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景园林墓葬遗产保护刍议——以萧大亨墓为例

    徐放张佳玮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萧大亨墓遗址的现场考察,研究了墓址现状及构筑物、石像生的摆放形式.将萧大亨与明朝同等身份的历史人物的墓地做了分析对比,推测出萧大亨墓址石像生可能存在的布局失误,以期推动风景园林专业对历史古墓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利用.

    风景园林泰山萧大亨墓葬明朝

    基于自然疗愈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为例

    辛倩倩刘博新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创建一个更舒适、健康的大学校园景观已成为研究热点.从景观设计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校园景观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多维度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相关文献;其次搜集校园景观建成案例,探讨其关键要素;再次总结校园恢复性环境的空间设计导则,并且将其用于浙江工业大学校园设计实践,进一步阐明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大学校园景观恢复性环境设计依据设计策略

    基于三维点云技术的文化景观遗产空间模式识别研究——以内蒙古锡拉木伦庙为例

    赵泽雨张华郭沁
    238-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类遗产景观的空间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当代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然而传统的空间模式识别方法缺乏科学的参量体系,导致相关保护手段的无力及景观特征的消失.本研究从遗产景观保护的视角出发,以内蒙古锡拉木伦庙为具体研究对象,利用点云技术进行测绘、构建三维模型,通过现代的数字化手段对遗产景观不同尺度上的空间构形、视觉特征和要素组成进行定量化分析,从而全面梳理锡拉木伦庙的景观风貌与核心特征.本研究成果能够支撑遗产景观空间特征定量化研究,有助于探明遗产景观特征的本质和核心价值,为解读传统景观的营建思想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工具.

    点云技术文化景观遗产空间模式模式识别锡拉木伦庙

    城市公园绿地健康景观设计研究——以合肥市老城区环城公园为例

    杨亚峰王玲刘淑梅黄梅林...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快速城市化对市民身心健康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健康景观规划设计愈来愈成为当前研究的核心关切.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解析城市公园绿地健康景观的设计要素,并以合肥老城区环城公园为实证,从空间类型、道路设计、水体营造、植物种植和景观小品等方面深入剖析环城公园健康景观设计状况,并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提出健康景观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绿地健康景观的营建提供思路与借鉴.

    城市公园绿地健康景观景观分析优化设计合肥老城区环城公园

    基于SD法的环城绿道环境感知评价研究——以成都市锦城绿道南段为例

    熊雪倩吕一诺刘弘滢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成都锦城绿道为研究对象,运用SD法(语义分析法)从游客角度对绿道环境进行感知评价,并结合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锦城绿道环境的关键因子.其中,卫生环境、景观类别、视觉体验评价较好,夜间照明设施、公厕分布评价较差.环境和视觉的丰富度、道路质量是影响绿道环境感知评价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现状为成都锦城绿道提供优化建议,也为其他城市绕城绿道的规划发展提供参考.

    SD法环城绿道绿道环境环境评价

    关于风景园林专业城乡规划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三江学院城市规划设计概论课程为例

    胡幸李金花
    248-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三江学院《城市规划设计概论》课程为例,探讨了在OBE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相关专业的城市规划类课程的教学改革重点内容.笔者从"专业关联度、学生关注度、思政关联度和行业需求"几个方面出发,梳理出符合风景园林专业学习的课程内容体系.

    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教学改革应用实践

    基于栖息地营建的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黄卓
    25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化导致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背景下,规划总面积约14.5km2 的上海浦东张家浜楔形绿地,作为上海开发时间最早、规模体量最大、完成度最高的楔形绿地之一,是确保中心城生态质量,丰富生境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绿地总体功能布局,规划构建森林和林地、湿地和水生栖息地、草甸开放栖息地等生态类型,结合目标物种的觅食、防御和筑巢等需求,提出密林地、疏林地、开阔水域、草地灌丛、溪流、矮草甸、湿塘等生境单元,营造适宜目标物种的近自然、多样化生境,并对绿地的人工设施营建和人为干扰也提出了具体控制要求.

    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楔形绿地张家浜

    基于文化传承的白浮泉遗址公园景观叙事策略

    赵桠菁
    25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文化传承的需求和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历史文化发展重要印记的文化遗址类项目,尤其是小型、群组布局类的遗址,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完整、深入地表达遗址的文化内涵,最大化文化遗址价值的体验,是景观设计需要思考的.以白浮泉遗址公园为例,通过历史"尊史溯源"、空间"知全理微"的调查方式,结合序列、场所到元素的叙事体系,形成景观叙事策略,探索景观文化场所构建、空间叙事设计.

    文化遗址景观叙事场所序列

    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归属感评价研究

    吴静怡
    257-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构建安全感、舒适感、参与感﹑满意感4个维度的景观环境归属感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归属感测评模型,对高校的景观环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该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归属感评价为一般(Ⅲ).评价准则层排序为:安全感>参与感>舒适感>满意感.可以看出校园景观环境的整体满意度仍有待提高.评价数据揭示了个体评价能够有效地映射出景观环境的实际状况和缺陷,为城市景观的未来更新与变革贡献了新的策略与思考角度.

    校园景观环境环境心理学归属感模糊综合评价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探析

    孙迟刘萌
    26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快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待生活的态度也随之转变.在此背景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游备受人们青睐.乡村民宿设计作为展示地域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播地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在其室内设计中表达地域文化则尤为重要.因此,文章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综合考虑乡村民宿室内设计的需求,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切实有效地满足游客的体验性需求,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又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同时还可以提高乡村民宿室内设计的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乡村民宿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