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立面构图研究

    王成修费迎庆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立面构图具有丰富且复杂的表现形式.文章通过解析水刷石立面构图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并探析其影响来源,以归纳其地域性特征.研究发现,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立面构图以西方建筑构图为基础,汲取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塌岫"的空间特征和錾砖堵等构件划分立面的构图手法,并结合"红砖白石"的组构模式,将传统单层砖石立面移植到近代多层砖混立面上,形成丰富多样的构图形式,可作为当代地域性建筑的有益借鉴.

    鼓浪屿近代建筑水刷石立面构图

    基于空间嵌入和系列表达的美丽乡村主题景观表达初探——以无锡市洛社镇福山村"福文化"风光区景观设计为例

    宋居宇曹杰何兰姜卫兵...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塑造主题文化景观是构建地域风貌、彰显形象特色、利于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而"福"文化伴随着中国历史长河的变迁与发展,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福"文化现象,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文章结合无锡洛社镇锡西大道乡村振兴风光带建设项目,对开展福山村景观建设、挖掘福文化景观表达的空间点线嵌入和系列表达的手法进行探析,为构建美丽乡村形象特色提供支撑.

    福文化空间嵌入景观建设美丽乡村

    粤港澳近代圣公会教堂建筑的本土化研究

    薛颖鄞盼
    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历史与人文背景差异下,圣公会在粤港澳三地建造的教堂呈现的本土化特征.文章选取广州、香港与澳门近代的圣公会教堂,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从教会的发展历程、教堂建筑的区位选址、平面形制、建筑风格与建筑装饰等进行分析,探讨同一个教会在不同地区教堂建筑的本土化特征异同及其影响因素,得知在基督教传教与教堂建设中,文化价值取向是教堂建筑本土化异同的根本原因,其中教派教义是教堂本土化的重要原因,不同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对教堂建筑本土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粤港澳近代圣公会教堂本土化

    带来浸没式体验的主题乐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项目设计

    钟慧华
    25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庭休闲活动场所要求的日益提升,传统乐园及动物园能提供的参观娱乐体验已不能满足其需求,这也对建筑设计行业提出了开拓创新的挑战.文章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项目为例,探索如何营造人与自然动物间的浸没式体验空间的快乐建筑.

    浸没式主题乐园动物展览游乐设备

    非物质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以山西晋中市寿阳县胡家堙村为例

    李宝文朱向东王崇恩
    25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保护拥有浓厚历史文脉的传统村落时,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物质文化保护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研究探析非物质文化与传统村落之间的关系,结合山西省寿阳县胡家堙村落的规划设计,分析了特定地域非物质文化对村落保护的意义,即将文化脉络保护与村落规划设计相结合,通过空间节点的活化再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呼应的历史氛围和环境,使非物质文化融入传统村落的延续中.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空间节点村落保护

    晋商大院的符号研究

    宋昊王崇恩
    25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中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当地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晋商大院作为晋中地区的代表性民居,不论是在新建还是维护的过程中,都应体现出建筑所特有的地方性.通过研究晋中地区民居中的晋商大院,在研究文献、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其平面形式、空间形式、屋顶形式等,运用符号学相关理论提取其建筑符号,用符号信息概括晋商大院,创造出一种能够代表晋中民居特有的符号体系,通过符号的现代表达方式,对晋中地区民居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参考.

    晋中民居晋商大院符号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现代转译——以山西建筑艺术展示中心课程设计方案为例

    张恬霖康峰曹如姬
    259-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地域性建筑设计专题——山西建筑艺术展示中心课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以"传统建筑空间的当代适应性"为思考点,提出"选取空间原型-解构分析特征-转译空间设计"的传统建筑空间现代转译的设计方法,选取王家大院和太原永祚寺为空间原型,对其构图原则、空间营造、对景关系、立面元素四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现代建筑的语汇进行建筑空间的组织和塑造,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提供方法论实践探索.

    传统建筑空间空间原型转译设计方法

    浅谈衢州历史建筑修复与保护

    孙亚丽陶慧芳徐省周艺萍...
    262-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著称的衢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俗特色,其历史建筑数量众多,但是保存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以衢州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以衢州现存历史建筑的现状为依据,针对不同的修复部位制定不同的方案,着重探索对历史建筑的修复与保护,并且举例说明,为推进衢州各个地方的品质提升、促进民俗文化的内涵升级、深化衢州南孔文化提供技术支撑.

    历史建筑现状修复保护

    特色小镇特色街道景观风貌浅析——以杭州云栖小镇为例

    张家韵田密蜜
    26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党中央与政府对新型城镇化与特色小镇的发展日益重视.文章结合国家特色小镇培育要求,以云栖小镇为例,浅析特色小镇街道景观风貌.从街道整体功能区域、街道人行活动范围、街道的宽度与建筑的高度比、街道建筑风貌等方面出发,提炼特色小镇在街道景观风貌上的特色与优势,以期为全国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理论支持.

    特色小镇云栖小镇街道景观小城镇建设

    蒙古族餐饮空间民族符号的应用

    杨祺磊孟春荣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餐饮空间既是餐食的场所,又是文化的载体.符号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文化展示的载体,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是体现蒙古族主题餐饮空间文脉的重要标志,是对历史文脉的承袭和发展.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在空间中的应用是极具代表性的.在餐饮空间中,民族符号的应用既要符合文化内涵,又要满足环境要求和审美需求.

    蒙古族餐饮空间民族符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