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

赵基达

月刊

1002-8528

busc@263.net

010-64517786 84272776

100013

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

建筑科学/Journal Build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创刊于1985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科学类综合性技术期刊。本刊内容丰富、可读、实用,在建筑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本刊依托建设部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得到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有许多国内建筑界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了编委会,使得本刊更具权威性、指导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强弱轴之分的悬臂圆柱气动弹性试验研究

    梁敬凯陈凯
    99-10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具有强弱轴之分的悬臂圆柱气动弹性模型试验.多风向角、多风速的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两个固有频率对应了两个共振风速.当风轴与结构轴一致时,将发生典型的"横风向涡激共振";而当风轴与结构轴存在夹角时,虽然圆柱表面气动力是对称的,但其振动特性却随风向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小夹角情况下,圆柱仍会发生明显的涡激共振,但主振方向并非"横风向"而是沿结构轴向;夹角较大时,则在两个共振风速下均会产生小振幅的共振.此外,试验还表明,由于流固耦合效应的影响,阻力系数在圆柱共振时有所增大;而当风轴和结构轴有夹角时,升力系数不为0.

    悬臂圆柱涡激振动气动弹性试验流固耦合

    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单轴受压性能研究

    李广锋黄榜彪黄秉章潘丽华...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长龄期下的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压缩性能,本文改变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制备了 9组试件进行单轴受压试验,结果表明:①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和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为0.6%时的混凝土试件破坏形态相对较好,其抗压强度、峰值应变、轴压韧性比最大;②纤维对混凝土材料的耗能是起积极提升作用的,混掺纤维时,体积掺量为1.5%的钢纤维和体积掺量为0.4%对耗能提升效果最佳;③混掺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钢纤维对混凝土峰值应变影响较大,混凝土轴压韧性比受钢纤维的影响程度较大;④根据试验数据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峰值应变与纤维体积掺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据拟合.

    钢-玄武岩混杂纤维应力-应变曲线抗压强度峰值应变轴压韧性比耗能

    双圆钢管混凝土复合构件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

    王硕
    11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双钢管混凝土复合构件的截面抗弯性能,开展了双圆钢管混凝复合(CFDST)构件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首先进行7个双圆钢管混凝复合柱的受弯试验研究(包括5个CFDST试件以及1个常规CFST试件和1个DCFST试件),主要考虑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管厚度和直径比对其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 CFDST受弯失效模式、弯矩-曲率曲线、CFDST的挠度曲线以及截面纵向应变的分布.其次针对CFDST构件开展了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基于试验极限强度和失效模式验证后,进一步进行了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弯曲荷载下CFDST构件表现出更好的延性行为,外管的面积对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影响最大,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最小;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相对于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构件,CFDST构件的极限强度和延性有显著的提高,但与DCFST构件相比,CFDST构件的极限强度和延性的提高很小.

    双钢管复合柱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C60多孔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孙婧洪俊哲宋晓英张少云...
    126-13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高性能混凝土(HPC)成本,目前常掺入不同种类的骨料部分或完全取代普通砂石,但利用多孔粗骨料制备HPC的研究极少.本文采用5~10mm多孔粗骨料全替代普通石子试制HPC,在低水胶比下,因其孔洞丰富导致拌合困难,因此提前用附加用水将粗骨料润湿;基于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多孔粗骨料HPC配合比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28时,胶集比为0.51、砂率为42%、减水剂用量为0.2%且骨料附加用水量在7.618%~7.973%时,利用多孔粗骨料可制备出抗压强度≥ 60MPa且流动扩展度≥500mm的HPC;对抗压强度、扩展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砂率和骨料附加用水量;提出了抗压强度和扩展度经验计算公式;配比优化试件微观分析表明吸水后的多孔粗骨料有一定内固化作用,浆体和骨料结合程度较高,混凝土内部孔隙以无害、少害孔为主,保证了试件的强度.

