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周刊

教育现代化/Journal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济管理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路径选择探讨

    袁海玉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改革,以及新政策的推行与应用,教育部门对高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基于当前学生发展及学校教育现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将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运用,借此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综合素养,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鉴于此,本文以经济管理教学为例,探讨该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路径选择。

    经济管理教学校企合作模式路径选择

    OBE视角下高校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机制研究

    郭巧杨兵何华莉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理工科院系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知识和受教育方式的不同,其在组织生活中往往呈现出互动性差、积极性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等现象。本研究基于OBE视域,以成果导向式为指导,围绕一条主线,即打造"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为目标,以某高校理工科院系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参与主体、活动内容、制度保障三个方面了解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提出因材施教、优化创新、完善制度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切实增强高校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OBE理工科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机制

    新时代下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易班创建为例

    徐漫陈超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到:要达到"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提升网络育人质量"的基本任务,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将网络大思政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也取得了初步效果。文章以独立学院创建易班为例,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独立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易班

    将思政教育引入土力学教学的探索

    刘艳李伟华房倩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的专业核心课,主要解决渗流、变形和强度这三大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学科,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条件。将思政教育融入土力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土力学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对实现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

    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设置方式的几点思考

    秦晓晔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进行阐述,明确基层党支部在高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设置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认为创新基层党支部设置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并提出了创新基层党支部设置的方式,使之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创新基层党支部设置思考

    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创新途径——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

    阮绮霞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职院校思政教学模式业已得到了多元化的创新与优化,基本能够满足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国家、社会、企业对复合型高素养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但仍有一些中职思政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单纯化",未能将思政教育教学与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进而也直接影响到了中职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就中职思政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创新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提高中职思政教育质量、促进思政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

    中职思政教学《哲学与人生》教学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谢菲顾新春李依诺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随之到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进行研究,思考面对信息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思想引领思政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

    王玲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改革以来,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发重视,但也有不足之处,需要完善。高校学生的思想总体而言较为积极向上,且大多都具有良好的素养,这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成果。现阶段,由于多元化价值观的传播、互联网蓬勃发展等一些客观因素,以及学生的三观还未完全定型,在这种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加强。在新的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重实效性、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调整创新,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并不断帮助学生纠正思想政治想法的错误。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文化,为国家未来输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素质人才。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陶鸿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导致很多的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的奋斗精神有所缺失,但是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是一个人的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其他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当下的高职院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奋斗精神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是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导精神,推动高职学校树立牢固的爱国情怀,也是促进进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在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建功立业,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进行分析,针对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做出检验了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高职院校爱国奋斗精神研究

    新时代高校"双向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的路径探索

    杜国辉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阶段,中国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具体表现于学校以及教师、学生身上,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积极寻找以及探索"双向思政教育"创新模式,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共同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应当调整教学方法,对于学校来说,应当建设强有力的思政教师队伍,对学生来说,应当积极建言献策等等,下面笔者将以思政教育现状为基础,重点探索新时代高校"双向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的路径。

    高校思政教育双向思政教育新时代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