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张幼启

月刊

1002-848X

010-68362261 88375434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建筑结构/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面向全国建筑工程界的科技刊物,是我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繁荣建筑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以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资料性为特色,是我国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份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工程抗震与振动、地基与基础、结构理论与设计、计算机应用、房屋改造与加固、工程事故分析、建筑结构防灾、新材料应用、工程测试、结构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科研和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和工程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泸定地震中典型隔震建筑震害分析

    吴小宾彭志桢周定松
    1-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国务院 744 号令关于在"两区八类建筑"中推广使用隔震技术的要求,推动隔震技术的健康发展,对位于泸定地震震中的两栋隔震建筑的震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某教学行政楼中隔震层的阻尼器及连接件、支墩震害原因,介绍了某宿舍楼的隔震支座震损情况,对两栋建筑隔离缝等构造处理的不合理导致震损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提出了隔震建筑设计应全专业协调,避免过多设置隔离缝将建筑分割过于零碎;与阻尼器连接支墩需进行剪扭验算;穿越隔震层的设备管道的柔性连接应设置U形段预留变形长度,宽度较大的隔离缝应注意防掉落及通行需求的设计及构造等改进意见.并对隔震结构的施工,产品的检验、验收及建设单位责任提出了相关要求.

    泸定地震隔震建筑震害分析黏滞阻尼器设计建议

    泸定6.8级地震城镇居住建筑典型震害及启示

    彭志桢吴小宾潘毅陈齐...
    8-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泸定 6.8 级地震中城镇居住建筑的破坏情况,对位于震中磨西镇及周边城镇居住建筑的典型震害进行调查,总结了城镇居住建筑中框架结构及砌体结构的震害特征,详细介绍了一栋采用框架结构的高层住宅及一栋采用砌体结构的多层员工宿舍的破坏情况,并分析破坏原因.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中,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破坏普遍在底层更严重;框架结构震害总体较轻,未合理设计的楼梯及填充墙依然是框架结构中震害集中区;砌体结构墙体出现常见的各种斜向裂缝;除设计因素外,造成少量砌体结构倒塌可能原因是传统砌体结构抵抗竖向地震作用能力不足以及特殊场地地震放大效应.根据两种结构类型的建筑震害特征,对灾区重建及既有房屋改造提出了重点加强老旧建筑合规性排查、合理计算不利地段建筑的地震作用、适当引入合适的减隔震装置等针对性的设计建议,以提高城镇居住建筑的抗震能力,同时体现韧性城镇的设计理念.

    泸定地震城镇居住建筑震害调查框架结构砌体结构

    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超高层连体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

    胡志民覃建华
    16-2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为超高层连体结构,不设加强层.选用ABAQUS和Perform-3D软件,基于不同力学模型和分析假定,对结构进行了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接着对比分析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整体指标、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顶点位移时程、基底剪力时程、能量耗散和结构塑性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复杂连体结构采用多种软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是必要的.鉴于此,提供了Perform-3D和ABAQUS两种软件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及思路.

    超高层建筑复杂连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连体桁架性能目标

    济南华润万象城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杜鹏杨坛高斌王欲秋...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济南华润万象城为一栋结构高度 41.2m的超限高层商业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中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平面开洞、大跨度结构、大悬挑结构、斜柱、桁架悬挑等多项平面及竖向不规则情况.采用多种计算程序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其结果均满足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复杂商业中的各关键部位设计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确定了合理的结构布置和适当的构造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弹塑性分析依附式挡土墙斜柱悬挑型钢混凝土

    钢筋-砂浆面层交叉条带加固带填充墙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蒋济同高之皓隋正昂周献祥...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筋-砂浆面层交叉条带加固带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建立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设计制作了 8 榀低矮填充墙框架结构、3 榀高窄填充墙框架结构、1 榀未设钢筋-砂浆面层交叉条带加固的对照试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筋-砂浆面层交叉条带加固带填充墙框架的受剪承载力受混凝土强度、框架柱截面尺寸以及交叉条带配筋量影响较大,加固后受剪承载力最高可提升 40%;加固后试件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填充墙上增设的钢筋-砂浆面层交叉条带可视为协助框架结构受力的拉压杆体系.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加固后试件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框架、填充墙和交叉条带之间有承载力协同效果,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公式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钢筋-砂浆面层交叉条带带填充墙框架受剪承载力抗震性能

