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景观记忆视角的平遥古城历史文化景观活态保护研究

    党欣高静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遥古城是一座"活着"的古城,不仅承载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景观,而且以多样的方式展示其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及依然满满的活力.传统的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形式已不能满足平遥古城现状发展的需求,活态化的保护成为古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保护策略.因此,文章基于"景观记忆"的视角,将平遥古城历史文化景观记忆要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古城内具有典型性的景观记忆空间,探寻古城活态保护的景观记忆要素,为平遥古城历史文化景观活态保护与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景观景观记忆活态保护

    以课题研究为导向的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

    周仲伟陈雄朱云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课题研究为导向的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符合设计类专业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基于对环境设计专业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不足之处的分析,文章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设计工作室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效,从教学体系的重构、课题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课题的实施和课题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深化探索,构建了以课题研究为导向的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课题研究设计工作室改革实践

    乡村旅游型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探索——以永嘉县大若岩镇为例

    饶传坤沈晓晨
    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正在我国蓬勃兴起,带动了众多小城镇向乡村旅游型小城镇的快速转型.这些乡村旅游型小城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和障碍.文章以永嘉县大若岩镇为案例,指出乡村旅游型小城镇应通过产城融合、空间整合和镇区功能强化等措施,构建镇域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景城一体的空间发展总体框架,并促进乡村旅游型小城镇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小城镇空间规划大若岩镇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馆行人疏散仿真分析

    王振报温苏皖白梅连海涛...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教学楼是一个相对较为密闭的空间,瞬时人流密度大,发生紧急事件疏散难度大,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还需要合理的组织、引导.文章以河北工程大学建筑馆为例,利用行人仿真技术对不同情境下的行人疏散进行仿真模拟,将仿真结果和各情景的疏散时间和人流密度进行对比,并找出建筑中的拥挤区域,提出相应的优化改善策略,给出日常管理建议,为综合教学楼建筑应急疏散策略及运营维护提供借鉴与参考.

    综合教学楼行人仿真情景模拟疏散时间人流密度

    时代更迭下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百年历程——以贝聿铭建筑设计作品解析为例

    周言智玉娟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历史长河中,贝聿铭为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参透中西方文化血脉,从中寻找到平衡点,并且对中国现代建筑界产生了极大影响.文章拟从贝聿铭先生的成长经历、建筑风格、代表作品等角度来追忆贝先生的一生,以此来研究贝先生对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从而为中国建筑师们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贝聿铭现代主义百年历程中国建筑现代化

    保护与发展共赢——美国萨凡纳历史遗产保护探析与思考

    王林星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对城市转型提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成为重要议题.文章以美国萨凡纳为例,指出其有益经验在于自上而下的历史遗产保护运动、历史保护与管理实施紧密衔接及关注历史街区社会弱势群体三个方面,并总结了对我国历史保护的三点启示:培育历史保护社会民间力量、优化历史文化保护管理手段及明确价值导向关注社会群体.

    历史保护城市更新萨凡纳自下而上

    天街——日喀则市特色商业步行街方案设计

    邓寿朋陶立克郭钦恩陈坚...
    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喀则市特色商业步行街是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项目面临三个无法回避的设计挑战:珠峰文化、传统文化、商业需求.设计方案以19座雪山组成的"天街",成功地将挑战转化为设计动力.文章在论述三个挑战后,进而围绕设计概念对建筑形体、气候适应性、立面符号、建筑材料与色彩及商业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这一类藏区商业街设计中,是一次突破常规传统建筑语言的创作探索.

    日喀则步行街珠峰藏族文化

    城市文化空间的文脉传承与当代重塑——以程十发美术馆的设计探索为例

    邱伟杰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文化空间承载了展现艺术作品时代感和生命力的重要使命,对城市文化建设和空间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聚焦上海程十发美术馆的设计案例,通过深入梳理其文脉内涵、设计理念、设计策略,充分揭示了当前城市文化空间设计过程中保持文脉传承、重塑时代价值的逻辑路线.

    程十发美术馆城市文化空间文脉传承当代重塑

    基于地域性的绿色教育建筑方案创作与设计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新区经管综合楼建筑设计实践为例

    肖君翊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建筑作为文化类建筑,在设计时应充分融合地域和文化理念,旨在满足教学和科研功能.文章依托具体项目的创作实践方案,探究基于地域性的绿色教育建筑设计策略,将低技术被动式节能的理念贯彻于建筑空间设计中,从而体现理性的空间设计逻辑,创造既能顺应自然、体现地域文化,又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绿色教育建筑.

    策划空间规划地域性绿色教育建筑

    基于风貌完整性的传统村落的微更新保护——以山东省威海市小西村为例

    杨霄胡文荟侯帅何志伟...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近些年城镇化发展,国内现存传统村落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即大多数的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章以山东省威海市小西村为例,通过对小西村改造项目的讲述,从传统村落历史风貌保护的角度出发,利用"微更新"的手法,将小西村进行局部改建和功能置换,并保留大体的历史建筑风貌,以此探索出能够保护威海小西村地域风貌特色的有效方法,从而指导传统村落的保护,并与现代人的需求相适应.

    传统村落威海小西村微更新改建功能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