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张国强

双月刊

1003-0344

BEE@ChinaHVACR.com jzrk@chinajournal.net.cn

027-87822050

410082

武汉市武昌区北环路23号501室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Journal Building Energy & Environment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2年,原名《通风除尘》,于1998年正式更名为《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属中国科学协主管,由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和建筑热能动力分会主办。创刊20年来,已连续出版21卷85期,发表论文1000余篇,共计600余万字。自1989年起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自1994年起纳于《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刊以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专业技术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力求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主体是楼宇建筑能源与环境工程,面向暖通空调和热能动力两大行业的科研、设计、教学、施工及运行管理人员,涵盖两大行业的主要专业内容,侧重点是冷热源工程、暖通空调及洁净技术、绿色能源开发利用、通风除尘及有害气体控制等,设有八个栏目:实验研究、专题论述、经验交流、新技术新产品、设计实例、国外技术、运行管理、综合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住宅换气次数的日间变化特征研究

    周烁钕赵月琪胡轩宇王昊睿...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中国四个气候区(严寒地区/SC、寒冷地区/C、夏热冬冷地区/HSCW、夏热冬暖地区/HSWW)的住宅为研究对象,结合初步的实地调查和测量得到住宅冬季和夏季每日换气次数(关窗通风).通过CO2衰减法分析数据,发现SC,C和HSCW地区在冬季和夏季的平均换气次数在0.11~0.22 h-1之间,显著低于南方HSWW地区冬季的平均换气次数0.54 h-1.房间内换气次数的日变化规律不一致,存在随机性.渗透风换气次数的日间变化处在中高水平,相对标准差在22%~72%之间.在冬季和夏季大多数情况下,白天换气次数变化程度比晚上更强烈.

    气候区渗透风CO2衰减法换气次数相对标准差

    室内冰场湿空气状态的实验研究

    丁惠明苏炜捷李鑫张程宾...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冰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冰面附近空气与室内空气不断混合,湿空气状态极有可能处于雾区,产生起雾现象,对冰场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实验测量在不同送风状态下,冰场内部的温湿度分布情况,同时对送回风状态和冰场温湿度分布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送风状态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30%~40%)能够极大地削弱起雾现象发生的可能,上送下回的送风方式是冰场最为合理的送风方式,且回风口的高度越低越好.

    室内冰场湿空气状态起雾

    复合式冷却塔过渡季节运行模式性能研究

    刘聪聪周亚素张恒钦
    10-1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复合式冷却塔为分析对象,基于冷却塔热质交换原理及能量守恒方程,结合冷却塔传热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复合式冷却塔过渡季节三种运行模式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空气干球温度24.3℃,湿球温度17.0℃的气象条件下,复合式冷却塔以干湿盘管复合串联运行时,冷却效果最好,冷却水进出口温差最大可以达到4.68℃,冷却效率最大可以达到39%.以翅片管与光管换热器串联空冷运行时冷却效果最差,冷却水进出口温差最大值仅为1.02℃.以闭式冷却塔运行时,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最大值为4.03℃,但能效系数在三种模式中最大,因此更为节能.

    复合式冷却塔过渡季节运行模式评价指标

    低温空气源热泵在严寒地区应用实验研究

    金洪文宋炳奇刘亚平刘超越...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严寒地区对空气源热泵进行实验测试应用,检验了空气源热泵冬季普通工况和极端天气工况下的运行情况.极端条件下系统能效比均在1.8以上,整个采暖季热泵机组与采暖系统COP值分别为2.49/2.21.

    热泵能效比室内外温度

    两种太阳能采暖系统在住宅建筑上的测试分析

    安爱明
    19-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两个实际太阳能采暖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燃气热水器系统的组成形式,测试了两种系统的性能参数,并对太阳能保证率、集热系统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

    太阳能采暖性能测试太阳能保证率

    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损耗分析及优化

    高瑞霞罗清海李思燕涂敏...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层住宅家用一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管路热损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管径、供水温度和安装高度对管路热损耗的影响,并利用VB语言编写管路热损耗计算程序简化计算工作量.针对目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在多高层应用中的缺陷提出优化方案,为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在多高层住宅建筑的应用提供参考.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管路热损失优化方案

    封厦处理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供暖需求影响

    王典鹏刘猛徐文璐何昱洁...
    27-3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结合寒冷地区农宅间歇供暖这一应用条件,运用DeST-h能耗模拟软件探究封厦处理对供暖需求的影响,并以围护结构热工改造作参照,评估其节能效果.研究发现:封厦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设备负载率,有助于缓解间歇供暖工况造成的负载率低下,阳光间0.6~1.5 m进深区间内,随进深增加,负荷节能率线性降低,极差2%~5%,但进深不会显著影响设备负载率.间歇供暖工况下封厦处理节能率与外墙+门窗改造效果基本持平,节能率在30%左右,但只能达到围护结构全改造约二分之一的节能率,可以将封厦处理作为围护结构全改造的补充措施提高设备负载率,进而提高设备季节运行能效.

    封厦处理(附加阳光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最大负荷累积负荷部分负荷分布时间

    上海市中小学建筑能耗定额研究

    余婉璇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上海市多家中小学进行能耗统计与数据分析,分析中小学建筑能耗分布特点,找出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定额分析法计算建筑能耗定额,针对生均建筑面积和空调面积比划分不同区段.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给出生均建筑面积和空调面积比修正系数,从而对中小学建筑能耗进行修正,得出更加科学可行的中小学建筑能耗定额.

    中小学影响因素能耗定额方法修正系数

    中日建筑自然防排烟技术标准对比研究

    曹灿峰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自然防烟与自然排烟两大方面对中日两国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进行了宏观法规与微观条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防烟方面,相较于日本主要重视前室区域,我国同时兼顾了疏散楼梯间和避难层,确保所有防烟场所均具备无烟无热的安全条件及人员避难逃生的新风需求.在自然排烟方面,相较于日本主要看重防排烟系统形式,场所面积大小以及排烟窗实际操作的便利性,我国则从整体上更综合考虑排烟场所类型、净高、喷淋等因素对排烟窗面积的影响,且排烟窗面积与开窗角度要求也更为严格.两国技术标准联系密切但各有特点,均符合各自国情,可进一步互相补充完善.

    防排烟自然通风自然排烟日本

    青岛市既有办公建筑冷源系统运行调研分析

    孙锐崔红社李言永吴筱晗...
    40-4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青岛市5栋既有办公建筑中央空调冷源系统的运行调研及分析,得到既有办公建筑实际运行最大单位面积冷负荷为45~-60 W/m2,以螺杆式冷水机组为冷源的冷源系统单位面积平均日能源消耗为0.057 kWh,其中制冷主机耗电量占比61%.根据实际运行的EER及COP对冷源系统整体能效及制冷主机的能效进行分析,得出制冷主机能效50%的时间里低于厂家标称能效.

    既有办公建筑中央空调冷源系统螺杆式冷水机组EERC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