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性化养老改造项目设计研究

    张祺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的同时,也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心理及生理需求,结合当下养老建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老年人的居住单元和公共服务空间展开研究,寻求符合老年人身体和心理需求的空间环境,同时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养老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人性化适老建筑建筑设计老年心理可持续发展

    建筑形式隐喻的认知及解读

    庄昌明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之一.虽然后现代建筑思潮已经褪去,但隐喻主义思想及其方法在今天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仍然有其生命力.因此,有必要对暗含着隐喻主义脉络的"建筑形式隐喻"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文章从隐喻的概念辨析着手,进而阐明建筑形式隐喻的概念及其发生的三要素:本体、喻体、解体.之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建筑形式隐喻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其解读机制,分析其感知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探讨建筑形式隐喻现象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建筑形式隐喻认知

    高容积率中小学校设计策略思考

    田园贾晓浒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以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中小学校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的需求.高容积率中小学校的出现,掀开了中小学校设计的新篇章.文章首先通过整理现阶段校园面临的三重背景问题,分析现状校园的不足;之后对传统与高容积率中小学校的功能和空间组织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高容积率中小学校发展的必然性;最后结合现有优秀案例总结出高容积率中小学校设计的三个原则以及相对应的策略,为相似条件下的中小学校设计提供借鉴.

    高密度城市环境素质教育高容积率中小学设计策略

    PESTEL分析法在我国空间规划战略研究中的应用

    练一帆韦庚男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逐渐完备,战略研究作为重要部分引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方向.文章通过国际空间规划分析理念采用宏观空间城市发展状态综合分析法(PESTEL分析)对我国大理市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战略研究,并对比与大理市发展程度相仿及目标愿景的国内外城市,总结出大理市当下发展状态的优劣势,以及在未来发展中亟须加强的地方,从而明确大理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战略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PESTEL分析法战略研究

    存量办公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价值分析

    刘诺范桂芳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量办公建筑升级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变迁.而创新驱动的众创空间动态生长性和多用途空间性也契合了存量办公建筑改造诉求.文章分别对存量办公建筑改造和众创空间进行分析,在对众创办公实地调研后,主要从存量办公建筑现状、众创办公建筑现状和创客行为需求反馈三个方面分析了存量办公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可行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四个方面的价值分析.

    存量办公建筑众创空间创客行为需求价值分析

    回溯·共生·创新——建筑类型学视角下的建筑"意义"表达

    沈方圆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义"是建筑学的三个基本范畴之一,建筑造型与装饰的物质层面与内在秩序的精神层面共同构成了建筑"意义"的两个表达层次.为了明确建筑"意义"的表达与传递,以建筑类型学"模型—原型—模型"的方法出发,结合相关案例解析,寻找建筑内在的本质与法则,从深层结构上表达建筑的"意义",即回溯、共生、创新.

    建筑"意义"类型学原型回溯共生创新

    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的旧城更新实现路径研究——以渭南市中心区东部南片区旧城更新为例

    孙佩雪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由单一的增量扩展转向"增量扩展+存量优化",城市品质的提升成为关注的新焦点.文章基于渭南市中心区东部南片区旧城更新现状作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分析其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品质提升为导向,旧城更新的实现路径主要集中体现在精准定位、明确旧城的发展方向,保障民生、提升旧城人居环境和因地制宜、塑造旧城独有的城市风貌这三个重要方面.

    城市品质城市病旧城更新渭南市

    徽州乡村空置民居的现状及改造再发展探析

    张亚那日斯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导致乡村"空心化",造成乡村日益衰败.而人口偏向的流动,也会导致徽州整个空间人口结构发展失衡.随着体验式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向乡村去体验不同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风貌,这为徽州乡村空置民居地发展带来契机.文章通过对徽州乡村的现状、空置民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空置民居的改造再发展方向.

    乡村空置民居改造发展徽州

    技术与文化发展对欧洲厨房设计的影响

    卢峰黄滔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厨房作为处理食材、生产食物的场所,是人们生活的中心,厨房的设计也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升等而不断改善.文章整理了欧洲厨房设计的历史,来探寻技术和文化发展对于厨房设计的影响,希望能对未来厨房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欧洲厨房历史厨房设计文化发展科学进步

    现代主义建筑:现代美术的"现实主义宣言"

    李慧希尹航章丹音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久以来,艺术都被认为是对自然的一种模仿,如何更为真实而全面地反映现实世界是传统艺术一直追求的目标.建筑艺术毋庸置疑,一直以来都担负着创造现实、创造世界的重任,且建筑空间和建筑形体通常都具有艺术的属性.文章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艺术主张和观念的转变来探讨现代建筑的产生,并从构成主义雕塑作品和立体派的思想观念分析现代建筑的本质性意义,最终形成对现代建筑和现代美术的"现代性"思考.

    现代主义建筑现代美术再现构成主义立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