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广州为例

    徐静梁远玲陈杰灿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是儿童生活的空间载体.广州儿童数量大、占比高,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举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任务,空间环境建设是载体和落脚点.针对广州儿童特征,聚焦儿童空间需求与供给矛盾,通过视角转变、空间转译、体系重构、标准再建等,切实从儿童的角度来开展空间规划与建设,营造岭南山水特色、广府文化传承、全域全要素适儿化空间网络,切实保障实现儿童权利.

    儿童特征与需求儿童友好城市空间规划广州

    工程组织管理视角下小城镇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

    李乘邹传仁郑学勇季昊天...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改造、精提升"背景对小城镇建成环境的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从阶段性向可持续性转型成为值得讨论的问题.文章以新昌县儒岙镇为例,基于工程组织管理视角,探讨了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策略.(1)首先通过对小城镇建成环境解构与类型识别,提出不同类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治理模式.(2)其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全民参与式的小城镇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策略,通过智慧化平台以期实现工程组织流程的优化,并结合新型更新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小城镇建成环境工程组织管理可持续更新全民参与

    近十年我国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霍海鹰郝佳惠于学航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老龄化进程飞速加剧,我国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选取CNKI数据库文献为检索对象,通过梳理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后发现: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和政策推进,我国老旧小区适老化研究发文数量逐年增多,2016年以后发文量明显增加;发文机构以高校为主,缺乏团队间的合作;研究视角从政策、理论及案例研究逐渐转向需求、改造策略,研究主题也随之多元化;相关研究在建筑学领域主要关注既有住宅、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无障碍、公共设施等方面,内容集中于城市老旧小区,应增加对农村的关注.

    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CiteSpace可视化

    沈阳市社区养老需求与现状调查研究 ——以和平区为例

    孙琬滢刘畅曲艺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沈阳市和平区老年人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对当地老年人基本情况、生活状态以及老年人对不同类型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进行统计,利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总结老年人生活各基本因素与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性,结合当地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沈阳市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类型需求与年龄具有较大相关性,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由文化娱乐类向医疗辅助类再到生活支援类的倾向.当地养老设施基本覆盖老年人需求服务类型,但数量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在日后建设中,应满足更多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社区养老老年服务公共建筑设计社区养老建筑

    儿童友好社区视野下儿童友好空间网络构建策略研究

    李昊田董一瑾杨艺红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文中指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强调了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的内容[1].社区是整个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面对儿童成长空间建设不充分、社区参与机制不健全、社区育人环境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儿童成长空间、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架子"内的"里子"不断丰厚.

    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策略研究

    站域土地商业开发与政策效益之间的耦合关系 ——以上海为例

    刘文吕春晓邱艳霞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轨道交通的白热化发展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变革,缓解了人口、交通和土地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政策引导站域土地开发成为当下城市发展聚焦的热点之一.文章选择轨道交通政策制度相对健全的上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10年代表土地商业开发情况的POI数据的分类梳理,在ARCGIS平台上进行渔网计算和UNA计算,将政策与土地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论认为:站域土地开发强度逐年提高,越靠近站点,土地利用混合程度越高,可达性越好.政策与站域土地开发有着紧密的联系:宏观政策对土地商业开发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微观政策对土地商业开发起着反馈促进作用,土地开发在此有了特定的质的提高.

    站域空间土地商业开发政策效益UNA

    宜昌"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契机和再生模式的研究

    陈健夫赵珉孙海玲颜安...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产是城市文明发展的载体,也肩负着城市复兴的使命.针对宜昌"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建筑遗产,对其进行资料整理和实地调研.通过分析宜昌"三线建设"的现有历史背景资料、工业遗产现状及分布特征,并结合宜昌工业遗产成功改造的实践案例,得出了符合本地三个方面的再生策略,最终从多尺度控制整体体系、合理规划;多元探索利用价值、充分策划;多角度融入地方文化、社区参与等三个层面,为工业遗产的改造再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再生模式宜昌市

    国内外大学老校园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案例研究

    朱宇恒郭春莉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的公共空间系统体现了独特的校园规划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大学的辨识度,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工作与交往环境.文章选取国内外优秀案例,从校园公共空间的组织方式、形式、文脉、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剖析,初步探讨了一些原则性做法,以期对大学老校园公共空间的保护提供借鉴与启示.

    大学老校园公共空间保护校园规划

    基于比较分析下广州与开平近代乡村侨居保护利用模式的思考

    李月明傅娟华祁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成为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吸引了不少学者研究开平碉楼建筑文化精髓,并为开平碉楼的保护利用出谋划策,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善的保护体系,并进行了许多开发利用的尝试与探索.保护与利用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各地侨乡文化研究工作的展开,也面临着侨居如何保护与利用的问题,研究开平碉楼的保护利用方式对于其他侨乡民居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应意识到不同侨乡文化存在着地域层级差异,保护开发模式应当具有针对性,因此文章将广州与开平乡村侨居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开平乡村侨居保护模式,结合广州乡村侨居现状,对广州乡村侨居保护与利用方式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广州与开平乡村侨居保护与利用比较分析

    工业遗存中公共空间的公共性问题分析 ——以杭州拱墅区为例

    秦洛峰陈宁玲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拱墅区作为杭州市重要的工业区,存在大量工业遗存.在城市更新中,这些工业遗存也在去工业化的进程中.目前已有不少向公众开放的转型类型,成为城市公共生活中的重要空间.文章通过调研访谈、应用星型模型,总结分析拱墅区工业遗存转型类型和典型工业遗存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归纳出工业遗存转型后,其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

    工业遗存转型公共空间星型模型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