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研究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研究与应用
机械研究与应用

杨春山

双月刊

1007-4414

bjlsp@163.com

0931-8863424 4101429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金昌北路208号

机械研究与应用/Journal Mechanical Research &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工业机械、农业机械两大类,设有决策与指导、市场评述、行业动态、应用研究、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市场与管理、工艺改进、检测技术、四新成果、科技兴企、使用与维修、农机化、综述、信息动态等20多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刚石涂层表面纳秒激光加工直槽微织构工艺研究

    谢佳平丁帅付依依邓晓帆...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紫外纳秒激光在金刚石涂层表面加工微织构时对织构尺寸的影响规律,并选取出能够在金刚石涂层表面加工出较好质量微织构的激光加工参数,文章基于单因素实验,利用纳秒激光设备在金刚石涂层表面进行不同加工功率、加工速度和加工次数的微织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纳秒激光加工功率、加工速度和加工次数对织构的尺寸和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织构的宽度和深度以及热影响区域的大小随激光加工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加工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加工次数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宽度和深度随加工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超过该数值范围,织构深度和宽度随加工次数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减缓.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发现,选择加工功率为 8.3 W、加工速度为80 mm/s、加工次数为 5 次时,金刚石涂层表面加工的织构尺寸较大、质量较好、热影响区较小.所研究内容可为纳秒激光加工金刚石涂层表面织构的参数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纳秒激光金刚石涂层微织构

    K418高温合金增压器涡轮精密铸造工艺数值模拟研究

    贾金凤刘俊钊许霞卢苏君...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MAGMA铸造仿真软件模拟了K418 高温合金增压器涡轮精密铸造工艺,研究了合金液在浇铸过程中的流体温度场、凝固过程中的液相温度场等,然后结合模拟结果试制了增压器涡轮,并对其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底浇式浇铸系统并将浇注温度设定为 1 550℃,可以保证合金液具备良好的充型能力;铸件的凝固顺序为:叶片边缘-叶片-叶片轴心-浇冒口-冒口中心,可以保证涡轮零件实现良好成型,并且缩松等缺陷可能出现的位置位于冒口区域;涡轮叶片组织致密,无明显缺陷,叶片位置由柱状晶和细小等轴晶组成,根部及轴心部位为排列整齐的等轴晶.所设计的浇注系统和浇铸温度等工艺合理,可作为实际生产的指导方案.

    K418高温合金涡轮精密铸造数值模拟

    K452高温合金中夹杂物形态及组成试验分析

    陈韩锋陈洋杨王江卢苏君...
    8-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合金中夹杂物的种类、数量、尺寸、形状以及合金中夹杂物之间的距离等多种变量都会对其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该文采用电解精密铸造K452 合金来分离夹杂物,运用SEM、XRD对镍基高温合金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研究,并对电解分离得到的夹杂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解得到的夹杂物粉末的主要成分是AlNi3、Cr23C6、MnN2 和Al2O3 及铝的氧化物以及铁的化合物,夹杂物在合金中的质量百分数为 1.57%,夹杂物形貌主要为絮状、块状、尖晶石状、锥状等.夹杂物的尺寸在5~200 μm范围,并且大尺寸夹杂物的存在会明显降低零件使用寿命.

    高温合金K452夹杂物形貌

    强化研磨靶射距离对GCr15塑性变形影响的仿真分析

    姜引
    11-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强化研磨靶射距离对GCr15 轴承钢塑性变形的影响,文章对不同靶射距离(60 mm、90 mm、120 mm和 150 mm)的加工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过程中靶射距离为单一变量,使用的仿真软件为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靶射距离的增大,轴承钢在X轴和Z轴方向上的塑性变形量均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变小,呈现出近似抛物线的变化规律,其中靶射距离为 90 mm的钢板变形量最大,靶射距离为 60 mm的钢板变形量最小.轴承钢变形量的增加有助于形成表层更厚的强化层厚度,因此可以推断出靶射距离为 60~120 mm时的轴承钢加工效果最好.

