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镇密集区乡村振兴特殊性与发展路径研究

    王盼侯爱敏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区乡村的发展与建设受到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城镇密集区乡村在发展目标、发展基础、发展机遇等方面具有异于普通乡村的特性,因此城镇密集区乡村振兴具有特殊的诉求.文章针对相对成熟阶段的城镇密集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及其乡村振兴的特殊诉求,探索其乡村振兴在功能定位、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及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发展路径.

    城镇密集区乡村振兴特殊性发展路径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东西方传统街巷空间比较

    张雯雯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中街巷随处可见,街巷的纵横交错使城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传统街巷空间对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城市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城市现有风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空间研究领域,空间句法能够模拟人在空间中的移动,所以应用广泛.传统街巷往往是交错的、曲折的,当人在传统街巷中移动时,其视觉路径和传统街巷一样,也是曲折的.由此可见,空间句法能够很好地适用于传统街巷的研究.

    空间句法东西方传统街巷街巷空间空间布局

    场地、场合与场所——中国"广场"用语的发展与变迁研究

    鄢雨晨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中国基本古籍库》和《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梳理考证"广场"这一城市规划术语词义演变的历史过程,并通过与其相关词语的比较,从规划史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中国"广场"用语的发展规律.

    广场词义演变城市规划术语城市规划史

    建筑价值观破碎重组的一代——60年代出生建筑师对于传统的思考

    王振报祝霜霜张瑞方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6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因其时代背景、建筑实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如今这一批人已成为当下中国建筑界的主力军,文章将这一代建筑师分为大学教授型建筑师、民营事务所建筑师与国营大院建筑师三个类别,尝试从他们对传统回归思考的视角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观,从而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有更为系统的梳理,以期从中窥探出未来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

    60年代生建筑师传统认知视角大学教授型民营事务所国营大院

    基于虚拟现实与跨专业角色扮演综合体验的《建筑美学》课程建设

    李岳川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美学》课程是高校审美通识教育和建筑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过于抽象、对前沿技术进展缺乏重视等问题.教学改革借鉴了"体验学习圈"理论,将教学过程划分为题设阶段、VR体验阶段、反思阶段和归纳阶段,并在VR体验阶段借助Revit建模与Fuzor插件技术实现虚拟现实效果,模拟和再现建筑审美体验的各个过程.在归纳和反思阶段探讨建筑的功能性、技术性、民族性及其他形式表达,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建筑美学理论、提升教学效果.

    建筑美学教学改革VR辅助教学经验学习圈

    面向大众的高山滑雪道终点停止区安全设计问题研究

    崔昭杰刘德明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山滑雪被列为高危体育项目,是一项重要的雪上竞技项目,也是大众滑雪的主要项目.终点停止区是高山滑雪运动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滑雪安全事故的高发地.文章从现有的滑雪场案例中汲取规律,对滑雪场终点停止区的多种情况行分析研究,力求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终点停止区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促进滑雪场赛后的利用.

    高山滑雪场终点停止区赛后利用安全设计

    几何数理角度下中西方建筑比例关系比较研究

    郭剑富露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圆、黄金段形式与"数"理关系共同作用下的整体结构和比例尺度影响着对建筑形式美的认知.通过比较中西方建筑平立面几何关系在意识形态来源的认知共性;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西方√2、√3/2比例与1.4倍/1.6倍矩形比例在场地感知和空间体验的作用,比较各自在建造数理转化中的优势;考虑到当代建造的模数关系,在平面几何关系上,重点将中式一丈模数与西方网格法进行差异性比较,立面几何关系通过中式压白、材栔组合对西方矩形对角比例关系进行灵活性补充,形成能够适用于当代轴网模数比例关系的建筑平立面几何关系汇总.文章为既有或传统建筑原有比例关系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当代新建筑对既有或传统建筑的形式延续提供了思路.

    方圆几何分析数理关系建筑更新模式

    产业模式嵌入下的乡村新居规划设计——以浙江省渌渚镇阆坞村新建村庄规划设计为例

    罗卿平陈蕙如高佳妮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乡村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乡村的搬迁、重建,并促进了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但若无相应的产业模式嵌入,这样的新居将缺少生命力,成为新的空心村.文章试图在乡村新居的规划设计之初嵌入产业规划,以寻求生活和生产的互动发展.目前一些乡村已经失去了传统的农业优势,如何根据其自身条件发展新型产业,并在规划设计中挖掘产业特质,是文章论述的核心.文章以浙江省杭州市阆坞村迁建安置项目为例,探讨产业模式嵌入下的乡村新居规划设计,以寻求一种新的乡村规划设计思路.

    产业模式乡村新居规划生态乡村旅游

    城市住区雨洪设施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徐雅妮武文婷沈丹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城市内涝、污染等问题频发,雨洪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居住区是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选取杭州市内的27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从渗透收集、净化输送、雨洪调蓄及相关要素等四个方面调查了杭州市居住区雨洪设施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更新雨洪处理方式、加强雨洪管理系统建设、优化雨洪设施景观化设计、增加公众认识度等四项优化策略,为城市住区雨洪设施的优化提供参考.

    城市住区雨洪设施优化策略杭州市

    晋北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景观特色及其保护利用策略——以老牛湾堡为例

    曹象明陈骁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城不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关城、堡寨、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组成的严密、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晋北地处明长城军事防御时期的核心地带,境内留存了大量的军事堡寨.文章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出发,将晋北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景观要素概括为五方面:自然环境要素、边界、骨架、建筑群以及标识景观.以老牛湾堡为例,在景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利用策略:一是在区域层面,凸显老牛湾堡的景观意象格局和景观要素,彰显历史军事城镇的区位和特色;二是在结构层面,正确处理堡寨和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关系,构筑"互补型"村落空间发展模式;三是在要素层面,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激活文化潜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明长城晋北军事堡寨景观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