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高校新校区图书馆设计策略——以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图书馆方案设计为例

    刘辉瑜李宝童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馆往往是高校校园的中心建筑.文章通过对文史资料的研究,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心得,总结得出:随着时代发展,当代高校新建校区图书馆已由"书本位"转向"人本位",逐渐演变为集教育、研究、服务、档案、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空间变得多元化,空间的边界变得模糊,设计更以人的感受和体验为重心.最后,通过自己参与的实际工程,介绍了图书馆在这一研究中的实践情况.

    高校新建校区信息化文化综合体校园精神模糊边界绿色生态

    高层办公建筑改造为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的可行性研究——以上海某高层办公建筑改建项目为例

    王新黄雁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快速增长的隔离需求,给城市防疫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改建项目以会展中心、体育馆等典型大空间为主,整体数量有限且有效床位转化率较低.文章结合上海首个投入使用的高层办公建筑改造的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项目,通过分析、对比高层办公建筑与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在选址原则、分区模式、流线组织和空间特征上的比较,从平疫转化的角度,探讨高层办公建筑改造为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的可行性,分析此类改造项目的要点及难点,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新冠高层办公建筑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平疫转化

    结合舟山传统海岛人居浅谈现代人居建筑减缓台风灾害措施

    夏炎徐晏张燕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台风是东南沿海地区最为严重且频繁的气候灾害之一.文章通过对舟山传统海岛民居的调研,得出注重风水的选址、整体和谐的形态、坚实厚重的防风构造的三大防风经验.结合到现代居住小区设计实践,从选址、总图设计、建筑设计、防洪设计四个方面系统性地提出减缓台风灾害的设计应对措施.

    海岛人居现代人居建筑强台风减缓台风灾害措施

    走向适宜高效——广州市高校体育馆空间复合利用现状分析

    马宝裕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校体育馆赛后利用不仅局限于单一的体育活动,其往往承担多元化的活动类型与使用场景.文章选取广州8所高校体育馆,对其复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因未考虑日常复合利用所导致的功能布局零散平面化,空间利用方式单一粗放两方面主要问题.基于对实地调研对象与优秀案例的研究,文章主要从功能空间组织、座席布局、空间利用三方面提出走向适宜高效的高校体育馆复合利用优化策略建议.

    高校体育馆复合利用利用现状空间布局空间设计

    "双碳"背景下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正向设计中的应用

    葛澄钰王志伟郭华瑜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建筑行业碳排放总量高、能源消耗量大,因而对于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绿色转型、数字赋能的策略.协同设计、节能设计与优化设计是BIM技术在正向设计中的主要应用方向,结合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文章探讨了这三种方向在绿色建筑数字化发展中的具体应用,阐述在"双碳"战略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中的发展潜力.

    BIM技术绿色建筑正向设计"双碳"战略

    开·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开放与服务策略研究——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钱鹏扈小璇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政务服务模式的改革,即推动发展一站式政务服务,文章研究了关于"一站式服务"的理念以及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通过现场调研、案例分析以及搜集文献的方式,分析了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周边场地和所处的城市环境,以"开"与"合"的策略以及特色空间设计,整合建筑功能并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的公共与开放,从建筑层面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开"与"合"开放与服务策略

    当代乡村建筑内空间的传统保护与创新——儋州市福村民居空间设计的探析

    曾佑伟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等政策背景下,传统建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乡村面貌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文章以儋州市福村民居空间设计为例,在新技术的介入保护传统民居空间的基础上,通过提取本地传统建筑要素进行创新,并改善传统民居的空间功能,以适应传统民居空间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多层次需求,同时保护地域文化特征,探索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可持续发展与空间改造在保护中如何创新的当代新路径.

    地域文化保护与创新民居空间福村

    基于SD法的高校图书馆使用后评价研究——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为例

    张同喜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在校师生的精神乐园.文章以龙子湖校区图书馆新馆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分析法来评价图书馆.通过对视觉空间、感官感觉、空间设计、功能配置、交通流线、管理服务等六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空间感较为满意,对绿化度较为不满.从结果出发提出优化建议,进而为高校图书馆建筑使用后评估提供可参考案例.

    高校图书馆语义分析法使用后评价空间感

    建筑类学生职业胜任力与课程教学的逻辑审视与实践探索——以结构模型课为例

    刘明晖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结构模型制作"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实施成效等进行总结分析,对课程教学与建筑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目标、职业素养目标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重点分析和论述了结构模型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作用.总结了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若干思考,为高校建筑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提供借鉴的思路和参考.

    建筑职业素养课程教学结构

    "一例贯穿"法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田波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释了以一例为主、多例为辅的"一例贯穿"教学法,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过程,讨论了这种"一例贯穿"教学法中核心案例的选择方法,分析了核心案例的运用过程,指出了这一教学方法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例贯穿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