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灾结合视角下文化建筑避难空间设计——以东北某高校图书馆为例

    黄丽蒂许欣欣罗开洲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东北某高校图书馆建筑室外场地与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特点的分析以及比较,并以此建筑为例进行平灾结合的室内外转换设计,以期为今后我国城市中文化建筑防灾避难场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避难场所防灾平灾结合文化建筑

    商业综合体开放式屋顶空间形态与交通组织分析

    张政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体验式消费模式的兴起,商业综合体屋顶作为可以开拓体验式消费的新场所,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网络、期刊文献、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总结影响商业综合体开放式屋顶空间形态与交通组织的类型,以及它们在商业综合体建筑屋顶空间使用中表达出的特征,对其设计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商业综合体开放式屋顶空间形态交通组织

    综合体理念在当代城市中小学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徐明瑞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不断进步发展,中小学校也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化.21世纪开始,中小学校大都呈现分散式、行列式的布局特点.但近年来,在城市化的推进下,面对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条件,中小学校应当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下校园设计也应当更加注重功能之间的联系和空间特色的营造.而采用分散式、行列式布局模式的城市中小学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已经凸显出许多矛盾,亟待变革的来临,这也引发了诸多设计师和学者们的思考.在此背景下,综合体理念开始被应用在中小学校的设计中,中小学校园综合体应运而生.

    中小学校城市化素质教育综合体理念

    课程思政理念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建筑专业课程的路径研究

    李菲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推行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的途径,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探讨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建筑学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实践和实现路径,并初见成效,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和创新教学具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课程思政传统文化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

    基于SD法的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两个开放式产业园为例

    贾璐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外公共空间活力是产业园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外对其活力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文章以合肥市两个开放式产业园为例,通过SD法定量地评价分析被调查者对其室外公共空间的活力感知,最后总结出产业园区室外公共空间活力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即使用者体验感和基本需求、交通流线的可达性便捷性、园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SD法公共空间活力因子分析

    浅谈当代高校学生配套服务空间布局——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朱宇恒边川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配套服务空间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起到满足日常生活、增进相互交往和促进身心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和校园凝聚力的体现.文章基于学生配套服务空间的发展,选取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四类典型案例,对综合服务楼、学生街或学生文化长廊、一流社区及散点布置的空间形式进行分析,探究当代学生配套服务空间的布局特征、原则和发展方向.

    高校服务空间空间布局

    校园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对策

    倪超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同时这些人才也反哺教育领域,促使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这一点在校园规划和学校建筑设计上就已经体现出来.目前国家向教育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置建设,为学校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以培养更多的人才.设计师对校园的规划理念多源于其对学校的印象以及自己的期待,从主观意识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功能,对校园合理规划,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使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稳定有序展开,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文章着重于研究校园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对策.

    校园规划学校建筑设计对策

    BIM技术在数据中心产业园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周天凡张海燕吴大江张润泽...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基建"理念的浪潮下,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数据中心产业园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国家市场发展布局的热点工程.与传统基建相比,数据产业是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建设数字中国"的最为重要的基石之一,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以华仓云计算南京智慧产业园为例,探索BIM技术在数据中心产业园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总结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运维三个阶段应用的优点与创新点.

    BIM技术数据中心产业园全生命周期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筑智慧化设计的机遇和挑战

    丘家琪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迭代,数字化和智慧化相关理论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及社会领域.建筑行业作为我国核心支柱产业之一,建筑的智慧化设计已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从解读智慧建筑的内涵切入,探讨建筑智慧化设计对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文章对从事建筑智慧化设计以及智慧城市相关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数字化转型智慧化设计智慧城市机遇和挑战BIM技术

    丹江口南站旅游集散中心建筑设计

    梁伯达郭子钰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国内旅游集散中心规模设计不当与造型设计缺乏对环境呼应这两点不足,通过对丹江口交通、经济现状和远期发展的综合分析以及设计规模的理论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得到规模设计的依据;充分考虑丹江口环境优美的特点,并结合与丹江口南站站房关系,设计出以生态、绿色为主题的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以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全设计周期思考,以期给国内旅游集散中心设计提供借鉴.

    旅游集散中心建筑设计造型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