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 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 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曾永健

双月刊

1671-5276

editor@njmes.org njmes_101@jsmail.com.cn

025-84207048;84217296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280号1903室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Journal Machine Building & Autom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传播机械与电气行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国内外机电行业前沿信息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机电技术期刊,也是江苏省机电行业唯一的集数控、智能化、机电一体化和敏捷制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40%正面碰撞的车身结构改进与分析

    戴海燕李景彬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轿车车身结构强度,改善汽车碰撞安全性,以某紧凑型轿车为研究对象,应用CATIA建立该车白车身三维模型,根据C-NCAP碰撞试验法规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前处理设置后,采用LS-DYNA软件对该车进行40%正面偏置碰撞分析,结果显示该车前围板及部分构件变形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改进车身结构和材料,40%正面碰撞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车碰撞安全性得到一定提升,前围板的入侵量减小了 98.3 mm,车门腰线和门槛变形量分别减小了3.3 mm 和 1.5 mm.

    碰撞安全改进车身结构汽车

    主动波浪补偿船用起重机吊臂的力学特性与结构优化设计

    王佳马致远黄岗领卢道华...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型HFTC3-12主动波浪补偿起重机吊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载荷分析,用ABAQUS完成不同试验工况起重机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仿真分析和校核;进行起重机实测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起重机基座进行拓扑优化,同时进行模态分析,验证其在主动波浪补偿状态是否发生共振.结果表明:HFTC3-12液压折臂伸缩起重机吊臂结构刚度和强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未发生共振,且经过优化后起重机基座质量减少了 20%.

    船用起重机静态分析拓扑优化模态分析

    五轴机床的铣车转换编程及切削优化应用研究

    韩伟罗邦芬邝锦富叶九星...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新能源汽车电动机缸套铝合金零件时,需使用机床车削功能加工缸套内、外壁回转体形状的生产需求,研究运用宏指令在五轴复合机床上进行铣车转换编程应用,将机床主轴定向锁紧及安装车削刀具,并通过机床摇篮工作台内装置的力矩电机,使工作台具备高速旋转和抵抗车削加工抗力功能.分析五轴机床转换为立式车削中心后的加工受力情况,运用VERICUT软件模拟缸套零件车削加工过程,根据机床受力仿真图表和极限值设定调整切削深度和工件转速等加工参数,提高了缸套铣车复合加工精度的质量和效率.

    五轴机床铣车转换模拟切削极限值优化

    基于机器视觉的镍板材表面缺陷检测研究

    李建华刘广鹏赵正天雷春丽...
    66-6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解法提纯镍板材表面出现的质量缺陷,设计改进Canny的缺陷检测方法.利用双边滤波使图像去噪保边,研究一种增强梯度的掩模并融入Sobel中形成双层卷积核,增强缺陷边缘梯度,弱化缺陷内部及背景区域的梯度.采用分水岭算法代替非极大抑制与形态学边缘连接算法进行边缘细化.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镍板缺陷的检测效果优于经典算法和其他几种改进算法.

    机器视觉表面缺陷检测改进Canny最大熵

    3D打印工艺参数对聚醚醚酮(PEEK)介电性能的影响

    林初明陈柏王尧尧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3D打印工艺对聚醚醚酮(PEEK)介电性能的影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选择多种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实验,针对喷头温度、基板温度、打印速度、层厚、腔室温度等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喷头温度400 ℃、基板温度140 ℃、打印速度30 mm/s、层厚0.1 mm、腔室温度120 ℃时PEEK样件介电常数最低;1~100 MHz频段内频率对介电常数无影响;1~40 MHz频率内,各工艺参数测试得到的PEEK介电损耗角正切均大幅波动;在40~100 MHz频率内,PEEK介电损耗角正切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将为天线PEEK介质层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3D打印工艺参数聚醚醚酮介电性能

    基于人体工学的手动轮椅助力装置研究

    肖天骄蒋凡魏晨婧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使用非电动轮椅推行费力的现状,综合考虑使用者功能需求、使用环境与可行技术支撑三方面的要素,从动力系统可靠性理论计算、人体工学设计以及智能控制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发一款新型助力装置.该装置通过基于人体工学的集成优化设计实现了轻量化(≤5 kg)、小型化(390 mm×130 mm ×140 mm)结构设计要求;创新地采用基于单手操作的快速挂接结构,实现了面向市面大部分手动轮椅的高适配要求和5 s内快速装卸的易操作要求;基于使用环境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实现了室内外行进20 km的续航里程要求;通过手环控制器和摇杆控制器的多元控制方式开发,实现了不同驱动人员对助力装置启停控制和速度控制的简易化操作要求.

    人体工学助力装置手动轮椅快速挂接结构

    针刺C/C复合材料多尺度损伤分析

    耿自发周储伟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带有针孔区域的针刺C/C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结合混合率公式和周期性边界条件,计算各组分材料的弹性力学参数和针刺单胞模型的平均弹性参数;基于协同多尺度方法,采用关键区域应力-应变放大因子实现多尺度信息传递,并结合相应的失效准则,实现针刺C/C复合材料的多尺度损伤分析.

    针刺C/C复合材料协同多尺度渐进损伤

    薄壁结构件装夹工艺分析与优化

    吕名伟王鑫龙郭俊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飞机地板梁连接件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薄壁件结构特征和工艺特点进行加工工艺优选,设计薄壁结构件的装夹方案.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件在不同装夹方案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采用UG软件建立薄壁结构件的工件-夹具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比不同装夹方案的应力与零件变形情况,进行切削试验,分析测量试验件腹板的平行度误差,总结出此类薄壁结构件最优装夹工艺.

    薄壁结构件有限元分析装夹工艺优化铣削加工

    Al6063管件渐进成形壁厚减薄率研究

    曹文滔杨晨
    88-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正交试验法定量分析某种管件单点渐进成形机对Al6063铝合金管件的塑性成形工艺;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仿真,探究各工艺参数对Al6063管件成形后最大减薄率的影响规律,找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径向进给距离、工具头半径、轴向进给距离、摩擦因数.在半径60 mm、壁厚1 mm的管件尺寸下,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工具头半径6mm、径向进给量0.5 mm、轴向进给量1.5 mm、摩擦因数0.100.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会随着管件尺寸的改变发生小幅变化.

    管件加工渐进成形有限元分析正交试验工艺优化

    带锯齿形叶冠叶片冷热态尺寸换算方法

    杨坤徐颖漆文凯崔海涛...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涡轮叶片叶身与叶冠的冷热态尺寸换算原理.以优化设计方式建立带锯齿形叶冠叶片的冷热态尺寸换算方法,并以某型带冠涡轮叶片为例,完成带冠涡轮叶片从热态尺寸到冷态尺寸的换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带锯齿形叶冠叶片冷热态尺寸换算方法精确可靠,为其他典型涡轮部件的冷热态尺寸换算提供了参考.

    锯齿冠涡轮叶片尺寸换算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