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赵瑛(执行)

月刊

1000-4726

jzjs@sina.com

010-68512449,68589256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

建筑技术/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应用建筑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主要栏目有施工技术、建筑设计、工程实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业建筑、混凝土制品、建筑装饰、建筑节能、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等。读者对象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从事建筑科技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纤维增强PP塑料模板的加固体系研究与应用实践

    袁海峰潘峤倪鹏飞傅雷鸣...
    1626-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增强PP塑料模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板,具有质量轻、耐磨性好、复用次数高等优点,在工程领域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通过在某项目开展该新型塑料模板加固体系的研究,在采用三道背楞及七道背楞加固下,对混凝土浇筑前后剪力墙模板表面的变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当采用七道背楞加固时,所布测点的变形的情况在5 mm以内,在荷载最大的墙根部,变形也能满足规范要求.并且采用七道背楞加固的剪力墙在脱模后实测实量的合格率也普遍提升到 95%,试验结果可以为该新型塑料模板的推广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塑料模板加固体系变形实测实量

    基于密集三维点云的历史建筑BIM自动建模算法研究

    孙竹青许鹏程张大宝
    1630-1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对历史建筑的监控、维护、修复和虚拟展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作为我国当下数字记忆建构课题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文化遗产数字化有效助力,然而繁重的建模工作成为HBIM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难题.目前有一种BIM自动建模方式,但仍然依赖手动给组件定义信息,通过探讨的BIM/HBIM自动建模方式是一种基于建筑语法的自动建模编程,是一种新算法.以某大雄宝殿局部HBIM建模为例展示自动建模的过程,试图探索新的由点云数据自动转换成BIM模型的实践,并提出BIM自动化发展的4个等级路线,从而探讨未来BIM自动建模对于推动HBIM发展的可能性.

    HBIM/BIM建筑语法语义分割自动建模文化遗产

    DfMA和智能建造在模块化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张柏岩赵宝军王琼关军...
    1635-1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化建筑是高度集成化的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建造、高度集成、现场用工少的特点.然而相比于传统建筑,已经出厂的模块单元难以在现场进行二次拆改,返厂维修则成本高昂,因此在前期就需要充分考虑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和后期维护的可行性和便捷性.主要研究DfMA和智能建造在模块化建筑中的应用,从而实现模块化建筑设计、制造和组装阶段的纵向打通和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提升模块化建造的质量、效率、智能化程度和工业化水平.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DfMA集成化设计智能建造

    高寒区隧道近洞口冻害防控方法研究

    刘宇马朋辉凌贤长唐亮...
    1638-1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水-热-力多场耦合分析方法建立了隧道近洞口三维分析模型,研究了寒区隧道近洞口冻胀特征,提出了一种保温隔热和防冻缓冲的复合功能层,分析了复合功能层参数对隧道冻害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场耦合分析方法能合理计算温度场和衬砌冻胀力;3 月中旬隧道围岩在边墙位置达到最大冻结厚度;二次衬砌冻胀力在冻结开始 2个月达到最大冻胀力的 85%,且在 2月初达到峰值,隧道边墙位置冻胀力约为仰拱位置的 5.5 倍.二次衬砌的抗冻性能随着复合功能层厚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加以及等效导热系数减小而提高.

    冻害防控冻胀力温度场隧道洞口寒区隧道

    洪水作用下地铁防洪挡板应力变形特征CFD分析

    周天忠钟有信汤艺胡盛斌...
    1643-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洪挡板是地铁车站出入口的重要防汛设备,其在受到洪水作用时会发生相应的形变,当形变范围超过一定阈值时,防洪挡板的防汛功能将大幅降低.为研究洪水的动水压力对防洪挡板的变形影响,本工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以防洪挡板的总长度、水流速度、涨水高度 3 个指标作为变量,模拟不同工况下防洪挡板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防洪挡板的最大变形区域处于立柱两侧挡板顶部的中心位置,且在影响挡板形变的方面,防洪挡板的总长度>水流速度>涨水高度.

    防洪挡板CFD应力变形区域

    近代砖木建筑遗产加固修缮研究

    糜镇东淳庆张盟
    1646-1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砖木建筑遗产是中国城镇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建筑形制和结构体系方面与古代传统木构建筑、现代砌体结构建筑明显不同,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此类旧址建筑是典型的中国近代砖木建筑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此类建筑为例,首先对某学校旧址的建筑形制进行探讨,分析并检测鉴定某学校旧址现状,提出系统科学的加固修缮技术方案,包括墙体加固技术、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木构件加固技术、屋面修缮技术、门窗修缮技术及外墙修缮技术等,研究结果可为近代砖木建筑遗产的科学保护提供参考.

    砖木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加固修缮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与无梁楼盖钢筋配置分析

    徐志武马占武吴乐实
    1651-1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检测鉴定工程案例,分析现浇楼盖配筋中存在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是空心楼盖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问题;其二是无梁楼盖柱上、跨中板带配筋构造中上下层钢筋间拉结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与无梁楼盖的钢筋配置.文中阐述的观点、方法,应引起工程技术人员重视,并为其思考与运用提供借鉴.

    现浇板空心楼盖无梁楼盖最小配筋率配筋构造检测鉴定

    可燃介质池体上方钢结构罩棚安装工艺

    吕彬彬
    1656-1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装有可燃介质池体上方新建罩棚的超危大钢结构项目、复杂工况条件下简支梁双机抬吊工艺、阻燃及防坠落措施、罩棚整体安装工艺开展研究和讨论,通过地面预制拼装、双机单榀整体抬吊的方式,降低高处作业的时长和风险,解决单机吊装缓慢、操作受限等问题,提高安装质量和速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超危大钢结构吊装荷载双机抬吊地基承载力

    被动房外保温系统板缝热损失研究方法探讨

    陈占虎马国栋孟辉江谢红...
    1660-1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使用红外热成像试验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对保温板存在拼接缝隙时外墙保温系统低温侧温度分布进行研究,缝隙形式包括水平缝隙和竖直缝隙两种,缝隙厚度均为10 mm,系统两侧温差为 24℃.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试验和CFD数值仿真均显示水平缝隙处温度沿缝隙宽度方向基本无变化,竖直缝隙处温度随位置上升而升高;红外热成像试验测得水平缝隙处最高温度约为 18.5℃,竖直缝隙处最高温度约为 22.6℃,而CFD数值仿真所得结果分别约为 18.4℃和 23.0℃;两种方法所得水平缝隙和竖直缝隙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故CFD数值仿真技术在外保温系统板缝热损失计算方面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被动房保温系统缝隙热损失计算流体力学红外热成像

    《建筑技术》征稿简则

    16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