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代建筑设计基础教育在趋同中如何存异

    王璐王子岩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基础教育起源于"布扎体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是教师讲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和成果讲评一系列过程,本质更侧重于教师的经验传授.近年来,全国建筑类院校对建筑学基础教育的探讨与改革一直在进行,教学成果却逐渐走向趋同发展.文章通过对近年优秀教案和作业的整理与对比,总结分析当下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反思与展望,探讨不同院校的建筑学基础教育在趋同中如何存异.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教育基础教育去年级化

    日常使用视角下的高校体育馆设计浅析

    丘建发唐智弘包莹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际建筑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及使用者功能需求变化的背景下,高校体育馆的日常使用情况越发成为其设计思考的出发点与核心.文章总结了高校体育馆的特点及现状,据此提出了日常使用视角下高校体育馆复合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设计原则,从日常使用功能、场馆内外空间、被动设计手段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代高校体育馆的设计策略.

    高校体育馆日常使用复合化灵活化可持续

    中国传统书院的现代演绎——江苏省泰州中学新校区设计

    孙阳盘育丹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既是满足师生基本教学、生活的场所,亦是地域文化传承及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苏省泰州中学新校区设计以泰州的地域文化为依托,紧扣"书院文化"与"水文化"两个主题,将"礼乐相成"的空间模式和文化内涵融入到校园的规划、景观及建筑设计当中,探讨中国传统书院在校园设计中的现代演绎.

    地域性特征中国传统书院礼乐相成校园文化

    长春市红旗街平战结合地下人防商业空间设计研究

    李雷立秦思文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长春市红旗街地下人防商场为实例,对项目背景、基本概况、功能和空间设计、防火防护设计、平战功能转换设计四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第一手研究资料.通过对平战结合地下商场实际案例的介绍,可以了解地下人防商业空间的设计要点以及平战功能转换的措施.

    平战结合地下空间商业建筑长春市红旗街

    墓园建筑中精神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话——以布里昂墓园和圣卡塔尔多墓地为例

    李姝怡叶露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墓园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其设计仅满足物质空间的功能需求,而缺少精神空间的设计.文章选取了布里昂墓园和圣卡塔尔多墓地作为对象,从墓地的总体布局流线、核心区域的空间塑造理念、与环境要素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两者在塑造墓园建筑空间中的手法及其差异性,从物质空间的设计手法出发,以期探讨在建筑设计层面对于生者与死者精神空间的构建方法.

    布里昂墓园圣卡塔尔多墓地精神空间

    风景中的建筑生成——淮安白马湖湿地公园游客中心及展示馆设计

    孙振华李超高文桥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客中心及展示馆作为风景区中的门户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风格特色.文章基于对淮安白马湖湿地公园游客中心、展示馆设计过程的回顾,提炼出建筑生成的三条线索,即风景、场所记忆、功能.从设计理念与设计策略的层面,尝试对此类建筑设计的实践方法展开探讨.

    游客中心及展示馆风景场所记忆功能

    时代变迁视角下对我国建筑学发展的思考——谈现代化、全球化、地域化的关系

    谢欢严婷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全球化、地域化的概念由来已久,与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当前我国建筑学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趋势.文章试图从这三者的概念本质入手,按照时间发展脉络梳理其与中国历史的对应关系及对中国建筑学发展的影响,以更好地认清当前我国建筑学所面临的境况,指出中国建筑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现代化全球化地域化中国建筑学

    隐含空间——深度神经网络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探索

    王俊杰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深度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一大热点领域;建筑界也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在设计中的应用,广大建筑师更是希望更多地了解相关的信息.文章力求以通俗的语言,从五个方面介绍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人工智能建筑设计生成对抗网络卷积神经网络

    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设计策略探析——以长沙地区某小区住宅为例

    向俊米刘宏成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长沙市某小区为例,基于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与用能方式,对住宅围护结构进行超低能耗节能设计.通过软件模拟,分析住宅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与能耗的量化关系,筛选适宜的围护结构做法;结合住宅建筑空间关系,合理选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得到适宜于夏热冬冷地区的超低能耗住宅实施路径,对同气候区住宅建筑超低能耗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实施路径

    城市体育综合体——以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建筑设计方案为例

    陈坚杨勐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当代城市体育中心设计的反思,以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建筑设计方案为例,文章提出了"城市体育综合体"的概念.以项目赛后运营的可持续性作为建筑造型设计的基础,将体育中心作为一个建筑整体进行设计,不刻意突出体育场馆自身的造型,而是有机融合为多元系统的一部分,强调以公共空间和商业为核心,创造"多元汇聚"的体育综合体.

    城市体育综合体集约化可持续多元汇聚公共空间赛后运营