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筑遗产数字活化的本质、现状及未来趋势探析

    陈斯亮张佳敏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遗产数字活化是以数字手段记录和传承建筑遗产所蕴含的信息,彰显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它充分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并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数字活化的过程可划分为数字转译环节、数字呈现环节、数字传播环节、作用反馈环节,各环节具有不同内涵和特点;从数字传播及相关网络,建筑遗产类数字媒介,建筑遗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呈现技术,建筑遗产数字活化效果评价四方面分析了当前学术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及不足,研究认为目前建筑遗产数字活化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未来跨界融合探索的潜力主要蕴藏于传播机制揭示、传播内容创新、相关技术提升、活化效果评价与把控等方面.

    数字活化遗产保护建筑遗产本质发展趋势

    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以新疆石河子西工业区为例

    王丹吴珺蕙苏媛侯雨欣...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到新疆石河子开荒、生产、建城,逐渐建立起了以自治区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这部分近现代工业遗产建筑的研究目前是缺失的.文章以新疆石河子的西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城市工业布局、工厂区规划、工业建筑的形式,分析石河子工业遗产的分布特征和内在价值,并针对其工业遗产厂区现存问题提出建立城市化保护体系、档案数据化、分等级保护的建议以及提出城市及建筑范围的再生策略,期待为其他同类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提供参考建议.

    建筑遗产保护工业遗产保护再生策略

    浅析长春市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策略研究

    苑宏刚潘美旭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春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数量可观且价值较高的工业建筑遗产资源.但从目前的保护再利用现状来看,其再开发利用的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故笔者以功能置换为主要研究视角,同时引入绿色节能改造措施,以期为本土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实践找到一种更加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的改造策略与途径,从而有效平衡本市的经济发展与历史传承之间的矛盾.

    长春市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策略

    后工业时代下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研究

    肖芬王逸佳涂潇蓝黄景勇...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城市更新的脚步.主城区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大城市更新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北京798艺术区、南昌699文化创意园和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了它们共性和特性的改造策略,以此来研究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问题,希望能为其他城市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新思路.

    后工业时代主城区工业遗产地域性改造

    乡村振兴视域下小三线军工遗存的保护利用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樊家进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三线军工遗存具有较高的文化、经济和审美价值.但由于产权和管理机制等原因,此类军工遗存面临严重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为小三线军工遗存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契机.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看,把小三线军工遗存保护利用工作,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中,发挥其独特价值,具有较强逻辑性.据此,文章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小三线军工遗存保护和利用措施:第一,统筹规划,理顺管理机制体制;第二,突出特色,分类实施保护和利用.

    乡村振兴战略山东省小三线军工遗存保护利用

    基于敏捷方法的本科高年级城市更新设计课堂引导路径——"拖图"现象的系统应对

    程芳欣田涛陈洋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拖图"一直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生的顽疾,但鲜有针对性改进的研究.文章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数届本科高年级学生的随堂访谈,总结了导致拖图的空间设计能力不足、缺乏进度管理方法、团作沟通协作不利等原因及在城市更新设计中的体现.研究借鉴"敏捷"这一企业精细化管理方法,探索了学生科学工作方法及能力的系统培养,分别是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方案交付能力,即时拆分、巧用工具的进度管理能力,灵活分工、运营保障的团队协作能力,并在引导中运用了周期管理、待办事项列表、燃尽图、看板等一系列管理工具.研究是对课堂引导的优化,可减少"拖图"的发生,促进专业教学与项目生产的衔接,同时为企业和团队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敏捷方法进度管理课堂引导路径城市更新设计拖图

    城市历史景观视域下北京中轴线遗产资源与利用研究

    张妍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发布,为申遗在即的北京中轴线明确遗产构成要素和保护利用方向.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为视角,将中轴线的遗产资源构成归纳为: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价值维度,通过多维度对其遗产资源的整合,对中轴线的利用提出价值维度、遗产类型、山水景观和再利用方面的四点建议,构建城市历史景观视域下的北京中轴线研究框架.

    北京中轴线发展变迁历史文化空间城市历史景观

    历史城区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更新研究——以中国澳门前地为例

    楼森宇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地是澳门历史城区贮存和浓缩历史事件、引发集体记忆的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和社会价值.文章首先解读前地可持续更新的重要内容:传统肌理的恢复、步行体系的设计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其次论证打造地方身份、面向社会机遇和维护商业多样性是历史城区公共空间成功复苏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我国历史城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历史城区公共空间前地可持续更新

    基于"空间效率-可达性"协同的适老性住区绿地分配方法研究

    王杰思赵旭凯孙磊磊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住区绿地为老年人进行社交、康健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空间分配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针对老旧住区内、外绿地两个空间维度,利用绿地服务效率、空间使用率与绿地可达性三个指标构建老旧住区绿地评价体系,并选取苏州姑苏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各住区间内部绿地状况差异较大;各住区外部绿地可达性较好,城市公共绿地分布较为均匀.后续实践中,在保持维系外部绿地良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重点提升内部绿地景观,以实现适老性住区绿地的整体塑造.

    住区绿地分配服务评价可达性分析适老化

    "三生空间"视角下聚集提升类村庄更新规划研究

    罗艺晴唐浩王冬华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集提升类村庄作为我国乡村的主要类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这类型的村庄往往都发展得比较成熟,对其规划建设的思路在于就地更新.文章基于"三生空间"的理论研究,从空间格局、产业前景、居住环境三个方面梳理对乡村更新规划的启示.结合上高县泗溪镇洋港村乡村更新规划实践,通过对其"三生空间"现状特征的分析,发现农旅供给不足、公共空间衰败、水系形态破坏的问题,确定产业规划发展、空间功能重构、整体风貌整治、乡土文化延续、农业生态保护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路径,为当下洋港村乡村更新建设指明方向,亦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聚集提升类村庄建设提供借鉴.

    "三生空间"聚集提升乡村更新空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