中采用遗传算法修形的效果更显著.

    蒙特卡洛法遗传算法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