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范·伯克尔建筑作品思想初探

    刘益清李铁军国建淳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简要介绍本·范·伯克尔的求学生平简历,通过对本·范·伯克尔的作品、讲座分析,提炼他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手法,解读大师的"阿纳姆中央车站"案例,深入理解本·范·伯克尔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思想,总结大师对于建筑"软"的属性的理解,以及非线性数字化设计手法和对建筑在城市中的总体规划设计的设计意图.

    本·范·伯克尔建筑"软"的属性非线性城市建筑阿纳姆中央车站

    建筑类型学视角下的市级博物馆形式与空间分析——以中原地区为例

    刘海坤刘琪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艺术、文化及城市的文脉等特征,市级博物馆通常会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建筑特征,建筑师在设计时也会着重探索城市的建筑本源.建筑类型学通过提取"原型"进行一定的转化并进行建筑新形势的创新,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找寻博物馆的本源提供一定参考.文章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对中原地区市级博物馆形式与空间进行分析,从城市的历史、环境、文化及地域特征探寻博物馆设计所依据的原型,通过这些研究,试图为博物馆建筑在契合城市性格设计的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市级博物馆建筑类型学原型形式空间

    美国历史遗产保护与精明增长理论实例研究

    赵紫辰王伟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历史遗产保护运动以1850年乔治华盛顿故居的保护为起点,目前已经历近170年的发展.通过对美国历史遗产保护历程的梳理,可以看到历史遗产保护问题是在城市更新运动之后才逐渐引起美国民众普遍关注的,并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目前,面对美国城市经历低密度扩张之后暴露的诸多问题,历史遗产保护开始尝试与精明增长理论相结合,作为引导城市更新、改变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近年来开发较为成功的北卡罗来纳州美国烟草公司历史街区为案例,分析总结了美国如何在历史遗产保护实践中运用精明增长理论的相关策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美国历史遗产保护精明增长城市更新历史街区

    片段之间——蒙太奇视角下的民宿建筑设计

    董春方徐泽炜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民宿开发建设的热潮在国内逐渐兴起,大批民宿建筑应运而生.文章在梳理蒙太奇理论相关概念与内容的基础上,试图从三个角度将蒙太奇思维引入到民宿建筑的分析中,以此探讨蒙太奇理论对民宿建筑设计的启发价值.

    蒙太奇民宿片段

    苏州古城区居住类历史建筑再利用策略研究

    崔浩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城的历史建筑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类建筑在历史建筑中占据很大比例.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居住类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来的使用功能而被其他功能所替代.如何进行功能的置换和空间规划使这些建筑重新焕发光彩,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走访调查和查阅资料,对苏州古城区居住类历史建筑整理归类,对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文化等方面赋予历史建筑存在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义,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出分析,以098号控保建筑沈宅、东北街李宅、054号控保建筑季宅为例,针对性地提出对居住类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策略和改造途径.

    居住建筑历史建筑再利用策略和改造途径

    地域视野下的中小学校园更新研究——以福州市台江第四中心小学改扩建设计为例

    陈建东王旭升马腾飞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校园不仅是培育人才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但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原有的中小学校园,在规模和空间布局上不能满足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原有校园的更新、老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已成了迫切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校园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挖掘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性,从规划结构、功能结构、生态交流场所的设计与新旧建筑文脉的延续来构筑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新风貌.

    地域特色更新规划

    基于OBE理念的《建筑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多学科融合的情境学习之道

    周祥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类型化的建筑设计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粗放笼统的问题.为了可持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章基于OBE理念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学科融合的情境学习思路,并阐述了知识点细分、综合评价等具体做法,目的是将建筑教育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OBE理念建筑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学习学科融合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北京市美丽乡村深化设计策略及评价研究

    陈喆朱航杰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依据,同时结合情感结构等相关理论,对正在实施的北京市门头沟区以及通州区等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调查与研究,总结了美丽乡村进一步深化设计的自然环境、建筑维护、历史传承、群体行为和产业基础五个组成要素,归纳了美丽乡村深化设计策略的保护环境、传承历史、渐进更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四个原则,提取了"场所保留,激发乡情;利用环境,青山绿水;挖掘文化,民俗历史;公共空间,情感认同"四个策略.文章希望对美丽乡村的深化设计有所帮助,也为类似设计中的情感激发提供借鉴.

    美丽乡村建设北京市情感建筑现象学策略及评价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肖彦米扬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规划行为开始深度介入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开始转向精细的数字化研究阶段.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既有成果的系统梳理与分门评述,厘清相关重要概念,总结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向与研究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村落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基于不同使用者需求的街道更新策略研究

    王振报向思蓉朱嘉欣郭树明...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场所,"以人为本"的街道更新改造有利于人居环境的提升.为了解街道中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营造宜人的街道空间,文章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进行街道用户分类.以邯郸市安居东城社区周边街道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用户的需求,提出街道更新改造策略.

    城市设计街道更新用户画像更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