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美学与美学城市

    曾辉
    1页

    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创新设计

    曾辉
    2-9页

    医养结合模式下锦州地区养老机构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杨梦阳牛笑赵兵兵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导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急剧上升,对于专业的医疗照护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此背景下,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顺势而出.文章以锦州地区为例,调查研究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的选取意向,从总体规划布局、功能配置、重点单元空间设计方面提出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空间设计策略,以期更好地解决该地区的机构养老问题.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空间设计锦州地区

    基于流调数据的商业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以长春市商业综合体为例

    常悦郝晓庆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与传统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进而促进消费型经济增长.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消费者流动数据能够精准反映消费者的活动特点和消费喜好,可以为商业建筑的业态布局、空间组织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文章基于POI数据和消费者流动数据,深入分析消费者在后疫情时代对服务设施功能的偏好特征,为长春市商业综合体制定相关设计策略.

    POI数据消费者流动数据使用功能商业综合体高质量发展

    平开空间——基于转动墙体的户型可变性研究

    范丽娅胥浩李家傲万正辉...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国情国策,全生命周期的可变户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的一项需求.文章以墙体中建立旋转轴为技术核心,配合用轻质陶瓷发泡板制成的装配式墙体,通过墙体的旋转变化,简化户型可变这一问题,使人们在住宅中获得不同的空间体验,满足住户多变的需求.

    全生命周期可变户型旋转轴装配式

    基于角部吸声体的教室声环境优化研究与实践

    胡亦川张三明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室声环境直接关系教学效果,且教室数量巨大.文章从教室声场结构与吸声频率特性的视角,采用能够灵活使用的角部吸声体来改善教室声环境.将角部吸声体布置于普通教室之内,测量改善前后的教室声环境状况,对比研究发现,不论是教室内的混响时间,还是各点的语言清晰度,都有着显著的提升.实践表明角部吸声体能够在投入很少、安装简便、对教室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声环境改善,为教室声环境的优化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教室声环境角部吸声体混响时间语言清晰度

    凝固的生命——基于自然结构仿生学的建筑创作转译手法研究

    陈皓宇王子涵曹海婴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仿生学是由工程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新规律,而结构仿生学是仿生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美学和结构逻辑.文章旨在探索建筑设计中自然原型的创造性转译,从建筑自然结构的生物学方面入手,通过提取相关的结构和行为特征作为设计要素,探究仿生手法相关数字化技术与建筑本体的表皮、空间与功能等方面创造性地结合与应用;最后自我研究一项表皮设计对仿生手法进行运用尝试,并探究其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结构仿生学自然原型设计方法转译

    叙事聚焦下的电影学院叙事性空间研究

    钱琨柯桢楠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80年起,叙事学逐渐实现了从聚焦于文本的经典叙事学到关注于学科交叉多领域研究的后经典叙事学转变,热奈特提出的叙事聚焦手法也从线性文本转而运用到建筑空间的研究当中,于空间中运用叙事聚焦的方式有利于创作者充分表达对社会以及地域文脉的关怀,因此文章从国内外的案例中提取出电影学院的四个特殊空间:影视资料视听空间、投影空间、自然剧场空间和交流域,并用叙事聚焦的手法分析具有电影学院叙事性特质的空间情节.

    电影学院叙事性空间视听交互博雅教育

    侘寂还是数字形态发生——论生态建筑审美趋势

    刘念祖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美是个体经验、认知、情感的表达,伴随愉悦过程的发生.先进的文明具备更多样包容的审美观,通过审美,人们表达对周遭事物的态度.生态建筑在推崇光怪陆离的造型,挑战工程奇迹的同时也应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正如"侘寂"追求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警惕生态建筑审美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文章通过对生态建筑审美的探究,颠覆对生态建筑审美的旧有观念,引导人们对生态建筑美学再认识;在梳理生态建筑审美趋势过程中,厘清若干关键问题,在建筑设计美学上提倡设计师独立研判,希望就树立积极生态建筑美学观有所启发.

    侘寂数字形态发生仿生生态建筑审美

    基于空间句法的高校教学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例

    何志华黄子越周韬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空间句法原理,并通过问卷调研加以支撑,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研究对象,采用Depthmap作为分析软件,选取轴线方法来分析教学空间的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定量分析出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内教学空间的可达性,提出相应的结论.最后以此为例,探讨教学空间优化的措施,为我国应对21世纪初建设的高校发展与教学空间优化提供借鉴.

    教学空间空间句法可达性高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