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研究生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研究生教育研究
研究生教育研究

侯建国

双月刊

2095-1663

yjsjy@ustc.edu.cn

0551-63600931

230026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教育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Graduate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凭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的优势地位,网罗全国高教战线上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纵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主张及其实践经验。刊物特点是:注重论文的思想性、学术性与创造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可操作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研究生理想信念——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胡传双简红江张勇刚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刻反映中华文明刚健厚德与睿智果敢的品质,折射出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高度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刚健有为的责任感、天下大同的包容性、其命维新的创新观等有利于坚定研究生理想信念的方向、拓宽研究生理想信念的视野、实现研究生理想信念的追求.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难免会受观念认知模糊、西方思潮恶意渗透、价值取向扭曲、人格坚守滑落等因素影响,这就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研究生理想信念,厚植研究生理想信念根基.实践中,要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理清模糊认识,凝聚文化合力;摒弃错误思潮,弘扬优良传统;积极应对转型,坚守高尚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生培养理想信念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思政育人模式与方法探索

    李浩胡怀谷吴深文笑雨...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加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十分必要.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上,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的模式.提出了在联合培养基地培植典型思政育人元素的方法,将政治素养、"揭榜挂帅"探索精神、优秀文化、工匠精神、工程伦理、学术诚信等融入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所作探索可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的思政育人提供参考.

    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基地思政育人

    美国学科专业目录的演进逻辑、建构机理与本土借鉴

    胡德鑫刘畅贺文杰
    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80年以来,美国先后5次修订学科专业分类目录,已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科学完备的成熟制度体系.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目录的革新是内外部多要素、多方力量交互耦合的动态过程,其演进逻辑是以政府主持为主导的规制性驱动系统、以多主体协作为支持的规范性驱动系统、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引领的社会认知性驱动系统协同作用,赋能其学科群、专业类与专业、新兴交叉学科等核心要素结构进行调整,再自下而上反馈于构建行为主体修订、发布,此过程循环往复、螺旋式提升.其建构机理即科学严谨与民主开放的建构理念;"三要求"与"四标准"的修订条件;"收集数据+统计分析""调研论证+拟定草案"与"集体审议+公众反馈"三阶段的科学评议程序.未来应通过赋能制度创新与理顺运行机制、建立各学历层次目录协同管理与修订机制、持续推进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等途径加强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建设.

    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目录交叉学科演进逻辑建构机理

    全球知识超级大国:印度研究生教育结构及其变化研究

    廖湘阳刘梦瑶
    10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印度打造"充满活力的知识社会和全球知识超级大国"的重要支撑,印度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研究生注册人数位列全球第一,研究生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明显提升.博士研究生、哲学硕士生、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文凭类、综合类五种类型各具特色,各自与不同的学习方式、培养目标、修业年限相结合构成多元化培养模式,形成了植根于印度精神和传统知识的学科专业体系.研究生教育规模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同一学科中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所占比例、同一研究生教育类型在不同学科所占比例均差异明显,且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分布非常集中.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仍存在规模扩大与培养质量的不匹配、自主培养与国际流失的冲突、学业培养内容与实际就职需要的脱节、学科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需求的不适应等问题.

    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学科结构印度全球知识超级大国

    《研究生教育研究》征稿细则

    《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
    封3页

    学位法审议通过学位条例实施以来首次全面修订,保障学位工作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