    靶射距离塑性变形加工效果EDEM

    基于Wilson-theta法的起重机传动系统瞬态振动特性研究

    何康威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越野起重工程机械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车辆传动系统组成以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起重机前端传动系统的离散振动模型,并采用解析法求解系统的模态频率;同时采用Wilson-theta法对系统的扭转振动时域特性进行计算与分析,从而得到了起重机传动系统在任意转速下的扭转振动规律,为后续开展越野起重工程机械传动系统低振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Wilson-theta法起重机扭转振动时域分析

    有限元分析法改善齿根磨削凸台应力分布研究

    郑捷张申林吕和生李勇...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齿轮理论模型,针对渗碳淬火热处理引起的变形问题,模拟齿轮齿形在磨齿机上的磨削结果,并进行分类建模;利用UG NX12 有限元软件分析齿根弯曲应力,寻找其差异与规律,并与国家标准中相关规定及公式进行对比;建立一种虚拟齿根圆弧模型,综合齿轮开齿齿根圆弧与磨削圆弧的模型与理论,尝试推导与标准中齿根有磨削台阶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部分的差异,找出齿根圆弧与应力的对应关系及降低齿根应力的方法.

    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磨削圆弧危险截面

    渣浆泵内多尺度颗粒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张同路刘和明陈卫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渣浆泵广泛应用于各种固液混合物的输送和处理领域.目前对渣浆泵的研究多基于单种颗粒开展固液两相流研究,且粒径较小,而实际渣浆泵的工作过程中输运的固液两相流为多尺度混合颗粒.为揭示渣浆泵内多尺度颗粒运动特性,文章搭建了渣浆泵内流可视化试验测试系统,对额定工况下多尺度颗粒固液两相流进行了可视化拍摄,研究了叶轮旋转、颗粒浓度、颗粒密度和颗粒粒径对泵内颗粒分布及颗粒混输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叶轮的旋转,蜗壳第 5 断面至第 9 断面和蜗壳出口附近颗粒体积浓度较高.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蜗壳第 5 断面至第 9 断面出现明显的颗粒堆积,且蜗壳第 2 断面至第 4 断面浓度也会随之升高.在粒径相当的颗粒混输过程中,泵内颗粒分布由颗粒密度决定.而在密度相当的颗粒混输过程中,泵内颗粒分布主要由粒径小的颗粒决定.

    渣浆泵多尺度颗粒混输可视化试验

    超高强度钢支耳激光增材制造加工研究

    李欣懋张潮春蔺广学杜瑞锋...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高强度钢产品上支耳加工效率低下、成形质量较差等问题,该文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超高强度钢产品上加工出材料分别为DT300、30CrMnSiNi2A、45 和 17-4PH的支耳,然后对热处理前、热处理后和精加工后的支耳根部交界面进行磁粉探伤,探究支耳根部成形效果,再对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出的试块进行X光探伤,探究其内部成形效果.最终结果表明,当激光增材制造材料为DT300、30CrMnSiNi2A和 17-4PH时的支耳成形质量较好,内部无明显缺陷;材料为 45 的支耳根部有明显裂纹产生,并且其内部有密集气孔,成形质量较差.通过研究与分析,为超高强度钢产品上支耳的加工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同时也为同类型产品的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超高强度钢支耳激光增材制造磁粉探伤X光探伤

    锂电池涂布机主辊磨削静力仿真

    邹胜江正贤刘文可曹稚英...
    31-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锂电池涂布机主辊进行磨削加工时,磨削力对主辊辊面挠度的影响较大,为研究主辊结构、磨削深度、磨削位置对主辊挠度的影响,该文采用理论公式计算了磨床磨削主辊时主辊受到的磨削力,然后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穿轴式、空心式两种主辊进行了静力仿真,并比较了两种主辊辊面的挠度变化,最后重点研究了不同磨削深度、不同磨削位置对空心式主辊挠度的影响.在磨削深度一定的条件下磨削主辊不同位置时,主辊左侧辊面z方向挠度近似满足二次曲线关系.其研究结果对主辊结构设计和磨削工艺改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锂电池涂布机主辊磨削力静力仿真辊面挠度

    基于鞭打试验的某座椅总成优化研究

    陆峥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车型座椅总成在C-NCAP 2024 鞭打试验中的主要失分点是颈部伤害值与上颈部扭矩.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出假人上肩部受力较大、头枕刚性不足等缺陷.为此,建立了座椅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通过计算结果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按照优化方案改进了座椅样件,并通过实物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鞭打试验颈部伤害值上颈部扭矩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