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绿色建筑中的被动设计——以珠海派诺科技园为例

    张伟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进步引领建设水平的逐步发展,在资源相对丰富的当今社会,也需居安思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推行全方面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绿色建筑通过主动技术手段或被动设计,可以在其生命周期内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从而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作为一名建筑师,一个绿色建筑项目的开端往往是从被动设计开始:充分考察项目地域条件、自然人文环境,注重建筑本身的能耗,再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做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建筑被动设计节能可持续设计

    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南京oppo总部办公大楼设计

    殷平平胡传俊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生态办公楼的相关研究现状,从建筑风格、建筑节能效益、绿化、建筑节能材料应用四方面阐述了生态办公楼的设计要素.并结合南京oppo总部办公楼工程设计实例,分析了其生态节能设计手法,为生态办公楼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办公楼传统与现代生态节能工程实例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的住宅建筑可持续性评估体系构建

    王姬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准则,对于我国住宅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三重底线理论,并充分考虑居住者的主观感受,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个角度构建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估体系,并对其中具体的评价指标进行简单介绍,以期为住宅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路.

    三重底线住宅可持续性全生命周期

    基于产业特性的生物医药园区空间适配研究

    王璐杜尉鹏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其研发和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生物医药园区的空间适配性研究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评估的研究方法为主,通过实证调研珠海、广州、成都等多个园区样本,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所特有的产业链关联性强、工艺流程复杂和具有污染性风险三方面的特性,进而从产业、工艺和环评三个维度分别对生物医药园区的空间适配要求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为生物医药园区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了针对性的参照和指引.

    产业特性生物医药园区空间适配后评估

    何去何从——万物互联思维下微住宅的探索之路

    胡译升钱银宇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已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其中,微住宅作为回应当今城市居住问题的方式之一,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聚焦微住宅这一居住空间,通过分析一些微住宅案例,探究其在微时代背景下存在怎样的内在设计逻辑,并对未来居住空间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微住宅空间的构想.

    微时代微型住宅万物互联设计逻辑

    交往建构的高校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林师弘褚钰珂寿劲秋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背景下,高校学生活动中心作为学生校园日常交往的核心功能愈发显著.文章针对高校学生活动中心的主要问题,分析高校学生活动中心的交往功能内涵,从高校学生交往的行为特征与需求出发,通过规划设计、建筑空间与参与体验,三个层次探讨适宜的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策略.

    高校学生活动中心行为特征交往建构

    乡村美学视域下羌族村寨振兴思考——以北川县玉皇山村规划为例

    沈晨阳李嘉华杨瑜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村寨具有独特的乡村美学特征,利用其美学特征开发乡村旅游是实现民族村寨振兴的可行道路.文章在探究乡村美学理念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的民族村寨玉皇山村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乡村概况和美学特质,总结了美学特征,并基于乡村美学视域提出了玉皇山村规划思想和开发策略,为民族村寨振兴提供了美学开发路径.

    乡村美学羌族村寨旅游开发振兴规划

    后疫情时代基于健康建筑的大型国际机场商业核心区规划设计

    黄建焕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型国际机场航空运输的迅速发展,航站区商业已经成为航站楼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健康建筑视野,从核心区交通、商业发展、开发模式等方面分析其商业规划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规划设计策略以及后疫情时期商业健康建筑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大型机场商业核心区设计提供参考.

    大型国际机场交通枢纽商业规划设计健康建筑

    本土文化导向下城中棚户区改造与活力复兴——以南昌市下塘塍上社区微改造为例

    赵志青惠越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市规划建设逐步进入存量时代,棚户区活力复兴成为城中棚户区改造时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整理国内外相关论述对棚户区进行定义,以此引出对该研究的探讨;其次对下塘塍上社区进行系统调研并总结出问题,最终结合南昌市区内现有棚户区实际案例,以微改造为方向提出相应策略与实施方案,延伸城市功能更新,为推进相关城市更新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

    活力复兴棚户区微改造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机制

    吕洁淳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中村与城市长期空间互动过程中,两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早已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早期、快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收缩期四个阶段,探究两者互相作用机制的变化.并由此视角出发,对将城中村视为"城市边缘区"进行一味铲除的开发方式进行反思,认为只有以城市整体发展蓝图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更新,才能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城中村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