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傅维利

双月刊

1002-8064

jykx915@sohu.com

0411-84258254

116029

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

教育科学/Journal Education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主要刊登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及实验报告,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地化视角下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的生成机理与现实路径

    刘万海李倩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稳定且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推动,而乡村教师教育情怀是激励其坚守乡村育人事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从在地化视角审视其内涵与生成机理可知,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存在"教育之知""教育之责""教育之爱"三个维度,"教育之知"是根基和前提,"教育之责"是转化与过渡,"教育之爱"才是教育情怀的高级表达。乡村教师教育情怀产生与滋养于乡村教育的现实空间,当前却面临着"教育之知"的去情境化,"教育之责"的式微与"教育之爱"的迷失之困。纾困之策有两点:一方面应立足乡土社会与乡村教育环境,滋养乡村教师的"知-责-爱";另一方面应强化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和在地化实践,使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在动态生成中获得稳固与滋养。

    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生成机理现实路径在地化

    内容创造: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育师之路

    陈亮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共生的时代,教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职业挑战,如全息智能网络对教师的认知能力提出挑战,知识理解视域超出了主流认知范畴,知识迭代速度领先于知识传授速度等。为此,通过内容创造重塑教师角色,使其从传统的内容传授者转变为内容创造者,是培育机器智能时代"强师"的破题之机。内容创造遵循以传统知识的再内化拓展理解深度、以理论知识的再生产优化主观认知、以实践知识的再表达联结客观世界的逻辑机理,重新赋予教师教育全新的生命力。展望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未来,教师教育应融入机器智能的思维和技术,通过建立课前、课中、课后全周期动态评价制度体系,完善教师、师范生、学者三者的协同整合方式,孵化集知识、情境、应用于一体的实战化的高质量创新组织,打造真正面向"未来人"和"创新人"培养的评价模式。

    内容创造人工智能育师之路教师教育暗默知识

    数字化视域下幼儿教师评价素养:发展判断与优化路向

    孙丽华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教师的评价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数字化变革和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知识、能力、意识的三维结构为理论基础,对幼儿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进行解构,并发现其在数字化视域下的新样态:形成关注幼儿个体生命成长的发展性评价意识;涵育由经验主义转向循证决策的科学评价知识;造就由单一扁平转向全景共融的对话式评价能力;养成从单一主体评价转向多元共评的积极评价情感。其发展桎梏表现在三个方面:路径依赖下的制度供给落后,工具依赖下的评价能力式微,数据依赖下的儿童权利消散。其优化路向可从四个方面展开:以保障体系促进幼儿教师评价素养体系与标准的完善;多级主体联动,共同引领幼儿教师评价知识的更新迭代;以全要素与数字伦理共促幼儿教师评价能力的多层进阶;以技术理性与专业自觉促进幼儿教师评价意识的内生。

    数字化视域幼儿教师评价素养全景共融循证决策生态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