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以载道——建筑审美的文化特质

    魏薇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文化的一致性是建立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文"涵盖了伦理、审美、玄学的各个层面,传统建筑作为华夏艺术的一个分支同样展现了"文彩斐然"的特质.中国建筑完整独特的造型和程式语言成就了"建筑"自身的定义.格式塔在意义上完整表现了从思维格式到造型格式的一体化塔式格局.思维模式以语言为基础,汉字的形、象、声、意的复合维度对建筑的型、象、节奏和意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建筑法式到文脉城镇表现了"文而化之"的东方形韵.

    传统建筑审美营造法式格式塔文脉意境

    中国传统建筑的纪念性研究初探

    方雪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念性"一词出自西方语境.西方的纪念性建筑以特定的建筑类型、富于变化的建筑风格、不朽的建筑材料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石造"史书.在该语境下反观中国建筑,无论宗庙、宫殿或民宅的形制、外观皆极为相似,材料亦无永恒性可言.对此,如弗莱彻、弗格森等建筑史学家曾片面指出中国建筑"千篇一律、毫无变化"而不具有纪念性.然从广义角度看建筑的纪念性,它们便具有帮助延续和传承一个国族之集体记忆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在权力意识的礼法规范与集体意识的稳定传承下,是围护权力统治、保证社会安定的象征,本身就具有特殊的纪念性价值.文章将首先对"纪念性"的英文词源和语义进行辨析,进而由"纪念性"与"记忆"的关系引出纪念性在意识维度下的表达及作用,最后概括性地提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纪念性表达.

    纪念性西方语义意识维度中国传统建筑

    从兴趣到习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基础教学方法思考与实践

    陈聪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发兴趣是教育活动开始的充分条件,习惯的养成则是教育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回溯建筑学专业基础教学、比较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基础教学与之的异同,对由兴趣到习惯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文章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阐释了本校建保专业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以期为同类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基础教学兴趣习惯

    徽州古祠堂江氏宗祠建筑形制探析

    吴海洋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徽州是以聚族而居为主的宗族社会,作为规模布局较为宏大的宗祠建筑,江氏宗祠在旌德县江村江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文章以江氏宗祠为例,从历史沿革、建筑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形制等方面研讨徽州地域宗祠建筑的建筑形制及结构特征,并以此从历史、文化、科学、社会等方面梳理其典型价值特征.

    古徽州江氏宗祠建筑布局建筑形制价值特征

    九寨沟县藏族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研究

    胡铭真傅红耿藤喻曾雅婕...
    21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藏族传统村落所面临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缺失的现状问题,以九寨沟县藏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文章旨在深入挖掘九寨沟县藏族传统村落地域景观核心特征,在拓展景观基因理论应用领域的同时,为藏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与科学依据.

    景观基因传统村落藏族九寨沟县

    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

    陈宝魁徐子健梁佳琪梁步青...
    213-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村镇传统民居是拆是留的问题已产生争议,我国传统村落与民居严重流失和破坏的情况是目前村镇建筑发展中的热点课题.文章首先统计整理了江西省内传统村落的分布与现状,并通过数据分析与走访调研,阐述与分析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民居的适用性与安全性等因素,最后,提出适合本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政策与实施手段.研究成果有利于推动江西省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有利于保护村镇建筑的传统风貌.

    传统村落村镇建筑旅游开发建筑风貌

    折叠理论的文化建筑创作与设计策略

    冒亚龙陈广陈建华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折叠思维的文化建筑可以避免创作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倾向,突出本体性文化主题表达.文章应用折叠理论与方法对文化建筑场地属性、空间场所和文化品质进行分析,探索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平滑折叠"融合场地自然属性与非自然属性的差异元素,创造公共空间,延续场地文脉;"映射折叠"打造功能复合的漫游空间,激发有时间维度的事件关联本质,突出文化建筑参与文化创造的部分;"图景折叠"使建造语言服从于建筑文化性的意义表达,提升建筑文化品质.

    文化建筑创作设计策略平滑折叠映射折叠图景折叠

    徽州传统村落防洪减灾措施之启鉴

    高富丽王成芳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州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水系营造和理水智慧实现防洪排涝,其蕴含的古人生存哲学及生态智慧系统观至今仍有着深刻启示与借鉴.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科视角,结合"宏观-中观-微观"系统剖析徽州典型传统村落聚落选址与水系关系、聚落内部水系空间营造、民居建筑格局及构建等防洪应对举措等防洪减灾措施,为探索现代城乡一体化多尺度的防洪减灾体系提供借鉴参考.同时,文章也建议从重视城乡区域水系蓄洪能力、优化城市市政管网体系建设、完善功能地块内部蓄排水体系、注重建筑单体排蓄水功能优化等四个层面层层推进完善城乡防洪减灾体系.

    防洪减灾徽州水系营造传统村落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学家童寯的探索之路

    王扬刘环宇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简述了中国著名建筑学家童寯的生平及主要成就,并重点分析了童寯在其研究和实践中对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的运用.期望从研究方法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童寯的研究过程及成果.

    童寯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策略探析——以台州和合公园为例

    金坤卢思嘉金义茗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中规划建设生态公园,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优化城市特色风貌的发展需要.当前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存在脱离总规、忽视生态、缺乏特色、人本缺失等问题,其设计策略应体现生态优先、文化引领、以人为本和科技赋能等,并结合多功能定位与未来社区场景设计,形成生态、休闲、商业、服务合一的城市形象客厅.文章以台州和合公园为例,研究分析了以上设计策略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城市生态公园自然文化技术和合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