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方寒冷地区山地聚落之生态营建智慧解析——以天津蓟州地区为例

    李世芬赵嘉依柏雅雯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地貌气候类型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山地聚落形成了独特的聚落空间形态.文章结合实地调研,以蓟州山地聚落为例,进行选址高程采样和综合分析比较,从聚落的生成发展过程即"主观选择—被动适应—主动利用"三个层面,结合地势、地貌、气候、资源、空间等多方面因素,对北方寒冷地区山地聚落营建中的生态智慧进行分类解析,以期寻求一种适宜的建设策略来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指导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山地聚落的营建方向.

    北方山地聚落生态营建智慧适应性形态

    异地校区:区域创新视角下大学与城市的资源匹配

    刘翠刘娜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学对地方营销的贡献推动了大学与城市合作,而新兴城市中高等教育资源的供求差距以及地理邻近性对大学和城市互惠发展的重要性促使大学与城市开展跨地域的合作.异地校区实质上是通过在大学与城市之间进行资源匹配,以更好地发挥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大学参与区域创新具有"在地性"特征,大学与城市在地理邻近性和关系邻近性两个层面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异地校区大学与城市互动区域创新体系场所邻近性

    基于藏式建筑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詹婉琴朱吉虹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西藏依据本土文化,融合周边地区的建筑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文章针对藏式建筑地域特色,提出藏式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系统性设计方法,旨在丰富西藏旅游消费市场.从建筑造型和建筑装饰两个角度出发,总结出建筑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的研究脉络,并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最后通过对西藏市场上文创产品的梳理和建筑文创案例的研究,挖掘出藏式建筑元素文创产品更多的创新性,也为西藏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藏式建筑文创产品建筑元素建筑文创

    信息设计视野下的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以浙江工业大学1-A区块导视系统为例

    汪哲皞刘欣慧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视系统是组成公共空间功能的重要部分,是连结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信息系统.文章从信息设计的视角入手,对导视系统中信息的空间分布、信息界面的表达以及信息传达的效率等方面做了分析与梳理,并结合设计项目的实践,论述建构、设计和实施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的方法.

    公共空间信息设计导视系统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探讨

    曹志奎赵家恒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分析行业人才需求和整理近五年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设计软件的掌握和创作思想的启发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主要目的.通过重新审视教学目标、重新界定教学阶段、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拓展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创新精神和独到的创新思维学习和创作.

    环境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人本为先的设计实践——以杭州湾滨海小学为例

    吴震陵许逸敏杨鹏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本为先作为平衡建筑①五大价值②特质之首,是中小学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文章从人和人的需求角度出发,对什么是人本为先进行了阐释,结合杭州湾滨海小学的案例,从在地设计、使用需求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对人本为先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为如何在中小学建筑中实践人本为先提供思路.

    人本为先平衡建筑需求中小学建筑设计

    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校园与住宿建筑空间设计初探

    邓孟仁李娟郭昊栩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学生宿舍功能单一所导致的弊端愈发明显.多所大学出于教育改革需求,对书院制住宿建筑建设进行了尝试.如何处理好高校校园巨型化趋势与学生学习生活割裂的矛盾,如何充分发挥住宿建筑在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地位优势、打造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场所,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研究的重点.文章从书院制住宿建筑多元化社区的优势出发,基于校园规划、建筑空间、交往空间三个方面解析其构建思路与生成逻辑,对上述问题做出分析与思考,以期为国内高校学生宿舍设计提供参考.

    书院制住宿建筑规划重构功能复合多层次交往空间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屋面绿化改造设计与效益初探

    刘宏成向俊米曾星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建筑能耗消耗巨大与城市绿化面积不足的背景下,国内外对屋顶绿化有了一定研究,但对既有居住建筑屋面绿化改造的探讨与实践较少.文章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研,发现长沙市既有居住建筑屋顶绿化现状存在顶层漏水、荷载超重、违规建筑较多等问题,进而以现有的屋顶绿化技术为基础,结合"低价高效"原则,对适宜夏热冬冷气候地区的既有居住建筑屋面绿化改造技术进行筛选研究与实践,分析屋顶绿化改造的效益,对同等气候条件下既有居住建筑屋顶绿化改造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屋面改造屋顶绿化

    "在地建造"——当代建筑师的实践探索

    娄培培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逐渐趋向于一种"千城一面"的状态,建筑如何反映地方特色逐渐被设计师重视起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投入到对建筑地域性的思考.然而,建筑地域性所涵盖的范围使得建筑的在地特征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甚至,为了适应高效建造出现模式化地域主义的倾向,这也促使当代建筑师开始对"在地性"建筑展开探索.

    建筑在地性建造特质

    系列遗产视角下的秦皇岛港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闫觅郭绘宇李青淼
    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皇岛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重要海港之一,遗存有大量的工业遗产,然而如何有效保护利用这些遗产,是秦皇岛西港搬迁后即将面临的问题.文章从系列遗产的整体性理念出发,以秦皇岛港工业遗产为例,梳理出港口类系列工业遗产的六大组成要素——港口基础设施、装卸生产设施、运输传送设施、衍生工业企业、公共服务设施、生活附属设施,并在分析秦皇岛港工业遗产历史特征、空间特征和行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期为秦皇岛港系列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工业遗产系列遗产港口城市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