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赵瑛(执行)

月刊

1000-4726

jzjs@sina.com

010-68512449,68589256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

建筑技术/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应用建筑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主要栏目有施工技术、建筑设计、工程实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业建筑、混凝土制品、建筑装饰、建筑节能、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等。读者对象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从事建筑科技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华东沿海地区软土深基坑工程拉森钢板桩选型分析

    边广生王傲寒周雅馨
    2606-2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多数沿海深基坑研究以理论为主,应用于普通建筑施工的拉森钢板桩选型实践案例研究较少,针对山东省烟台市某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实例,介绍了单、双排钢板桩在沿海软土地质的基坑支护施工应用,对比了单、双排钢板桩支护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两种钢板桩支护在软土地质下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为同类型工程的基坑支护选型提供借鉴.

    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钢板桩软土地质

    基于GNSS的高层建筑物基坑监测系统实现与应用

    陈剑波
    2609-2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高层建筑物基坑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实际情况为例进行分析,评估了监测站及虚拟基准站观测数据质量;根据实际建设项目的情况,提出综合解决地质灾害GNSS监测项目建设的规范;最后,提出一种组合模型对使用虚拟基准站解算的监测站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相比于EMD模型与EMD-ICA模型的去噪效果,该组合模型经数据去噪,标准差降低3.7%与2.7%,信噪比分别提高了 19.7%和12.3%,相关系数方面提高了 7.6%和3.3%.

    基坑监测GNSS监测规范GNSS数据质量管理组合模型去噪

    盾构隧道分布式沉降光纤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殷瑞忠岳荣花徐东风祝运...
    2613-2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长距离沉降监测的难题,基于布里渊(BOFDA)技术提出了一种长距离分布式沉降监测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应变-位移算法,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将该方法应用至南京地铁2号线工程中,实现了 1km长度上的分布式沉降变形监测.结合人工水准测量数据,对光纤监测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段隧道经过注浆修复后,达到了较为显著的稳固效果,3个月时间内整体变形量在±1 mm以内,变形规律与修复前基本一致.所提出的分布式光纤沉降监测技术可以实现隧道长距离、精准沉降监测.

    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分布式光纤沉降监测

    不规则异角多边斜柱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黄冠楠
    2617-2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某房屋建筑建设工程中的异形构件杂而多,通过采用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的方法,开展了一种可周转使用且可满足不同阳角、不同斜率、不同截面尺寸混凝土斜(竖)向构件模板工程施工工艺研究工作,通过资源利用最大化,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不规则斜柱精准定位组合式型钢柱箍模板支撑

    大型航站楼室内装饰双曲铝板施工关键技术

    李志瑞
    2623-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大吊顶系统为复杂双曲面渐变排布,具有超大空间多造型拼接、超高安装难度大的特点.超宽超大双曲铝板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壁垒,以此为背景,总结了双曲板优化、加工、安装的成套关键技术,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超宽超大双曲板航站楼成套关键技术

    基于Revit的建筑BIM正向设计应用

    魏晓霞林南置陈启光
    2628-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业数字化的加快,BIM正向设计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一些大型设计院已配备多专业BIM正向设计服务团队,努力尝试从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转换,但好多小型企业或团队不具备全专业BIM正向设计条件,而要普及BIM技术,则需从建筑专业入手,联合中小型企业/团队推动BIM技术全面发展.从项目实践经验出发,分析建筑专业BIM正向设计系统方法论,提出建筑专业从方案到施工图的BIM正向设计技术路径和应用要点,并结合实际项目阐述和验证技术路径和应用要点.

    BIM正向设计RIRBIM协同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

    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钢筋绑扎机器人的研究

    王启玲贾正浩赵博言
    2632-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PC构件钢筋绑扎工艺主要为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与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为提高预制混凝土(PC)构件钢筋绑扎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研发了一种可视觉引导的龙门行走机构结合协作型六轴机器人的设备,机器人末端装配全自动钢筋绑扎机,安放在流水线钢筋绑扎工位,代替人工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钢筋绑扎工作.

    PC构件钢筋绑扎视觉识别智能钢筋绑扎机器人协作型六轴机器人3D视觉处理技术深度学习技术

    金属屋面系统抗风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李兆辉李俊鹤苏建锋岳晓灿...
    2635-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铝镁锰屋面系统和压型钢板屋面系统日常试验检测的数据和经验,从屋面板类型、支架类型、咬合连接形式、檩条间距、抗风夹分布及尺寸、保温层和安装质量等方面研究了金属屋面系统抗风揭性能的影响因素.

    金属屋面系统抗风揭性能影响因素

    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实际性能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

    周倩楠刘馨梁传志冯国会...
    2639-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梳理并筛选绿色办公建筑性能指标,形成一套适用于既有绿色办公建筑的系统级(KPI)综合评价体系,涵盖技术、运行、效益三个方面18项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与专家打分法共同确定指标权重,构建适用于既有绿色办公建筑的综合评价模型.以严寒地区一栋典型绿色办公建筑为例进行综合评价,并与该绿色建筑星级评价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验证综合评价体系适用于绿色办公建筑评价.

    既有办公建筑评价体系性能指标运行效果

    构架式风电塔塔柱法兰抗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裘科一
    2645-2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5MW机组、轮毂高度为160m的构架式风电塔为例,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塔柱法兰的抗疲劳性能进行参数化分析.阐述了构架式风电塔塔柱法兰抗疲劳性能影响因素,具体包括法兰板厚度、法兰倒角尺寸及塔柱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较大的法兰板厚度与适中的法兰倒角尺寸,可有效降低法兰节点各部位在疲劳荷载下的应力幅,提高法兰节点整体抗疲劳性能;塔柱预应力在提高法兰节点整体抗疲劳性能方面也能发挥有利作用.

    构架式风力发电塔法兰疲劳热点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