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

魏星

双月刊

1674-6635

atd@cadg.cn

010-57368778 68322631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中国建筑设计集团

建筑技艺/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ique
查看更多>>《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本刊编委会由建筑设计界的专家及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组成,编委会主任由崔愷设计大师担任,并得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团体的支持。 应2008年底编委会的提议,本刊于2009年4月更名为《建筑技艺》,简称AT。《建筑技艺》秉承过往特色,以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为办刊宗旨,全面报道国内外精彩新锐的建筑设计实例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建筑技术,强调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突出节点细部构造、实施技术等。 主要栏目:名师档案、主题建筑、技术专栏、人物专访、建筑与文化、产品速递等。 读者对象:建筑师、房地产商、结构工程师、科研管理人员、大中院校教师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然通风导向下的寒地高校阅览室腔体植入设计研究

    刘佳莹白晓伟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阅览室为研究对象,探索腔体植入策略对寒地高校图书馆自然通风性能的改善作用.通过现场实测,获取阅览室物理环境的现状问题.结合阅览室空间布局,提出三种腔体植入设计方案.结合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三种气流组织模式下的阅览室内流场展开模拟分析,发现周边式腔体模式下阅览室自然通风效果最优.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寒地大进深阅览室的自然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高校阅览室自然通风腔体植入CFD数值模拟

    高校教学楼公共空间自然采光模拟研究——以湖南大学为例

    陆伟杰许茜婷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教学建筑中,公共空间的自然采光对室内环境舒适性和节约照明能耗有重要影响.教学公共区域作为师生活动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各方重点关注的区域.本文首先运用Velux采光模拟软件对湖南大学三栋不同时期建成教学楼的光环境进行定量模拟研究,计算其自然采光系数,分析了教学楼公共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最终从场地处理、建筑空间、窗体设计、建筑材料四个方面,提出适合长沙地区高校教学楼的自然采光设计方案.为高等院校教学公共空间的光环境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对其他类似的空间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教育建筑公共空间采光模拟湖南大学Velux

    功夫在"诗"外——泉州第二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设计

    蔡泓阴雨晴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相应地对于教育水平和对校园空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需考虑各年龄段成长需求,尊重个体性,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打造完善、适切的公共活动空间,助力学生全面进步.

    教育建筑校园空间公共空间

    留学生宿舍模式探索——天津师范大学新建留学生公寓项目设计

    郑新敏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津师范大学新建留学生公寓项目为例,对现阶段高校留学生宿舍的设计进行探索分析,以标准单元式住宿空间组合、创造多层次交流空间的设计策略,创建一种既强调隐私空间,又开放、活泼、有温度的学生公寓模式.

    标准单元共享多层次有温度

    基于"开放街区"理论的高校宿舍组团空间设计策略

    蔡卓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放街区的核心理念在于将传统街区空间与现代公共空间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打破传统封闭式宿舍组团设计的固有框架.这一设计理念强调资源共享与空间开放,通过巧妙的布局与规划、多层次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合理多元的交通路径设置,使得大学校园的各个区域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借景,形成一个整体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空间.

    开放街区"围"与"散""刚"与"柔""直"与"曲"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建筑防火设计

    游驭鲲李黎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轨道交通枢纽的综合开发,是城市片区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其特点在于交通设施与多种建筑功能融合,但由于地下空间相对封闭,人员密集,存在较大的火灾风险.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满足各方的诉求,需要从建筑方案入手,综合论证功能和空间特点,借鉴成熟的防火经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工作,是推动项目实施的关键.

    策略整体性功能归集防火分隔安全区

    中小城镇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综合客运枢纽为例

    郑岩傅少鹏杨冰莲野天星...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小城镇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分析梳理,总结了对应的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设计手法及转化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引发更多同类项目的设计思考.

    中小城镇综合客运枢纽设计研究高大空间空间融合

    站城一体化设计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李晓岸裴状壮李文迪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TOD理念从前期选址选线规划、项目设计与优化、后期运营评估与改善环节,研究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设计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通过数字化方法,推进公共交通设施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提高城市空间高效可持续发展.

    站城一体化设计轨道交通数字化工作流程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

    融合轨道交通,创造集约高效的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交通中心设计实践

    安军陈卓王君尤娟...
    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铁联运成为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功能,为机场航空业务量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通过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交通中心的设计实践,探索与轨道交通的高度融合,采用一体化、多元化、综合性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机场创造高效集约的综合交通枢纽设施,为旅客出行提供绿色人文、舒适便捷的交通换乘体验.

    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融合集约高效一体化

    深层地铁车站竖向疏散设施选用研究

    曾俊鸿周铁军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确定了疏散难点与可用竖向疏散设施类型,通过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法构建了指标评价模型,综合分析实际案例评价结果提出了选用策略.研究为深层地铁车站疏散设计提供了参考.

    地铁车站安全疏散疏散设施评价选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