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少安

季刊

1673-9779

skxb@hpu.edu.cn

0391-3987069 3987253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焦作工学院主办,刊登文章具有科学性和新颖性。主要辟有经济管理研究、历史研究、山阳文化研究、期刊管理与编辑研究等。编委会由13位同志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现状与优化策略

    张晨睿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战略高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存在定位不准确、方向不明晰、结构不合理、协作不充分等诸多问题,需要从明确目标规划、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团队结构、营造合作氛围等方面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优化策略.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

    生态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及其反思

    董祥瑞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逻辑贪婪的逐利性和增殖性的本质,使其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对抗.资本的无限扩张与生态环境的有限资源,资本的快速积累与生态环境的缓慢修复,资本的私人占有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所有,这些都是资本逻辑反生态性的体现.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相伴展开的历史进程不仅印证了资本逻辑反生态性的本质,也解释了当今"世界生态格局"形成的原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要直面资本逻辑,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限制资本与发挥资本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最终实现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马克思资本逻辑生态危机世界生态格局

    真实再造:旅游演艺的表演性真实研究

    毕剑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旅游演艺的灵魂,旅游演艺以地域文化为主要展现内容,因此对地域文化真实性的探讨既可强化游客对旅游演艺的客观认知,也可推动旅游演艺的质量提升.本文基于真实性相关理论,分析了旅游演艺与地域文化真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真实再造进一步延伸为对旅游演艺表演性真实的学理性探讨.研究发现:在旅游演艺创作及演出过程中,主创人员通过真实再造的形式对地域文化进行从"真实"到"不真实"再到"真实"的艺术化转换,最后被转换而来的"真实"即为表演性真实.表演性真实是旅游演艺真实再造的结果,同时,也是旅游演艺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旅游演艺真实再造表演性真实地域文化

    论翻译技术教育及其师资资源建设

    郑忠耀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技术教育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却长期受到师资短缺问题的困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翻译技术教育的准确认识和对翻译技术师资资源建设的不懈探索.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概念思辨、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技术、信息技术、翻译技术、语言服务、教育技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等翻译技术教育的外延概念进行阐述,进而明确翻译技术教育的内涵和定位,指出翻译技术师资需要具备的素养,找到翻译技术师资资源建设合理路径,提出了实施方案和建议.

    翻译技术翻译技术教育翻译技术师资资源

    《不存在的女孩》的记忆书写

    司高丽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裔美国作家露丝·尾关的小说《不存在的女孩》描绘了个体的创伤和疗愈,同时也观照着核污染、"9·11"事件、气候变化和法西斯主义等世界性宏大主题.小说以回忆形式展开,着眼于过去,也观照当下、预测未来.本文将探讨《不存在的女孩》的记忆书写策略,着重考察个体的创伤记忆体验、全球性灾难的跨文化记忆,以及记忆所承载之使命.小说蕴含着尾关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深刻反思.

    不存在的女孩露丝·尾关记忆书写

    《文城》与余华的叙事限度

    郭雨欣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华最新长篇小说《文城》的出版创造了销量奇观且引发评论界的关注,但销售的火爆与部分批评家吹捧式的评价并不能掩盖余华在叙事上的限度与写作能力衰退的事实.《文城》故事讲述的无计划、无安排与无节制暴露出作者文本组织力的薄弱;缺少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使人物成为性格缺失且毫无生命力的善恶符号;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叙述的缺位与当下社会现实观照的缺乏更是追问文本内核时不能回避的价值硬伤.余华携《文城》归来不是重回巅峰而是创作能力径直下滑的再次证明.

    余华文城叙事人物历史

    从北大汉简《妄稽》和敦煌《丑妇赋》看俗赋流转

    陈蕾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1900 年敦煌藏经洞的开启使俗赋进入研究者视野,而2009 年入藏北大的西汉竹简也有故事类俗赋,有力证实了在文人弃俗从雅的散体大赋、抒情小赋之外,还存在以讲演故事、滑稽幽默为旨趣的俗赋,这为西汉至唐的俗赋演进扣上了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中北大汉简《妄稽》与敦煌《丑妇赋》都以家庭婚姻生活为题材,分别塑造了一位内外皆丑的女性,以此可以窥见从汉至唐的俗赋在意蕴主题、形式语言、赋诵艺术三方面的传承与新变.

    妄稽丑妇赋俗赋流转

    爱默生的中国书写

    高依诺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默生作为19 世纪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散文、讲演乃至日记中都有许多对中国的评价与典籍引用.爱默生对中国态度的前后转变,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与文明在美国人民心中的一部转变写真.青年爱默生对中国的丑化和矮化,正是出于其将中国视为一个能够满足美国自我形象幻想需要的对象,并随之对中国形象进行了解构,这一时期的爱默生将中国视为一个畸形的封闭者.中年爱默生对于中国形象的扭转,更多出自美国精神以及民族认同感建立的需要:他将中国塑造为了一种精神乌托邦式的存在,表现出爱默生的多样性哲学需求和美国文明离心性的文化转向.

    爱默生中国书写民族形象

    河南理工大学爱国精神的历史文化意蕴探颐(1909-1949年)

    孔祥增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焦作路矿学堂到国立焦作工学院,四十载弦歌未辍,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命运相连.教育英才、振兴矿业,开发富源、挽回利权,医国贫弱、渐臻富强是河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初衷和使命,展现了学校师生的爱国之志,蕴含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办校思想.始终站在前沿的反帝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映照着河南理工大学师生的爱国之情和勇挑国难的报国之行.抗战胜利后,反对内战独裁的不屈抗争精神和迎接解放、希冀新生的深沉追求,渗透着学校师生爱国思想的理性升华,体现了由教育救国到认同革命救国的思想演进,实现了爱国与爱党的统一.

    爱国精神河南理工大学历史文化校史资源

    微积分的发展史

    景太艳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积分是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相关概念和应用的重要数学分支之一.微积分的创立,可以称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整个数学好比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无数斑驳粗壮的树枝就是各式各样的数学分支,而微积分就是此树的主要分支之一.17 世纪伊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数学开启了分析研究变化的量,逐步迈入一个以"变量数学"为标志的时代,即微积分渐渐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进而不断成熟和完善,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 18世纪后,微积分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被广泛应用,并且与当代更深层次的需求结合繁衍,诞生了许多新的数学分支,从而造就了在方法和观念上皆具有"旗帜鲜明"的数学领域——"分析".

    微分积分摄动理论数学分析极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