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I——工具、伙伴抑或桥梁

    陆激
    1页

    AIGC视野下的浙北民居风格研究路径初探

    陆激沈东山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Stable Diffusion为工具,以通过机器学习特定建筑风格图像并输出结果的方式,尝试对浙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在AIGC视野下的研究路径进行探索.文章建立了浙北民居与现代住宅图像的数据集并进行训练,得到该语境下的浙北民居风格模型,接着通过批量单独生成与混合生成,对生成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发现了该模型在建筑风格模拟方面具有不同于人类直觉判断的抽象提取能力,进而概括了该类工具下生成结果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AIGCStableDiffusion机器学习浙北民居建筑风格

    浅析疗愈空间在康养酒店中的应用

    徐强王嵩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疗愈性的角度去分析现今的康养酒店设计,总结归纳出康养酒店中具有疗愈性质的特色空间,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归纳寒地地区的康养酒店,总结疗愈性在康养酒店中的应用,并从气候、适应性、游客的舒适体验感出发,提出寒地地区康养酒店所存在的不足与解决方法.

    疗愈环境疗愈空间北方寒地康养酒店应用

    低能耗导向的建筑设计思考——以安溪梧桐中学宿舍楼项目为例

    陈小双林志森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安溪梧桐中学实际项目设计,从主被动式节能技术措施角度分析低能耗设计理念在宿舍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采用PVsyst与Ecotect软件对建筑光伏发电量与建筑低能耗设计方案进行模拟研究,为营造低碳生态、舒适宜居的宿舍空间做出探索.

    宿舍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低能耗主被动式节能措施

    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体育场馆中的应用

    宁娇荣胡振宇蔡雨辰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技术是指借助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以及算法模型等,将现实世界的物理对象映射到数字空间并进行交互的技术手段,从而实现对物理实体对象全生命周期的模拟、验证、预测、控制和运行.文章引介了数字孪生、智慧体育场馆的概念,分析了智慧体育场馆的现状,论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体育场馆的规划设计、施工营建、服务管理、智慧运维等阶段中的具体应用,为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规划建设和运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数字孪生智慧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智慧运维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游客中心功能配置与规模计算研究

    徐志昊罗奇汪攀红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客中心作为旅游景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因目前已有的建设标准不够完善,建设中存在功能配置不合理以及面积配比失衡造成空间资源上的浪费等现象.通过归纳以往国内外游客中心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实地调研,以游客量为核心数据,引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复合体建筑的概念,试图系统性地提出游客中心功能选配以及规模估算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以实际算例加以佐证,为今后游客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启示.

    游客中心规模估算功能配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木结构观景塔中的亲生物设计应用研究——以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木结构竞赛作品为例

    王佳文张海燕罗靖王路...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发激烈,亲生物设计作为一种强调与自然互惠共生的设计思想,已经成为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以笔者参与的第七届全国高校木结构竞赛作品设计为例,从应用自然要素、模拟自然类似物、构建人与自然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亲生物设计在观景塔中的应用,以期为设计环境友好型景观建筑提供方向.

    亲生物设计观景塔木结构可持续发展

    基于韧性理念的建筑"前置空间"研究

    陈翔陈子莹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对社会生活的精细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具体到建筑层面,则反映为对出入建筑空间的人流基于识别、安检、疾控、权限等内容的过滤性管控需求.文章将韧性理念引入建筑空间层面,将与上述内容相关联的空间予以梳理整合,提出建筑"前置空间"的概念.通过对建筑前置空间的现状分析,探讨前置空间的内容、韧性特征以及韧性设计理念.

    韧性理念前置空间精细化管理空间设计理念

    "候鸟式"养老模式下辽西地区乡村养老空间设计研究

    杨梦阳李思莹牛笑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西地区自古以来便以农业为主.进入到21世纪后,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辽西广袤的乡村也出现了中青年人口流失和空心化严重的现象;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这一地区的城市养老也出现了新的需求.在二者的耦合作用下,"候鸟式"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文章以此为基础,从辽西地区"候鸟"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总结这一新兴养老模式的空间设计原则,以居住空间、交往交流空间和康养空间的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从细节入手,寻求适用于辽西地区乡村养老的发展之路.

    候鸟式辽西地区乡村养老空间设计

    当代建筑学科对消费社会的适应性探究

    吴志鹏李承来刘一鸣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上世纪梁思成以"体形环境设计"理念对清华大学建筑系进行改革以后,"营建"的概念对"坚固、适用、美观"的诠释有了更全面的维度."营建学系"的建立希望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通才",建筑学科的领域得以被延伸.直至今日,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消费时代的演变,使得建筑学科的思想属性与功能属性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导致一部分因适应消费社会的形式表意建筑的出现,并引起人们的探讨和深思.文章主要对建筑学科对于消费社会的适应性程度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当代建筑导向有所启发.

    建筑学科消费社会适应性形式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