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索冯纪忠先生中国传统园林史观与现代景观结合——以牛首山核心区景观设计为例

    沙正军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对冯纪忠先生的中国传统园林史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其次对研究成果中"形、情、理、神、意"五个发展层面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项目案例,探索冯纪忠先生中国传统园林史观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

    冯纪忠形情理神意中国传统园林史牛首山核心区

    符号学在建筑与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陈柔安张焕谷润菁马轲...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景观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可以向观看者传达某种特定信息,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相互理解.设计师们通过符号传达理念,尤其是近年来的网红文化现象中,也包含了大量符号学参与的建筑景观设计.因此,文章以符号学理论为依据,就其在建筑景观中的运用,梳理了分类运用方法;并结合实践运用,分析具体方法,探索了建筑景观语境下的符号学意义.

    符号学景观设计建筑语言网红现象分类运用

    "四位一体"理念下博物馆景观的地域化表达——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景观设计为例

    曾健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建设项目.在张锦秋院士的主持下,设计团队深度参与了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全过程.依托实践,文章提出"四位一体"理念,即建筑理念延续、场地特征塑造、主题文化彰显、地域文脉传承.同时,系统化探索了博物馆景观的地域化表达方法.

    博物馆景观地域化表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基于数字技术的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泰州引江河水利风景区为例

    龚晓芳卢漫唐昊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探讨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构建了"数据采集-场地分析-方案模拟-数字化建造-绩效监控"全过程数字化的景观规划设计框架.同时,尝试以泰州引江河水利风景区为实践对象,阐明数字技术在河流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途径,为景观规划设计的数字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滨水空间滨水景观数字技术景观设计方法

    幸福河湖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规划研究——以淮安全域水工旅游规划为例

    卢漫赵嘉洋谢宇轩谢明坤...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域旅游作为国家战略,要求与文化融合发展.针对淮安丰富的水工资源,找准全域水工旅游这一选题,并结合幸福河湖视角对其进行全域水工旅游规划.文章通过研究滨水景观规划发展现状和统计淮安全域水工资源,总结实践中的4个现存问题.依据淮安水工旅游定位和目标,提出以整合、优化、彰显、实施4个维度为逻辑的解决路径.借由幸福河湖、百里画廊、水利风景区、水工遗产等载体,做到全域范围的修复、保障、串联、提升、体验,促进淮安全域旅游发展与经济转型,将其打造成水工全域旅游标杆.

    幸福河湖滨水景观全域水工旅游规划

    苏州城市道路分车绿带花境的植物选择和设计特色

    孙向丽葛佳琪毛安元陈蕾...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苏州30条城市道路的200个分车绿带花境为例,在连续1年的调研和观测的基础上,对分车绿带花境的植物选择和设计特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分车绿带花境应用的植物共计192种,隶属于62个科146个属,其中高频植物占总种数的20.83%;多年生草本占50.52%;观花和观叶植物占81.77%;红色系和绿色系植物占64.06%;四季均可观赏的植物占41.15%.多数分车绿带花境以常绿灌木为骨架,以多年生草本为主调,有效保证了景观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分车绿带花境的色彩设计以绿色为基调,根据设计理念和环境条件搭配其他色彩,平面设计重视表现形式的创新,立面设计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整体效果异彩纷呈.引进和推广适应城市道路环境的新优植物以及挖掘和应用多元化的地域元素是苏州城市道路花境发展的两个方向.

    城市道路花境分车绿带苏州植物

    健康生态学视角下的老年养护院户外环境设计研究——以安徽灵璧老年养护院为例

    王悦丁炜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与城镇老年养护院的发展对室外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健康生态学"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在建筑学和户外环境两个层面分析养护院室外环境的建构与设计,总结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类型及其对应的活动方式,可以形成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实现促进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

    健康生态学老年养护院室外环境空间类型与建构

    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兴城古城历史景观层积性研究

    王震范熙晅于姝淏
    24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历史景观概念的提出,强调古城演进过程中的动态层积,为古城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文章从城市历史景观视角出发,对各时代兴城古城历史地图进行转译,提取出自然生态、城市街巷、城墙体系和历史建筑四个类型的景观要素,将景观要素的层积和变化进行可视化,从而更直观地认知古城景观的历史层积过程.

    城市历史景观兴城古城层积性历史地图

    "两山"理论指引下鄂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设计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胡明玥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景观作为乡村旅游体验的主要载体和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设计对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鄂西南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以"两山"理论为指引,通过对鄂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设计呈现特点、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其旅游景观设计品质的提升方法,以期所形成的设计路径对鄂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景观高质量建设、绿色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旅游.

    "两山"理论鄂西南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设计品质提升

    若尔盖县文化景观基因图谱构建

    姜文文唐莉英
    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基于"文化景观基因"学说所建立的"景观基因图谱"的概念,对若尔盖县的文化景观基因进行梳理,将若尔盖县的文化景观分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以及变异基因四大类,提取若尔盖县整体环境以及其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特征,构建更为全面的文化景观基因图谱.通过景观基因识别和图谱构建,实现了若尔盖县文化景观基因可视化,有利于推动若尔盖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建设研究.

    文化景观基因图谱图谱构建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