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木文化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语意表达

    姜鹏王秀秀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文化在人类千百年间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悠久的文化内涵,从建筑构建的基础到外部表皮的再设计,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符号.木材作为自然界中最易被使用的材料,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古往今来大众对木的使用,反映了从传统到现代文化的过渡,需要我们对现代建筑空间去认真思考:木质与空间、木与材质、木质与色彩等关系的融合,强调木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设计手法、语意营造、艺术表达等,使木材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木文化的解析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而且也是对创新语言文化营造的探究,文章希望更多的人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去认识木、使用木.

    木文化现代建筑设计手法语意化

    二居半室——弹性居室改造记

    沈周娅祝贺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自宅改造为例,引入弹性空间的概念,通过使用空间的相互叠合与潮汐功能的错峰布局,实现二居半室的构想,并以此探讨居室改造的可能性.

    改造半室叠合潮汐功能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认知与策略研究——以山西省临县为例

    赵健彬李杰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开篇之年.国家自然资源部要求除了31个市县级与省级试点单位以外的其他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到2020年底之前需完成编制,基于此,现今各地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文章首先对前期县级试点改革工作进行简单梳理,结合山西省临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探索与认知,对县级国土规划编制策略进行探讨,期待对接下来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实践规划策略

    建筑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向的风景园林设计教学

    吴桂宁林玲宇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梳理华南理工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沿革,提出本科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并介绍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作为课改后第一次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情况.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从建筑空间转向城市空间",教学目标设为掌握风景园林初步设计技能,教学过程包括教师讲座、调研分析、设计指导、成果汇报.文章最后展示课程的教学成果与成效.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建筑空间城市空间

    基于建筑物平面轮廓特征的城市居住建筑识别模型

    邹志翀张清荷翟凤勇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物的功能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的运作方式,在智慧城市构建、城市规划、灾害管理、建筑能耗模拟等领域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文章构建了一套基于形态特征认知的模型,通过开源数据实现大规模的城市居住建筑识别.该模型在以建筑物的平面轮廓特征作为训练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居住建筑典型形态类型的定义和样本提取、训练,构建建筑物功能识别模型.通过在两个城市新区5880栋建筑对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分析,本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2.2%和74.1%.

    城市居住建筑建筑足迹数据随机森林模型监督分类建筑形态类型学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的探索之路

    何麟治陈子坚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师及教授,在其建筑生涯中,众多高效、经济、系统整合的生态建筑得以实现.赫尔佐格拥有一套以实验法为核心的"研究+产品+建筑创作"的多学科整合流程.文章将选取托马斯·赫尔佐格的科学研究、建筑工业产品、建成建筑作三个层面的成果,从三种不同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他的建筑师探索之路,以期从中寻找到建筑师的成长的某种特定的范式.

    研究方法实验法生态建筑模块产品托马斯·赫尔佐格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规划设计研究——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谌珂张人泽牟彦霖郭钦恩...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城市更新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将高职院校视为城市发展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为例,分析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与城市关系,提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的策略,从城市更新视角解读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规划设计及其更新.

    高职院校城校协同发展集约整合模式资源共享模式

    基于《营造法原》的传统建筑测绘虚拟重建技术研究

    刘肖健黄鑫宇吕芸芸季忠苑...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民居建筑的拆迁和异地重建经常面临着测绘图纸粗糙、建筑构件缺失、重组困难等问题,给重建和再设计带来额外的工作量.文章基于《营造法原》中对南方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构件的特征描述,建立了传统建筑的参数化模型,可以基于粗略的测绘图和尺寸数据进行快速3D虚拟重建,完成包括斗拱、翼角、轩法、提栈、贴式等木结构的准确复原,从而指导建筑的重组、增补和装修设计.

    南方古建筑测绘虚拟重建参数化

    历史城厢地区保护性更新策略探究——以临安城市设计方案为例

    秦洛峰周帆陈志粮
    239-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存量更新时代的到来,蕴含大量的历史城厢地区的改造更新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文章论述了保护性更新理念的理论和实线发展历程,并且以临安城市设计竞赛的方案为例,探讨兼顾传承历史文化与改善居民生活的旧城厢改造模式,旨在为城厢地区的改造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历史城厢保护性更新临安城市设计

    互动事件为动能的社区艺术与地方营造——以应天齐的芜湖古城改造计划为例

    兰迪李翔宁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更新的跨学科协作中,文章试图在单纯物理景观之外,讨论以事件型互动为媒介的社区艺术形态.在以往社区更新实践中,艺术与建筑、设计之间,往往互为补益.如今,借鉴艺术敏感的发现力和差异性视角,社区艺术已然成为当下社区改造中动能激活的一种实践路径.艺术家应天齐曾在芜湖古城的改造中进行了一系列社区参与艺术的尝试.文章以芜湖古城改造计划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在当下都市更新计划中,社区艺术在居民体验上的交往价值,以及在未来城市更新中的方法论启示.

    公共事件社区艺术艺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