    SV波垂直入射下典型框架结构对地震动影响定性研究

    白翔翔刘启方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三维显-隐式分区算法,结合传递函数,建立了四类不同场地土体模型和三种不同楼层的单体框架结构模型,分析了SV波垂直入射下框架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框架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因场地条件的变化出现显著不同,其影响范围随土体变软逐渐变小,且影响频段也逐渐变窄并向低频移动.同一场地条件下,框架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随土体变软变得复杂.Ⅰ类场地条件下,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与结构大小成正相关;Ⅱ、Ⅲ类场地条件下,其受地震动的频带和土体距基础距离共同影响,在相同频带下,相关性的正负因距离不同而不同;Ⅳ类场地条件下,框架结构对地震动影响没有显著不同.

    地震动场地类型土-结构相互作用框架结构

    某医疗框架-剪力墙结构隔震设计与分析

    张伟欣赵远征雷远德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和《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对位于高烈度地区的某医疗建筑进行了详细的隔震设计与分析.项目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 14 层,隔震层位于地下室顶板,隔震支座拟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采用YJK软件对其进行了设防地震作用下的CCQC反应谱分析,研究了层剪力比、层间位移角等重要参数,并采用Paco-SAP软件对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了大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抗震性能.隔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可有效降低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剪力,上部结构可按设防烈度降低 1 度采取抗震措施,各塔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相关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低于 1/100,隔震支座的极值面压、支座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构件性能水准均处于轻微损坏和轻度损坏之间,极少数构件出现中度及以上损坏,该隔震结构基本满足"中震不坏"的性能目标.

    摩擦摆隔震支座隔震设计高烈度区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分析设计

    江苏宿迁220kV变电站隔震设计方法研究

    王志浩赖振锋林康立杨鹏程...
    52-5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变电站抗侧刚度较小,大型设备会放大地震作用的问题,对宿迁 220kV变电站结构分别采用分部设计和一体化设计两种方法进行隔震设计,对支座参数确定原则、地震波选取规则、楼层响应以及非比例阻尼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应采用实际地震作用下迭代得到的支座参数,以迭代得到的隔震层阻尼比作为结构阻尼比选取地震波更合理,一体化设计方法可以在实现中震弹性目标要求的同时将构件进行优化,提高结构经济性,变电站隔震结构非比例阻尼特性较强,且对其楼层响应结果影响较大,实际隔震设计中不可忽略非比例阻尼影响,高烈度地区的变电站更宜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

    变电站分部设计方法一体化设计方法非比例阻尼

    X形软钢阻尼器延性断裂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谢丽宇仝运佳薛松涛李林...
    59-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X形软钢阻尼器在大变形状态下的耗能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设计了 6 组试件进行单向和循环荷载作用下延性断裂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软钢阻尼器的破坏过程和滞回曲线.采用Lemaitre-Chaboche混合强化模型,分别对各工况下包含与不包含基于应力三轴度的钢材微观损伤模型的软钢阻尼器进行了精细的有限元模拟.对比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颈部为X形耗能软钢阻尼器的薄弱位置,最容易发生集中损伤甚至破坏.考虑钢材损伤准则的有限元模拟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能够表征软钢阻尼器的承载力与刚度退化现象,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软钢阻尼器的损伤演化过程和断裂破坏位置.

    X形软钢阻尼器应力三轴度损伤模型延性断裂承载力退化

    西安领事馆区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剧院结构设计

    王洪臣卢骥武红姣周文兵...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领事馆区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剧院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主体与异形空间钢结构外罩组合而成,是具有体型复杂、内部空旷、跨度大等特点的混合结构.主体结构存在楼板不连续、局部不规则两项不规则项.针对不规则项及关键问题,提出加强措施及抗震性能目标.经过计算分析,找出薄弱部分进行加强,验证主体结构满足预设性能目标的要求.通过多模型比较研究发现,钢结构外罩对主体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对大跨、长悬挑处楼板进行了振动舒适度验算,对大跨转换钢桁架进行了竖向地震工况的补充计算,进行了楼板在温度与地震工况下受力分析.结果表明主体结构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剧院结构设计楼盖振动舒适度分析抗震性能化设计竖向地震作用PERFOR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