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安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安全
建筑安全

总编:周燕

月刊

1004-552X

jzaqzz@.163.com

028-83379323

610081

四川成都解放路二段95号

建筑安全/Journal Construction Safety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建设领域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其主要职能是传达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交流安全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探索建筑业安全生产的规律和措施,研究建筑安全理论、推动施工安全技术及先进案例防护产品、设施的应用,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传递国内外建设信息等。本刊是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建筑安全生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喉舌,是展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和科技成果的窗口,亦是我国建筑业务各级领导、各企业经验、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搞好施工安全工作的良师益友。并以其权威性、可读性、可操作性受到建筑行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喜爱,被誉为“建筑安全工作者之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高现浇木模塔式早拆支撑结构施工技术

    张宝苏宪新曾卫华顾笑...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效率,介绍一种"超高现浇木模塔式早拆支撑结构",从施工方法、操作要点、验收要求、安全控制措施方面详细阐述了该施工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说明.工程实践证明,该技术提高了材料周转率、节省了施工措施费用,且减少了建筑垃圾,绿色环保,可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

    盘扣脚手架现浇结构早拆木模板

    一起起重吊装带断裂事故分析

    钱建云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地改建工程项目为背景,深入分析了一起汽车起重机吊装门架拼装作业时吊装带断裂的事故.在排除事故汽车起重机设备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事故现场勘察、物证人证调查及对照相应法规标准,详细阐述了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包括相关人员作业前未能发现吊装带的严重缺陷、门架拼装作业悬吊横梁时未设置临时固定措施、现场作业人员未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及违规停留在吊起的横梁下方且无人制止等.鉴于本起事故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及吊装带在建筑、工业、物流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吊装带选择、使用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加强吊装带的检查工作、规范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临时固定施工现场悬空不稳定吊重物等吊装作业的事故预防措施.

    汽车起重机吊装带断裂事故预防措施

    技术创新推动建筑起重吊装重大风险源的治理的探究

    马海霞徐长松张崇远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起重吊装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施工活动,为推动建筑起重吊装重大风险源的治理,对技术创新在提高建筑起重吊装设备安全性能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如先进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监测装置等.并通过分析应用实例,展示了技术创新在建筑起重吊装风险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取得的成果;最后,总结了技术创新对建筑起重吊装风险源治理的推动作用,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技术创新建筑起重吊装重大风险源治理施工安全

    地基处理施工振动对机场邻近建筑的影响分析

    徐西永吴树杭高妍婕刘磊...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岩土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开展粉土地基的强夯和液压夯试验,监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值,分析了两种地基处理方式的振动速度变化规律,并对周边建筑物受施工振动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经研究分析,强夯和液压夯施工产生的振动均随距夯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夯击能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通过结合规范中关于施工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评价方法,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确定了两种施工方式下建筑物的最小安全距离.

    机场工程强夯快速液压夯施工振动安全距离

    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技术研究

    顾世杰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张家口南综合客运枢纽为工程背景,通过搭设室内夯击模型,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不同夯击能级、不同夯击次数以及不同深度与单击夯沉量和累计夯沉量的大小关系,同时分析数值规律,探讨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的机理.得出以下结论:同等条件下,夯击能级的增大幅度明显弱于夯沉量增加幅度;越接近表层土,土的竖向位移越大;同一夯击能级作用下,"重锤低落"土层夯沉量变化平缓,有利于预测后续夯沉量变化,在实际施工中更为适用.

    室内模型试验夯沉量夯击能级夯击次数

    新《安全生产法》形势下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李辉夏贞勇
    62-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订出台的《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安全管理存在的安全责任不清、安管人员配备不足、安全教育培训不力等情况,在新《安全生产法》形势下,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法制思维、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晨会制度、建立安全风险等级管控机制、深化隐患排查机制、强化危大工程管理、提升安全设置标准化建设、推进"智慧+安全"管理、推行第三方安全管理服务等措施,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行了探讨.

    新《安全生产法》施工安全管理

    探索全员安全文化构建及实施的护航者文化

    赵敏杰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事故发生的源头大多是管理末端一线作业班组和工人安全意识不足、领导层的安全重视程度不够.传统的安全管理侧重于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入手,进行安全风险辨识、预防与控制,而LCB理论则强调安全领导力在构建安全文化进而影响安全行为方面的重要性,基于此,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进一步探索构建全员安全文化,首次提出了护航者文化理念,以亲人寄语、安全小分队、志愿安全官等措施,实现全员管控安全的效果.

    护航者文化亲人寄语安全小分队志愿安全官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王肖瑕林海涛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基于蒙特卡罗的建筑施工风险分析方法,通过统计4类高频建筑事故,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划分风险因素,构建风险因素集,并利用风险概率与风险损失量化事故后果,改进概率风险损失函数,构建蒙特卡罗风险分析模型.通过模拟分析得到各类事故的风险后果值分布与风险累计概率分布;通过敏感度和关联度分析得出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和相关性.结果表明:物体打击、坍塌事故、起重伤害、高处坠落事故风险值低于10的概率分别为93.2%、51.7%、33.5%、16.9%,其中,L(忽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E(操作错误、忽视安全等)、F(造成安全装置失效)类风险敏感值均超过40%.有效分析出了关键风险因素,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风险管理措施.

    蒙特卡罗建筑施工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邹立坤左峥
    77-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为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更加高效、智能、可靠的技术支持.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和BIM技术概念的基础上,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从结构设计、流程制定、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研究了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应用

    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杞郧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近年安全事故发现,非常规工作时间的生产安全事故占比较高,且部分事故是由班组长违章指挥导致.基于此,提出了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多项举措,其重点是提升班组长的安全知识素养及履职能力,把班组长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延伸至班组长层级,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效能,从而实现本质安全.通过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有效减少了一线工人的违章行为,提升了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取得了一定的安全管理成效.

    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班组长考核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