    多孔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Design-expert配比设计响应曲面孔结构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钢筋间接搭接研究现状与发展

    姚明涓孙彬毛诗洋
    134-14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钢筋连接问题一直是行业关注焦点,钢筋传力方式对装配式结构的连接可靠性与施工安装效率等均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钢筋间接搭接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不同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竖向钢筋间接搭接的构造方式,分析了竖向钢筋与连接钢筋之间的传力机理,综述了钢筋布置形式、钢筋间距、钢筋直径、横向钢筋、混凝土强度以及搭接长度等因素对钢筋间接搭接传力效果及装配式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影响.现有的研究缺乏叠合剪力墙混凝土结合面处理工艺与施工质量对钢筋间接搭接传力效果的影响,建议开展不同影响因素对搭接长度影响的定量研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装配式结构混凝土剪力墙竖向钢筋间接搭接影响因素

    大悬挑单层斜交网格柱壳钢屋盖结构方案与复杂节点研究

    陈志强陈家丰安伟靳鹏...
    141-150,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梁站候车大厅钢屋盖为三纵一横4个柱形壳体相贯形成的空间曲面屋盖,采用主受力拱+斜交菱形网格的单层网壳结构体系,屋盖下部落在8个倒V形混凝土柱墩上,柱墩底为桩基础.对该屋盖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以及不同加强措施的对比研究,揭示了该类屋盖的变形及受力特点.为兼顾结构受力、建筑效果和材料用量,针对屋盖构件截面形式和网格尺寸进行了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箱型主拱+窄高箱型次杆的结构方案,网格尺寸为3m×3m,计算后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节点设计方面,对屋盖节点,通过调整构件局部轴垂直于屋面法向,保证节点美观和施工可行;对多杆汇交的柱脚支座节点,进行了专门的连接设计和节点有限元分析,确保传力的可靠性.

    空间钢结构大悬挑屋盖单层斜交网格方案比选支座设计节点有限元分析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研究

    沈宏新张旭魏海蒋永佳...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到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峰值参数,本文以约束效应系数为分析变量,基于过-王混凝土五参数破坏准则建立了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计算公式,并依据有效侧向约束应力与箍筋应变关系式推导了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时箍筋应力的计算公式,相关公式计算值与文献试验值吻合较好.最后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行,可应用于箍筋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应变的理论计算.

    约束混凝土峰值参数箍筋应力

    基于瞬变电磁全波理论的截水帷幕渗漏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及方法验证

    王涛李丁崔立叶孙凤婷...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地下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深基坑工程的应用增多,地连墙和截水帷幕的稳定性和防渗功能受到密切关注.然而,这些结构常因多种因素出现渗漏问题,威胁工程安全.当前,尽管存在多种检测方法,但尚未有一种既准确可靠又经济高效的渗漏检测手段.文章重点关注瞬变电磁全波技术(以下简称MULTEM技术),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测验证其在地连墙和截水帷幕渗漏检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特点,有望为地下工程安全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新手段,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截水帷幕地连墙无损检测MULTEM

    钢框架建筑基于减震技术的地震韧性提升

    张学智王心宇
    16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钢结构建筑高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提升现有钢框架结构的抗震韧性至关重要.为此,以一栋9层钢框架建筑作为原型案例,分别采用黏滞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设计了两种减震加固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Perform-3D对原型案例和两种加固方案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根据《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对3个结构进行了韧性评价.通过对比3个结构地震响应和抗震韧性,结果表明:在地震响应方面,黏滞阻尼器减震方案在设防地震下具有相对优势,屈曲约束支撑减震方案则在罕遇地震下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在抗震韧性方面,黏滞阻尼器减震案例在设防地震下的具有较好的抗震韧性水平,屈曲约束支撑减震案例则在罕遇地震下具有更优的抗震韧性水平.传统抗震结构的抗震韧性等级为零星,通过进行减震加固可将建筑的抗震韧性等级从零星提升至一星,有效提升建筑的抗震韧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区钢结构建筑的抗震韧性设计提供参考.

    钢框架建筑屈曲约束支撑黏滞阻尼器地震响应抗震韧性

    滨海环境下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评定

    闵红光胡俊杰姚志东闫贵海...
    176-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珠海市体育中心4个场馆的混凝土微观结构、孔径分布和氯离子含量分布进行分析,研究了滨海环境下既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并对其耐久性等级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滨海环境下既有混凝土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硫酸盐和氯盐侵蚀问题,处于室外迎风面和潮湿环境的混凝土构件遭受硫酸盐和氯盐侵蚀问题较为严重,混凝土中大孔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处于室外背风面和室内环境的混凝土构件所面临的侵蚀问题则较轻,混凝土中大孔所占的比例则较大.基于滨海环境下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分析结果,评定珠海市体育中心4个场馆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满足要求并给出耐久性处理措施.

    滨海环境既有混凝土结构微观结构氯盐侵蚀耐久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